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是我國交通工程中很重要的一項工程項目,我國很多大學也都開設了交通工程專業,為我國培養了很多該專業的人才。本文是一篇公路工程論文范文,主要論述了公路施工技術管理與質量檢測。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城鎮化建設和工業化建設進程不斷加快,公路作為民生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得到了快速的發展。為了適應社會經濟的發展和進步,公路中的交通運輸量也在不斷增加,這就需要提高公路工程的質量,確保車輛的安全、穩定運行。因此,需要加強對公路施工技術的管理,在施工完成之后進行質量檢測,在質量得到保證的前提下再投入運行。
關鍵詞:現代公路施工技術,施工技術管理,質量檢測
公路作為交通運輸的主要途徑之一,與我國的社會經濟發展和人們的生活水平質量有直接的關系,所以公路的安全穩定運行也是社會穩定的基礎和前提。為了確保公路施工質量,為安全的運輸環境提供重要的保障,首先需要加強對施工技術的管理,在施工完成之后加強質量檢測,確保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穩定。
一、公路施工技術管理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各地區之間的交流與合作不斷加強,這都極大地促進了公路交通事業的發展和進步。在施工的過程中為了在確保施工質量的基礎和前提下,盡可能地減少施工成本。目前,我國在公路施工的過程中主要使用土質路基、瀝青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這三種施工技術[1]。
(一)土質路面
在公路施工工序中,土質路面是其重要的組成部分,其施工質量的好壞直接決定著整個公路工程的施工質量,因此要強化土質路面施工技術手段和方法。根據施工的實際環境、施工條件及地質條件等因素,在施工的過程中多會有效的結合機械施工和人工施工這兩種形式。土質路面施工的具體技術主要包括兩種。一種是爆破法施工:這種施工方法主要是用于開挖石質路塹,一般在施工的過程中會使用機械鉆孔的方式,再通過填埋炸藥的方式,將土石炸松之后運送到其他地方。另一種是機械化施工:機械化施工方式的選擇需要根據實際的施工環境來確定,通過對地質環境進行分析,選擇最合適的方式來開挖路基,滿足施工需求。
(二)瀝青路面
瀝青混合料由于其具有低溫抗拉裂、耐高溫等方面的優勢,在現代公路建設中已經作為一種基礎性的修筑材料得到了廣泛的使用。在鋪設瀝青路面的時候,首先,需要將各種混合料按照一定的比例進行拌合。其次,將所有的瀝青混合料平均的攤鋪在路基上面。再次,使用壓實機械進行反復碾壓,確保其密實度和強度。但是在碾壓的時候需要注意碾壓力度的適當性,避免路面由于過度碾壓出現裂縫。最后對路面進行質量檢測,如果發現裂紋或者是裂縫,要及時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接縫處理,確保路面的平整性[2]。
(三)水泥混凝土路面
水泥混凝土路面指的是鋪設路面的材料是由水泥、外加劑、水等建筑材料混合而成的,作為以一種剛性高級路面,其穩定性和強度都比較高。具體的施工技術:一是在施工之前,要設計好混合料的配比,并混合均勻;二是測量放樣,并根據測量結果設置好模板、縮縫、脹縫等樁位;三是將攪拌好的水泥混凝土混合料均勻攤鋪在路基上;四是要選擇合適的壓路機對路面進行壓實處理;五是對碾壓好的路面進行檢測,如果發現裂紋或者是裂縫,要及時采取有效措施進行接縫處理,確保路面的平整性。在后期的運行期間,要根據天氣情況對路面進行收漿覆蓋和灑水養護處理。
二、公路施工質量檢測方法
為了確保公路運行的安全性和穩定性,一定要加強對公路施工質量的檢測,確保其施工質量,這也是促進公路施工技術優化和改進的基礎與前提。目前,我國對公路質量檢測的方法主要包括耐久性評定和行駛性評定兩個方面[3]。
(一)耐久性評定
1.路面強度評定公路路面的強度主要是指整個路面所承載負荷能力的大小,表示公路的抗壓能力。在實際測量路面強度的時候,主要是借助杠桿式彎沉儀或者是自動彎沉儀來測量路面上的彎沉現象,通過對測量數據的分析能夠了解和掌握路面的整體強度[4]。此外,還可以使用振動荷載表面波傳播或者是多次車輪形式裝置等方式來測量,并能夠反映出公路路面的耐久度。2.裂縫程度評定公路路面出現裂縫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車輛在運行的過程中對路面產生壓力,導致路面的結構層出現拉裂現象,或者是由于環境溫度過低,路面出現縮裂現象,導致路面出現破損。在測量裂縫的時候,一般可以使用路面攝影或者是人工手動測量的方式來進行,根據對測量數據進行分析出裂縫比和裂縫率,再與裂縫的標準進行對比,就能夠知道公路路面的實際耐久能力。
(二)行駛性評定
1.路面平整度評定路面平整度指的是車輛在公路路面行駛的過程中,所起伏的程度大小,主要是車輛行駛舒適度和行車速度的重要指標。測量路面的平整度的方法比較多,可以根據路面的實際環境來選擇最合適的測量方法,如使用激光測評儀或者是三米直尺檢平儀進行測量,對整個公路路段進行抽樣,根據測量的結果分析出路面縱向凹凸偏差值;使用AASHO斜率斷面儀或者是CHLOE的縱斷面儀,實地測量公路路面縱斷面坡度,分析出斜率變數[5]。2.路面抗滑性評定在公路路面中,其抗滑性主要是用路面粗糙度或者是路表摩阻系數來表示的,是對路面行車安全的實際反應。粗糙度:對管理路面粗糙度的測量主要是通過路面補坑法來進行測量,在路表鋪潤滑劑的稱油補法或平鋪細沙的稱砂補法,這樣就可以根據路面的實際攤鋪面積來計算構造深度,掌握路面的粗糙程度。路表摩阻系數:這主要是使用制動儀法、拖車法等方式來進行測量,用物理計算的方式來分析所收集和測量的數據,得出相對值。
三、結語
公路運輸是經濟發展的重要表現形式,但隨著快速發展的社會經濟,公路運輸的壓力在不斷增加,為了滿足運輸需要,就應該加強對現代公路施工技術的管理,確保其施工質量。同時,要加強施工質量檢測,通過從公路路面耐久性和行駛性兩個方面來分析路面的強度、裂縫程度、平整度及抗滑性。這樣一來,就能夠有效提高公路路面的質量水平,確保公路運輸的安全性和穩定性,促進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和進步。
參考文獻:
[1]孫敏婷.關于公路試驗檢測要點問題的分析[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3(8):115.
[2]王波,劉曉紅.新形勢下公路施工質量控制的無損檢測方法研究[J].低碳世界,2015(33):132-133.
[3]李鴻斌.論公路施工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具體應對策略[J].民營科技,2014(9):122.
[4]潘清其.高速公路混凝土施工技術中的若干問題及管理對策[J].交通世界(工程技術),2015(3):72-73.
[5]趙海霞.關于如何加強公路工程試驗檢測工作的探討[J].交通世界,2016(16):78-79.
公路工程論文發表期刊推薦:《中國公路學報》創刊于1988年,系中國公路學會主辦的公路交通行業最權威的學術性刊物,自創刊以來,一直走在公路交通科技發展的最前沿。經過多年的努力,《中國公路學報》已成為公路交通領域的名牌期刊,優秀的科技論文都投給了《中國公路學報》,大大提高了《中國公路學報》的社會效益。根據中國科技期刊引證報告提供的數據,2001年,《中國公路學報》總被引頻次為146,影響因子為0.294,他引總引比為84%;2002年,《中國公路學報》總被引頻次為199,影響因子為0.298,他引總引比為83%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