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電視廣告配音藝術起步較晚,但發展迅速,現在電視上已經出現了很多優秀的廣告配音作品,不僅能夠與歐美日等行業先發國家的作品相媲美,而且一些已經實現了超越。
《廣播與電視技術》(月刊)創刊于1974年,由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主管,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廣播電視規劃院主辦。2001年入選中國期刊方陣,并被國家新聞出版總署評為“雙效期刊”。2002年被評為“國家期刊獎百種重點期刊”。
1 電視廣告配音藝術的緣起及作用
從最初的口頭廣告到現代的報刊廣告、廣播廣告、電視廣告等,廣告的載體和形式在不斷進化。電視廣告以其收視率高,傳播面廣,聲像兼備,訴求力強,不受時間、空間限制,并且兼具娛樂性,具有一定社會公信力和影響力的特點成為各種廣告形式的主流。我國第一條電視廣告參桂補酒廣告播出于1979年1月,之后瑞士雷達表、白云邊酒、雀巢咖啡等廣告相繼播出,引領我國進入了電視廣告時代,隨之我國的電視廣告配音藝術應運而生。
配音對于電視廣告來說可以起到補充畫面、解釋細節、渲染氣氛、揭示人物內心活動的作用,這些都是畫面無法單獨做到的。電視廣告配音還起到補充人物內涵、塑造企業形象的作用。配音能夠使觀眾透過畫面更深刻的理解人物,而畫面往往只能通過恢弘的場面表現企業的規模和現代化的生產線等具象內容,諸如企業精神、宗旨等抽象內容的表達就迫切的需要配音的介入了。最重要的是,配音能夠起到揭示主題的作用。對于電視廣告而言,配音揭示主題的作用比畫面直截了當得多。例如奧迪2012款A6L轎車的電視廣告中,畫面以奔馳的駿馬體現新款奧迪A6L強勁的動力和操控性優勢,又以廣告主人公閱讀書籍的靜態畫面體現這款轎車的舒適性和穩定性。以上產品特性都是靠畫面表達的,但本廣告最讓人記憶猶新的卻是最后也是唯一的一句配音“創想改變未來,全新奧迪A6L”,只用了一句,就揭示和深化了主題,成功的表現出新款奧迪A6L不斷超越和進步的內在核心競爭力。
2 我國電視廣告配音藝術的發展歷程
我國電視廣告配音藝術的發展歷程大致經歷了摸索期、模仿期、試錯期和成熟期四個階段。
在內地電視廣告配音發展初期,從業者普遍不知道該用哪種聲音和表達形式進行配音,這時的電視廣告配音藝術尚處于摸索階段。20世紀80年代初的電視廣告配音形式單一,只需把廣告語朗讀清楚即可,如東方齊洛瓦冰箱的電視廣告:“每當我看見天邊的綠洲,便會想起東方齊洛瓦。”曾經流行的諸如“省優、部優、國優”等,都是當時電視廣告配音的經典語句。
80年代末,港臺較為成熟的電視廣告配音模式傳入內地,內地廣告從業者爭相模仿,如香港配音藝術家馮雪銳的作品雀巢咖啡的電視廣告“雀巢咖啡,味道好極了”、保潔公司“世界一流產品,美化您的生活”等,配音輕松自然、溫柔親切。內地的電視廣告配音開始注意情感的表達,如白云邊酒的電視廣告:“南湖秋水夜無煙,耐可乘舟直上天。白云邊酒,歷史悠久,香醇高雅。”配音中,對于廣告詞中詩句處的處理運用了詩朗誦的方式,抑揚頓挫,情感豐富。
90年代初,內地的電視廣告趨于成熟,配音樣式更加豐富。當時的電視廣告已不再局限于對產品的宣傳上,很多企業開始把注意力轉移到對企業形象的包裝和宣傳上。此時的電視廣告配音注重語勢磅礴、恢弘大氣,多運用器宇軒昂、擲地有聲的男聲,如大紅鷹集團的電視廣告“大紅鷹,勝利之鷹”,利群集團的電視廣告“利群,永遠利群”等,這種在今天看來有些“用力過猛”的配音方式在當時被廣泛認可。
20世紀90年代末到21世紀10年代初,受眾的審美逐漸生活化,電視廣告配音拋棄了“用力過猛”模式,更為深沉、穩健和莊重。如哈藥集團電視廣告中的“三精葡萄糖酸鋅,三精制藥”,普利司通輪胎電視廣告中的“給你更卓越的表現,普利司通”等等。此時的電視廣告配音在總體莊重、穩健的基礎上,不再過度渲染爆發力,而是含蓄深沉,致力于為人們留下回味和思考的空間。
至此,我國的電視廣告配音藝術已經進入了一個穩定發展的成熟期,在廣告詞內容解讀、用聲技巧和情感把握上,形成了獨有的風格和特色。
3 我國電視廣告配音藝術的發展現狀
時至今日,受眾審美標準逐漸多樣化,從業者們因時而變,對原有的電視廣告配音方式進行迭代,開拓出更為新穎、多元的電視廣告配音方式。一時之間,“厚重型”、“優雅型”、“活力型”、“溫馨型”等電視廣告配音方式紛紛出現。
“厚重型”配音,往往情感凝重,氣足聲實,多選用男聲來呈現,是企業類廣告常用的配音方式,常見于結尾標版配音中,如中國移動通信的電視廣告結尾處“中國移動通信”一句,以實聲為主,中氣十足,聲強不破。力求彰顯力量的美感。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