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人論文發表網辦的非常成功,極具口碑。在這里,你可以找到最具時事性的文章和最具代表性的各類文章。當然,因為免費和開源,大家都可以學習、借鑒和共同使用,如果你需要專屬于個人的原創文章,請點擊鏈接獲得專業文秘寫作服務。
【摘 要】教師話語的質量是教師基本素質的縮影和體現,在組織英語課堂教學和學生的語言習得過程中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合作與禮貌原則的指導下,精心設計與訓練各教學環節的話語,從而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學習動力,促進人才培養質量的提高。
【關鍵詞】合作原則;禮貌原則;英語教育專業;教師話語
一、引言
師范教育擔負著為國家培養人民教師的重任,英語教育專業學生的培養質量直接影響基礎階段英語教育的教學水平。教書育人是每一位教師的天職。蘇格拉底說:“教育不是灌輸,而是點燃火焰。” 教學是師生共同參與的雙邊活動。沒有師生的密切合作、相互尊重與信任,教學就無法實施,思想的火焰也就無法點燃。因此在合作與禮貌原則的指導下,開展英語教育專業教師話語的設計與實施,將合作與禮貌原則貫穿于教學的各個環節,這對于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合作與禮貌原則對教師話語的指導作用
(一)語言的合作原則
1967年,美國哲學家格賴斯(H.P.Grice)在哈佛大學的幾次演講中都提到合作原則。他認為,為了達到特定的目標,在所有的語言交際活動中說話人和聽話人之間存在著一種默契原則,他稱這種原則為會話的合作原則。格賴斯在“logic and Conversation”一文中說:“我們的談話交流至少在某種程度上,是合作的努力,而且每一位參與者在某種程度上都能認識到一種或一組共同目的,或至少是相互可接受的方向...使你的會話按照要求接受的目的或方向發生,人們可以把這稱之為合作原則(Grice 1975)。[1]”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教師是學生的楷模。教師的一言一行,對學生潛移默化的作用。教學的實施離不開師生雙方的積極參與密切合作。在合作原則的指導下,通過教師話語的設計,有利于構建新型的、融洽的師生關系。學生在合作環境下能夠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創造性地開展學習活動。
(二)語言的禮貌原則
20 世紀80 年代,英國語言學家Leech對格賴斯的合作理論進一步進行了補充,提出了禮貌原則(Politeness Principle)。這一原則可以用來合理地解釋人們在言語交際中為什么要故意違反合作原則中的某些準則或次則,完善了會話含意學說,解釋了合作原則無法解釋的問題(何自然,2002)[2]。合作原則在會話中起著調節說話人說話內容的作用,它使說話人在假設對方樂于合作的前提下能進行交際。但禮貌原則具有更高一層的調節作用,它維護了交談雙方的均等地位和他們之間的友好關系。只有在這個大前提下,人們才可能進行交際。為了維護禮貌原則,人們甚至可以犧牲合作原則下的數量準則(何兆熊,2000)[3]。正如Leech 在他的《語用學原則》中所說:“禮貌原則不能被視為添加到合作原則上去的另一個原則,而是為救援合作原則解決一系列麻煩的一種必要的補充(Leech . G 1983)[4]。”
在高職高專的英語教育專業教學中,面對不斷變化的受教育群體,充分尊重學生的心理需求,以禮貌原則為指導,通過巧妙地設計教師話語,能夠使學生感受到教師的信任,關懷和溫暖,從而激發他們的學習動力,喚起他們的學習自信,從而實現人人成才的教育目的。
三、合作與禮貌原則指導下的教師話語設計
教師課堂話語(Teacher Talk)指的是教師在課堂上傳授知識和組織課堂教學所使用的話語(李靜宇 2010) [5]。通過話語設計和情感表達藝術,有效傳達教師對學生的尊重與合作要求,激發學生的合作學習愿望。需要指出的是,合適的體態語言、面部表情和眼神能夠加強教師話語的實施效果。真誠的微笑、 信任的目光、贊許的話語、幽默的語言表達等等都能夠拉近師生關系。反之,例行公事的語言、生硬的表情、傷人的話語都會將拒人以千里之外。因此,情感藝術是英語教學語言藝術較高層次的表現形式。積極的情感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知識、參與英語交際活動的動機。因為學生們不僅是在聽教師們講什么,也在關心教師怎樣講,使用何種語言形式以及如何措辭,而且學生們也極易模仿教師的發音、語調,甚至說話時的神情。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師生關系越融洽,配合越默契,越有利于創造一個寬松和諧的語苦學習環境,越有利于消除學生學習英語時的消極和焦慮的情緒,越有利于課常教與學的各項活動的順利進行。(吳春秀 2009)[6]
(一)教師話語的寒暄與問候環節是課堂教學組織的起始階段。
上課伊始,教師面帶親切的微笑向同學們打招呼:“Hello,boys and girls.”“How are you today ?”。教師還可以結合天氣、節日、時事要聞、熱點話題等進行問候,“How was your weekend?” “How have you been recently?” 教師的友好問候既表達了教師與學生的合作愿望,也展示了教師面對學生開展教學的禮節,不僅有利于喚起學生的注意力,建立課堂秩序,使學習者進入學習心理狀態,也能夠縮短師生之間的距離,建立了和諧的師生關系,為課堂合作互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對培養學習者的良好學習習慣起著積極地作用。如果教師將寒暄環節省略而直接講課,學生就會缺少進入學習狀態的準備時間以致影響聽課的效果。(刁曉靜 2010)[7]
(二)教師的指令話語是組織和維系課堂教學的重要手段。
因為指令話語具有“命令、指揮”的含義,因此教師多采用祈使句進行課堂學習指令,如“ Read after me.”“Repeat.” “Speak louder.”“listen to me carefully. Don’t speak to your desk-mate”等等。需要注意的是,祈使句會給學生以強硬、缺乏尊重的感覺,如果教師在發出指令時聲色俱厲,對于尚處于逆反期的學生來講,他們會感到反感,從而影響執行指令的效果,有時甚至會以沉默來拒絕執行教師的指令(婁惠茹 2010)[8]。因此,教師要根據語言的合作與禮貌原則,擯棄自己高高在上的思想,以師生平等、教學民主的理念,在操作指令性話語時,通過前置 “Would you…”、“Could you…”“Shall we …”、“Let’s…” 后加“Please”等,應降低指令性語言的強制性感覺。微笑的面孔,真誠的眼神,和緩的語調都有助于表達合作與禮貌,也更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三)提問話語是教學中師生互動的重要手段。
作為一種典型的教師課堂話語,提問可以激起學生的注意力、誘發他們的參與熱情、提出學習要求、提供活動線索、練習機會等,從而達到促進語言學習的目的;通過提問,教師可以檢測學生的學習情況,發現問題,調整教學行為。根據語言的合作與禮貌原則,教師在提問時要給學生充分的準備時間,準備的時間可以在課前,也可以在課堂上,并且允許學生提供不同的答案,甚至是錯誤的答案。提問時要采用鼓勵的語言,如:“What’s your idea?” “Do you have any different ideas?” “Just try, please!” 。需要指出的是,在合作與禮貌原則的指導下,提問并不是教師的專利,學生也可以向教師或其他同學、其他小組提問,并且就某一觀點展開辯論。通過互動提問,構建合作學習的氛圍,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從而使學生的學習向深度推進。
(四)改革傳統講授話語。
講授是傳統課堂教學中最常見、占用課堂時間最多的教師言語行為。在傳統課堂教師獨霸課堂,連篇累牘,大講特講,結果是教師累得滿頭大汗,口干舌燥,學生卻昏昏欲睡,索然無味。因此,在以交際為目的的語言教學中,必須在合作與禮貌原則的指導下,精心設計教師的講授內容和形式。教師要轉變角色,做好自己的定位,即做好課堂學習的組織者、推動者、參與者,把學習時間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角和主人。因此,在教師的講授中,內容要精簡,組織要科學,小組活動要積極,采取任務驅動、項目引領、理實一體、學做合一的教學模式開展教學,教師也成為學習的一員,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得到尊重,師生合作中取得滿意的學習成果。
(五)評價與反饋是教師話語的另一個重要功能。
評價與反饋對于促進學生學習起著重大作用。一次設計到位的評價反饋能使學生正確客觀地認識自己,對學習充滿信心,今后會更加努力;一次隨意的不恰當的評價反饋則會打擊學生的學習自信心,甚至使學生產生自卑、頹廢的感覺,從而失去學習的興趣和動力。因此,教師要在合作與禮貌原則的指導下,精心設計評價與反饋語言,多鼓勵,多贊揚,肯定學生的點滴進步,如“ Very good./God job./Good work./Good example./A good answer./Nice work./ Excellent./Great!/Well done.”等等。指出問題要講方式,維護學生的自尊,避免簡單直接使用否定反饋,避免語氣、語調冷漠、強硬的指責。如:“Why don’t you study hard?”“You are wrong” “silly answer” ,因為這樣的批評太直接,往往會挫傷學生的自尊心,打擊其學習的積極性。同時還要注意做否定評價時的語氣。冷漠的語調和強硬的指責往往會使學生對外語學習失去興趣。(刁曉靜 2010)[7]
(六)教師對學生的課外話語
課外交流是師生溝通的重要途徑,也使課堂溝通的必要延伸。在第二課堂活動如英語角、英語演講比賽、雙語晚會的籌備、訓練與演出、主題班會、參觀實習等活動中,教師要注意自己與學生交流中的話語設計,通過恰當的教師話語,拉近師生距離,密切師生感情,激發學生積極向上,形成陽光、樂觀、自信的品格。“You are making great progress!” “You performed so well in the evening party!” “You sang the English song very well !” “You are a good dancer!” “I’m proud of you”。教師的一句話,往往對學生有很大的激勵作用。相反,如果教師在課外不與學生交流,對學生視而不見,甚至不恰當地批評、否定、訓斥學生,就會極大地打擊學生的自尊心,從而影響學生的正常發展。因此,作為英語教育專業的一名教師,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學生在與教師的日常交流中會受到影響與熏陶,并影響學生今后教師生涯的表現與成長。教師的課外話語與課堂話語一起對培養學生起著“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作用。
四、結語
教師話語的使用是一門藝術。英語教育專業教師話語具有示范性、交際性、教育性等特點和功能。教師話語的質量是教師基本素質的縮影和體現。隨著生源素質的變化,面對更加敏感、更加獨立、更加自由的受教育群體,教育者應該發自內心地尊重學生,強化師生平等意識,貫徹民主教學理念,在合作與禮貌原則的指導下,精心設計與訓練自己的教學話語,形成富有個人特色的教師用語,從而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訓練積極性,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
【參考文獻】
[1] Grice,H. P,1975,Logic and Conversation[A]. In Coie,P. &Morgan,J . L.(eds)Syntax and Semantics 3:Speech acts[C]. New York:Academic Press, 45 - 46
[2]何自然, 2002, 語用學概論[M].湖南教育出版社:128
[3]何兆熊,2000,新編語用學概要[M].上海: 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12-213
[4]Leech . G,1983, Principle of Pragmatics[M]. Longman:132.
小編推薦優秀外語期刊 《外語教學與研究》
《外語教學與研究》是北京外國語大學學報,原名《西方語文》,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主管,北京外國語大學主辦的,是我國外語界第一家學術期刊,創辦于1957年6月。國內刊號:CN:11-1251/G4、國際刊號:ISSN:1000-0429。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