這篇市場調查論文發表了市售化肥重金屬含量調查,農業生產離不開肥料,肥料可以增加作物的產量、提高品質和糧食的安全,掌握市售化肥中重金屬含量狀況對肥料的科學施用、土壤重金屬污染防治、提升農產品品質和保障人體健康具有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市場調查論文,化肥,重金屬,重慶
農業生產對肥料的需求必不可少[1],肥料尤其是化肥在增加作物產量、提高品質和保證糧食安全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2]。但是,部分化肥因生產工藝限制存在重金屬殘留風險[3]。施用重金屬含量過高的肥料將直接增加土壤中重金屬的累積量[4-6],這是土壤重金屬含量超標的一個主要原因[7-8]。由于進入土壤—植物系統中的重金屬可通過食物鏈富集,濃縮、放大后危害人體健康[9]。
1材料與方法
1.1肥料樣品的采集與處理
2015~2016年在對重慶市各區縣市售化肥進行全面調查的基礎上,依據化肥種類、生產廠商、品牌、產地、養分含量等在化肥銷售點進行逐一抽樣,共計采集128個樣品,其中氮肥、磷肥、鉀肥和復合(混)肥樣品分別為14、16、7和91個,涉及66個化肥生產廠商。抽樣按照復混肥料(復合肥料)(GB15063—2001)的規定進行,樣品研磨后過0.18mm篩后,密封于卡口袋中存儲備用。
1.2重金屬測定方法
參照肥料汞、砷、鎘、鉛、鉻含量的測定(NY/T1978—2010)進行樣品分析,Pb、Cd、Cu、Zn、Ni、Cr含量采用原子吸收光譜法測定,Hg、As用原子熒光光譜法測定。Pb、Cd、Cu、Zn、Ni、Cr、Hg、As的方法檢出限分別為0.5、0.002、0.2、0.2、0.2、0.2、0.004、0.01mg/kg。該研究在樣品測定過程中以樣本數的10%為比例采用平行試驗和加標回收試驗進行分析質量控制,加標回收率在90%~l10%之間,相對標準偏差均<10%。
1.3評價標準
對于Pb、Cd、Hg、As、Cr,參照肥料中砷、鎘、鉛、鉻、汞生態指標(GB/T23349—2009)限量值進行評價。由于Cu、Zn、Ni無國家限量標準,參照相關研究[10],按照土壤環境質量標準(GB15618—1995)中的二級標準(pH值<6.5情況且Cu以農田限量為準)進行評價。Pb、Cd、Cr、Hg、As、Cu、Zn和Ni在化肥中的限量值分別為200、10、500、5、50、50、200和40mg/kg。1.4統計分析統計分析采用SPSS22.0軟件進行。數據正態性檢驗采用Kolmogorov-Smirnov(K-S)檢驗;不同類型肥料重金屬含量均值比較采用Kruskal-Wallis(K-W)檢驗,由于SPSS未提供上述檢驗的續后檢驗,續后檢驗參考Siegel與Castellan提供的方法[11]進行。所有統計檢驗的顯著性界限水平為0.05。
2結果與分析
2.1市售化肥中重金屬含量統計特征
從表1中可以看出,市售化肥中8種重金屬含量偏度和峰度分別在0.948~5.822和1.403~42.281之間,屬正偏—尖峰態分布,K-S檢驗結果表明不屬于正態分布和對數正態分布(P<0.05),應以中位值和四分位差表示均值和離散狀況。Cd、Hg、As、Cu、Pb、Ni、Cr和Zn含量的中位值分別為0.092、0.029、4.84、2.9、20.0、11.6、13.9和22.5mg/kg,與評價標準相比,均低于限量值;各重金屬元素含量按照中位值由高至低排序依次為Zn>Pb>Cr>Ni>As>Cu>Cd>Hg。一般地,變異系數<10%時,為弱變異性;>100%時,為強變異性;位于二者之間是中等變異性[12]。從變異系數來看,Pb、Ni、Cr屬中等變異,其他重金屬為強變異,表明不同肥料間Cd、Hg、As、Cu、Zn含量差異較大。
2.2不同種類化肥中重金屬含量統計特征
由不同種類化肥統計結果(表2)可知,重金屬在化肥中的平均含量,除Ni、Pb表現為磷肥>鉀肥>復合(混)肥>氮肥外,其他6種重金屬均呈現磷肥>復合(混)肥>鉀肥>氮肥的規律。K-W檢驗結果表明,不同種類化肥中8種重金屬含量存在極顯著差異(P<0.01),續后檢驗結果進一步指出,As、Cd、Zn含量表現為為磷肥、復合(混)肥>鉀肥、氮肥,Cr、Cu含量表現為磷肥>復合(混)肥>鉀肥、氮肥,Ni含量表現為磷肥>鉀肥、復合(混)肥>氮肥,而Pb、Hg的情況較為復雜,總體表現為磷肥>復合(混)肥、鉀肥>氮肥。
2.3不同種類化肥中重金屬含量評價
由表3可知,此次調查抽取的128個市售化肥樣本中有10個出現重金屬超標,超標率為7.81%。從化肥種類來看,磷肥超標率最高,為12.50%;復合(混)肥次之,為8.79%;氮肥和鉀肥未出現超標。從重金屬指標來看,Zn超標率最高,為4.69%;Cu次之,為2.34%;第三是As、Ni,均為0.78%;Cd、Hg、Pb、Cr未出現超標。
3結論與討論
調查結果顯示,重慶市市售化肥樣品中Cd、Hg、As、Cu、Pb、Ni、Cr、Zn等重金屬含量的均值分別為0.092、0.029、4.84、2.9、20.0、11.6、13.9和22.5mg/kg;不同種類化肥中8種重金屬含量的差異極顯著,As、Cd、Zn含量表現為為磷肥、復合(混)肥>鉀肥、氮肥,Cr、Cu含量表現為磷肥>復合(混)肥>鉀肥、氮肥,Ni含量表現為磷肥>鉀肥、復合(混)肥>氮肥,而Pb、Hg的情況較為復雜,總體表現為磷肥>復合(混)肥、鉀肥>氮肥;此次調查抽取的128個市售化肥樣本超標率為7.81%,其中磷肥超標率最高,為12.50%;復合(混)肥次之,為8.79%;氮肥和鉀肥未出現超標;從重金屬指標來看,Zn超標率最高,為4.69%;Cu次之,為2.34%;第三是As、Ni,均為0.78%;Cd、Hg、Pb、Cr未出現超標。
化肥中重金屬含量的高低與其生產原料和工藝密切相關[13]。根據此次調查,重慶市農業生產中使用的氮肥主要是尿素,其次為碳酸氫銨,以NH3、CO2等為原料經化工合成,重金屬含量最低;鉀肥主要為氯化鉀,原料絕大多數是水溶性的鉀鹽礦[14],生產工藝有冷分解—浮選法、反浮選—冷結晶法、熱熔結晶法等[15],由于生產原料中含有一定的重金屬,導致肥料中重金屬含量略高[3];磷肥主要為過磷酸鈣,屬礦質磷肥,通過酸法用硫酸、硝酸、鹽酸或磷酸分解磷礦石而制成[10],因其特殊的加工工藝及原料中含有Cr、Cd、Hg、As、Pb、Zn、Cu、Ni等多種重金屬和有害雜質,加工后仍有一部分保留在肥料中,導致重金屬含量較高[16],較為突出的是Cd[17]。
復合(混)肥通常是在不同單質肥料的基礎上制得,由于磷肥等的混合會帶入部分重金屬,因此其重金屬含量一般相對高于單純的氮肥和鉀肥。此次調查結果顯示,重慶市市售化肥總體超標率雖然不高,且Cd、Hg、Pb、Cr含量未出現超標,但是個別化肥廠商生產的磷肥中Cd、Hg含量分別高達1.092、4.174mg/kg,遠超過土壤環境質量標準(GB15618—1995)中的二級標準。在實際化肥施用時,為了便于作物吸收N、P、K養分,一般將化肥施于作物根系附近,可能引起土壤局部重金屬含量過高,從而導致農產品中重金屬含量也超標。同時,施肥對作物重金屬含量的影響還與時間尺度有關,有關研究結果指出,長期施肥影響了小麥和水稻中Cu、Pb、Cr、Cd的含量,長期施肥后小麥和水稻籽粒中的Pb、Cr、Cd含量均明顯增加[18],其中Pb、Cr含量都超過了國家食品衛生標準,施磷處理水稻籽粒中Cd含量也嚴重超標。另外,長期施用化肥還會加速土壤酸化[19]。土壤的pH值每下降一個單位,Cd的生理活性就會增加近100倍,其結果必然導致農產品中Cd超標[20]。因此,應以化肥重金屬含量水平為基礎,綜合考慮施肥方式、施肥時間及對土壤pH值的影響等因素,充分評價化肥施用對土壤重金屬含量的影響,方可確保我國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和農產品質量安全。
作者:陳景春 易廷輝 陳麗? 單位:?重慶市農業生態與資源保護站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