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是由《經濟技術協作信息》發表的一篇經濟論文,堅持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為指導,貫徹“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和“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方針,堅持實事求是、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嚴謹學風,傳播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弘揚民族優秀科學文化,促進國際科學文化交流,探索防災科技教育、教學及管理諸方面的規律,活躍教學與科研的學術風氣,為教學與科研服務。
【摘要】營運現金流不足是企業面臨的主要財務風險,營運現金流不足是由于現金周轉速度減慢,銷售規模擴大,營運資金被占用原因形成的。營運現金流不足可以通過對相關比率的計算和評價來識別。企業要通過加強存貨資金管理,加強現金回收周期的控制,加強應付賬款管理,加強現金預算,防止營運資金被挪用或占用來應對營運現金流不足造成的財務風險。
【關鍵詞】營運現金流 風險 識別 控制
企業的現金流融合并貫穿于企業經營和企業管理的全部流程中,主要是指現金的流轉和流動的過程,是一個動態的概念。營運現金流與企業經營活動的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如果營運現金流不足,企業將無法完成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企業生產經營將陷入惡性循環的境地。因營運現金流不足而導致企業正常的生產經營無法進行而引發的風險是企業面臨的主要財務風險之一。
一、造成企業營運現金流不足的原因
企業要防范營運風險,首先要真正找到造成企業營運現金流不足的原因。只有這樣才能有針
對性地采取措施,防范或化解由此產生的風險。一般情況下,企業營運現金流不足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種:
1.現金周轉速度減慢
現金循環周期的變化會直接影響所需營運資金的數額。如果因為種種原因,企業現金周轉速度有所減慢,那么企業對營運資金的需求量將增加,這時,如果企業沒有足夠的現金儲備或借款額度,就無法增加資金投入,企業原有的營運資金就會因現金周轉速度的減慢而無法滿足企業正常生產經營活動的需要,營運現金流將出現一定額度的缺口。而現金循環周期的增加有以下三個原因:
(1)存貨增加。存貨增加的原因主要是企業產品銷售不暢,導致產品積壓,庫存增加,存貨周轉期延長。
(2)收款延遲。因為客戶的原因造成企業應收賬款沒有按照以往的期限回收,導致收款延遲,應收賬款周轉期相應延長。
(3)付款提前。因為供應商或企業內部管理的原因,提前償還了供應商的貨款,導致企業應付賬款周轉期縮短,使現金循環周期延長。
2.銷售規模擴大
當一個企業迅速擴張時,銷售規模擴大可能會產生更多的盈利,但仍會面臨營運現金流不足的問題,因為它需要為不斷擴大的業務籌集營運資金。如果一個企業以超過其財務資源允許的業務量進行經營,將可能會導致過度交易,從而造成營運現金流不足。如果該企業沒有融資渠道來彌補這部分現金流缺口,企業將會因為銷售規模擴大而面臨著破產的風險。
3.營運資金被占用
營運現金流不足的另外一個重要的原因來自企業內部,很多企業并沒有將企業的營運資金用在日常的生產經營中,而是將其用于對外投資或購置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等長期資產。而對外投資或購置長期資產項目都不可能在短期內形成收益,現金流入存在長期滯后的規律,因此,造成了企業營運現金流不足。
二、營運現金流不足的識別方法
企業要防范營運風險,就必須掌握該風險的預警方法,只有這樣才能及時發現企業中存在的風險因素,并采取措施化解風險。營運風險的預警主要可通過對相關比率的計算和評價來實現。通過計算并獲得反映企業現金周轉速度的指標信息,就能及時發現企業現金周轉速度的變化情況,而現金周轉速度的變化可以使企業更準確地預見企業可能出現的由于營運現金流不足所產生的風險。反映企業現金周轉速度的比率主要包括存貨周轉期、應收賬款回收期和應付賬款期等指標。
另外,企業擴大銷售規模必將引起企業營運現金流需求量的增加,從而引發營運現金流風險。因此,及時掌握企業銷售額的變化情況也是企業預見營運風險的重要方法。一般情況下,企業通過銷售額增長比率這一指標來反映企業銷售額的變化情況。
三、企業如何應對營運現金流風險
1.加強存貨資金管理
從現金的流動過程來看,存貨現金的占用是企業生產經營運行的起點,是必不可少的,但被存貨占用的現金流動性較差,不能及時變現而用于其他現金需求。另外,如果存貨占用了企業大量的現金,這必然給企業擁有的有限的營運資金帶來壓力。因此,從現金流動性控制和節約企業營運資金的角度出發,企業應重點控制存貨現金占用量,避免因存貨占用大量現金而給企業帶來營運現金流壓力。企業控制存貨資金的有效方法主要包括:
(1)存貨資金的計劃控制。在確定企業存貨占用資金數額的基礎上,編制存貨資金計劃,合理確定存貨資金的占用數量。
(2)存貨資金的歸口分級控制。根據存貨管理和資金管理相結合的原則,每項存貨資金由哪個部門使用,就歸哪個部門管理。
(3)實行存貨資金的分級管理。對各歸口的管理部門存貨資金計劃指標進行分解,分配給所屬單位或個人,層層落實,實行分級管理。
(4)建立供應鏈管理模式。這種模式是供應方在滿足需求方要求時能做到在正確的地點、正確的時間有足夠數量的合適商品,需求方的庫存是在不斷的補充中形成的,對需求方而言,庫存數量非常趨近于零,它滿足了供應鏈上需求方的少批量、多批次、多品種的采購。這種模式在理論上是可以實現“零庫存”的。
2.加強現金回收周期的控制
現金回收周期是指從取得客戶訂單開始到收到貨款為止的時間。現金回收周期的長短直接影響企業營運資金的占用量,而企業對現金回收周期實施有效控制的目的就是加快營運資金的回收速度,盡量減少營運資金的占用,從而防范和化解企業的營運資金風險,保證企業日常生產經營活動的順利進行。為有效控制現金回收周期,企業應采取有力措施,控制以下幾個環節:
(1)盡快確定訂單,并說服定期購買的客戶一次性大批量購買,而不是經常地小批量購買,以減少訂單訂立過程中的時間耗費。
(2)提高發貨速度,以便更快地回收貨款,因為只有貨物被發出后才能向購貨方開具發票,而發票的開具是企業收取貨款的必備條件。
(3)加快發票的開具,開具發票過程太慢在一定程度上會阻礙現金的回收。企業在開具發票時,必須保證所開發票的正確性。發票開具上的錯誤會導致客戶延遲支付貨款,甚至導致無法支付。
(4)減少壞賬損失,企業要定期編制應收賬款賬齡分析表,對不同的信用期的應收款采取相應的收賬政策和措施。
3.加強應付賬款管理
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如果企業可支配現金達不到最低營運資金需求量時,企業最可行也是最常用的方法就是用賒賬的方式購入原材料等生產材料,這樣就解決了企業營運現金流不足的問題。賒賬方式是企業的一種融資行為,即在短期內利用應付給供貨商的資金用于企業的現金周轉。企業為緩解營運現金流壓力而采用賒購行為,就形成了企業的應付賬款。從某種意義上講,企業應將應付賬款視同于企業的營運資金進行管理。
(1)爭取最優惠的信用條件。無論在下訂單之前還是之后,企業都應該與供應商就信用條件達成一致。
(2)建立規范的內部支付體系。如果企業能夠向供應商提供一個有保障的支付體系,那么供應商就會樂于提供較長的信用期。
(3)做到對供應商的全面了解。一些企業會經常對它的供應商進行定期檢查,分析出哪些供應商會要求盡快付款,哪些供應商會允許逾期付款。企業可根據供應商不同的特點調整自己的支付速度。
(4)不應提前支付貨款。除了為照顧供應商的一些特殊情況,企業不應提前支付貨款,而應充分利用所給予的信用期。
(5)加強應付賬款的管理。由專人按照約定的付款日期、折扣條件等管理應付款項。已到期的應付款項須經有關授權人員審批后方可辦理結算與支付。
(6)定期與供應商核對往來款項,如有不符,應查明原因,及時處理。
4.通過現金預算,防止營運資金被挪用或占用
營運資金是企業日常生產經營的血液,不能隨意挪用或占用。如果營運資金被企業其他非生產經營項目所占用,企業的營運現金流將出現缺口,進而影響企業經營活動的開展。特別是在實施多元化經營戰略的企業中,更應加強對營運資金使用的計劃性,避免營運資金被挪用現象的發生,否則就可能形成副業連累主業的局面。
企業防止營運資金被挪用或占用的最好方法是:通過編制現金預算,加強資金使用的計劃性,合理進行現金余缺調整。具體操作方法如下:
(1)企業在經營過程中,首先要根據企業實際情況確定最佳現金持有量,然后通過編制現金預算,調整現金余缺。
(2)根據確定的最佳現金持有量,只有當現金余額超過最佳現金持有量時,才能將多余的資金用于非生產經營支出,即用于對外投資或購置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等長期資產。
(3)如果企業沒有多余的資金,企業應將現有資金用于日常的生產經營活動,絕不能為了其他項目挪用營運資金。
參考文獻:
[1]蔡昌.提升現金流的管理[M].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2005.
[2]陳志斌.基于價值創造的企業現金流管理研究[M].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7.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