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的發展,經濟學也在不斷發展中,隨之而來的是一些環紋問題,我國現在也在倡導低碳經濟,這對各方面的發展都有了一些約束,但是同時也需要找出最合適的解決辦法。本文是一篇低碳經濟論文范文,主要論述了低碳經濟對企業理財環境的影響及應對策略。
【摘 要】 低碳經濟時代的到來對社會經濟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在這種條件下,企業理財環境也受到很大程度上的影響,企業想要在未來實現可持續發展,就必須營造綠色的理財環境。本文在分析低碳經濟對企業理財環境的影響的基礎上,提出一些應對策略,以促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 低碳經濟,企業理財環境,對策
一、引言
低碳經濟,是在可持續發展理念指導下,通過技術和制度創新、產業轉型和新能源開發等多種途徑,盡量減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達到生態環境保護與經濟社會發展雙贏的一種經濟發展形態。低碳經濟下企業可實現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最大化。低碳環境中,企業承擔保護環境的重大社會責任,能夠產生極大的社會效益。低碳企業在產品開發、生產、銷售、使用等各個環節都受到政府財政、稅收等相關政策及消費者的大力支持,企業具有長久發展的動力。另外低碳經濟環境下企業收益具有長期性,可持續發展能力強。
二、低碳經濟對企業理財環境的影響
企業理財環境是指企業治理契約或公司治理結構以外的其他影響財務主體財務機制運行的外部條件和因素,主要包括金融環境、政策環境、社會環境、法律環境等。影響如下:
(一)金融環境的變化
金融環境的變化給企業理財環境帶來的影響是多方面的。首先,由于資金投入傾向于低碳項目,傳統項目的籌融資難度將會加大,財務風險就會增高;其次,碳交易市場的迅速發展將會豐富企業的籌融資方式和投資方式;另外,企業的資本結構和資產組合也會因為低碳經濟的到來而有所調整;最后,企業的財務營運范圍、利潤分配激勵方式等也需適應低碳經濟的發展。因此在低碳經濟環境下,銀行、證券投資公司以及其他投資者理財的金融資源將向發展低碳經濟的企業傾斜。
(二)政策環境的變化
目前我國政府正在醞釀和制定一系列政策性工具來推動國內低碳經濟的發展。這些工具包括:減排目標的制定和減排指令向企業的下達,碳稅的開征,碳交易市場的建立、資金支持計劃等。規定這些企業每年可以進行一定額度的碳排放。超額排放的企業可以從配額有富余的企業購買不足的部分,該規定對企業理財也有了相應的限制,于是我國企業做了兩方面的調整:一是調整以煤為主的能源結構;二是推進產業和產品向利潤曲線兩端延伸,提高核心競爭力。另一方面因為企業的所有者以個人股東居多,個人股東往往通過股票的買賣間接影響企業的財務決策,股票市價就成為財務決策所要考慮的重要內容。
(三)社會環境的變化
社會環境的變化主要表現在人們消費觀念的轉變,因為低碳經濟模式的發展是以低碳消費方式為根基的。低碳消費方式體現了人們的一種心境,一種價值和一種行為,它是消費者在消費品的選擇過程中按照自己的心態,根據一定時期、一定地區低碳消費的價值觀,在財務決策過程中把低碳消費的指標作為重要的考量依據和影響因子,在實際經營活動中青睞低碳產品。企業需要以一定地區與時期消費者的低碳消費價值觀為基礎,在財務決策時依托于低碳消費指標,使消費者在選擇商品時更加傾向于選擇低碳產品。只有這樣,才能夠與市場需求相適應,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企業應該看到,只有開發和提供低碳節能的消費品,才能適應市場發展的需求,才能有更廣泛、深入地推行全民低碳消費方式的物質基礎。
(四)法律環境的變化
法律環境的變化影響企業的稅收籌劃。碳稅的開征會增加出口企業的稅負,降低企業產品的競爭力,企業在理財過程中需重新考慮如何獲得較大的稅收優惠。同時也會增加資源使用成本和碳排放成本。隨著相關法律法規的出臺,企業可使用的原材料將會減少,使用財務成本將會增加,理財難度就會加大。若碳排放超標,碳稅和罰款的雙重壓力將會使排放成本顯著增加。最后也會影響企業的理財,例如資本投資和現金流。企業會傾向于往節能環保產業靠攏,而現有設備的更新升級和低碳設備的購買也會影響企業的現金流向。
三、低碳經濟環境下企業理財應對策略
(一)樹立低碳綠色理財理念
企業應加強對管理者和財務人員低碳觀念的宣傳和教育,建立企業的低碳文化,提高他們的低碳管理意識,使他們充分認識到環境保護和資源的高效利用對企業持續發展的重要性,使其決策時著眼于企業的長遠利益。另一方面,企業應樹立低碳風險觀念、低碳稅務籌劃理念和低碳財務預算觀念等,提高財務管理人員的專業素養,使其具備低碳財務管理所需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在生產、經營和管理全過程中關注企業的低碳發展動向。
(二)建立綠色財務管理體系
企業應該圍繞綠色財務管理的目標,建立起綠色籌資、綠色投資、綠色營運、綠色分配的管理制度,達到節能減排的總目標。由于低碳經濟與現行“高能源、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經濟模式有顯著區別,它首先需要企業在相關的技術領域進行投資,并可能要求企業改變現有的生產經營模式,其特征是成本不菲且不能獲得立竿見影的效益。為此,企業需要將促進低碳產品的消費和低碳社會的構建納入企業使命、同時將現行以利潤最大化為主導的財務目標修正為實現企業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有機結合的綠色財務管理目標,并通過企業文化和管理制度兩條途徑保證目標和使命的實現。
(三)開展低碳環保的理財活動
在低碳經濟環境中,企業應在理財過程中構建低碳核心競爭力,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調整產業結構,將財務管理目標融入低碳經濟的發展之中,進而降低成本,提高產品和企業自身的綠色競爭力,實現企業可持續的發展。在理財過程中,要考慮增加環境會計,單獨核算環境收益和環境成本構建體現低碳經濟內涵的綠色財務管理內容體系。具體而言,在投資領域,企業應做好全面發展低碳經濟的投資規劃,包括生產低碳產品、開發低碳技術、進行低碳項目投資等,并建立起低碳投資決策評價方法;在籌資領域,企業應力爭獲得相關的政策資源和金融資源的支持,并且將這些資源用于低碳投資;在理財領域,企業應通過節能降耗、資源綜合利用、清潔生產等措施,實現理財過程中的低碳要求;在分配領域,企業可按低碳收益對綠色投資者進行額外分配,同時為企業的后續低碳經營提供資金保證。 (四)完善低碳理財環境下財務管理制度
基于低碳經濟環境的企業財務管理涉及的領域更加廣泛,工作更加復雜,因而需要對現有的財務管理制度進行創新和完善,以為低碳理財提供支持和保障。首先,企業的理財模式應由局部的、分散的管理向集中的管理模式轉變,這樣不僅可以提高財務工作效率,減少資源浪費,還能促進各部門間的有效溝通,保證企業低碳理財目標的實現。其次,應加強信息化建設,通過現代化的信息管理平臺來提升低碳管理的可靠度,加強對資金的管理和控制,使財務信息得到及時反饋,從而更好地整合企業的生產資源、生產環節和管理目標,達到低碳管理的目的。另外,應建立健全企業的低碳財務管理預算制度,重點關注收入、費用、現金流等指標,綜合考慮低碳發展可能引起的收入、成本費用的變動,制定詳細的成本費用預算計劃,嚴格執行,控制支出,以保證低碳項目資金的供應和合理使用。最后,還應建立靈活的低碳激勵制度,實現員工自身利益和企業利益的統一,保證企業的財務管理活動關注生態環境因素。
四、結束語
低碳經濟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企業的理財環境,進而影響企業的未來發展,企業想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就必須以此為依托,充分分析低碳經濟在政策、金融以及社會等方面對企業理財環境的影響,并有針對性的制定出健全完善的綠色財務管理模式,樹立新的理財理念,調整企業的財務管理活動,充分考慮低碳因素,選擇更加科學合理的財務管理模式和決策方法,在低碳經濟環境下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姜曉旭,初鳳榮.低碳經濟對企業理財環境的影響研究[J].商場現代化,2016,(18):98-99.
[2] 黎富兵.低碳經濟下的企業環境成本控制的研究[J].中國注冊會計師,2014,(15):150-151.
[3] 鞠成曉,肖文鋒.低碳經濟環境下企業財務管理戰略探究[J]. 南昌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4,(01):66-70.
[4] 瞿鳳云.低碳經濟視角下的低碳會計思考[J].商業會計,2013,(17):131-132.
[5] 韓越.低碳經濟背景下的企業財務管理探析[J].會計之友,2013,(30):202.
相關期刊簡介:《經濟研究》是1955年創辦的全國性綜合經濟理論,由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主辦,國內外公開發行。本刊堅持學術性、時代性、創新性和超前性特點,立足中國現實,面向世界經濟理論研究前沿,以推動中國經濟的現代化和中國經濟學的現代化為己任,致力于發表研究改革開放、經濟發展和體制轉型過程中出現的各種經濟問題的具有原創性意義的高水平的理論文章,忠實地為經濟理論研究人員、各級經濟決策者、實際工作部門、政策研究部門和理論宣傳部門的廣大干部、各高等院校和財經類中專學校師生、各類企業的負責人和一切有志于研討經濟理論的各級人士以及關注我國改革開放事業的各界朋友服務。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