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在明確新型工業化的內涵及西藏新型工業化的特殊性后,以此出發探析了西藏新型工業化的指標體系,共包含了工業化水平,經濟效益,科技創新,人力資源,資源和環境,信息化水平和農業現代化七個一級指標,其中包含了包括人均GDP在內的24個二級指標,并依據該指標體系對西藏2007-2016年的新型工業化發展水平進行了說明。
關鍵詞:新型工業化;西藏;指標體系;特殊性
作者:劉穎
一、新型工業化的內涵
關于新型工業化的定義不同的學者不同的理解,但本質都是圍繞黨的十六大報告中的“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這一基本內涵。
二、西藏新型工業化的特殊性
1.西藏戰略意義上的特殊性
西藏位于青藏高原,地處我國西南地區邊陲,是我國乃至全世界的重要生態屏障,西藏的工業化的發展歷程要充分重視西藏的生態及政治特殊性,對此毛陽海(2009)也提出了適度工業化的理論。
2.西藏新型工業化指標體系研究的特殊性
近年來很多學者在新型工業化測度方向進行了研究,例如謝春等(2011),孫智君等(2013)等學者都對于新型工業化指標體系進行探析,謝春(2017)還進行了我國不同地區的工業化水平進行分析,但唯獨不包含西藏,這些都是因為西藏某些數據的缺失。
三、西藏新型工業化指標體系的設計原則
1.科學性原則,指標體系能夠真實地反映西藏新型工業化的特征以及個各新型工業化的各個組成部分的真實發展狀況。
2.可行性原則,指標設計簡單易行,機既有學術研究價值也要能給政府決策提供一定的依據。
3.動態性原則,工業化水平的判定標準,從來沒有固定的標準將來也不會有一成不變的標準。因此,建立西藏新型工業化標準要及時反映市場經濟的變化情況。
4.可比性原則,此原則要求各新型工業化的指標要與其他國家,其他地區,以及其他時間的指標盡可能一致。吸取國內外工業化度量的標準,使用綜合指數方法,使得指標體系和評價標準與國內甚至國際的其他地區進行比較,注意在指標的選取上,不能標新立異。
5.適應性原則,所選指標要符合西藏的具體情況和西藏新型工業化所處的階段,否則該體系就無法反映西藏新型工業化的發展情況,同時指標體系建立時要充分考慮西藏數據的特點不能做照搬其他省市地區的指標體系。
四、衡量西藏新型工業化指標體系構建
西藏新型工業化指標的構建,不僅要借鑒其他地區的新型工業化指標體系,也要充分考慮西藏新型工業化的特殊性本文共分為7個一級指標,涉及24個二級指標。
1.工業化水平指標
工業化水平指標是衡量新型工業化發展水平的重要指標,本文選取4個二級指標。
(1)人均GDP
人均GDP這一指標可從統計年鑒直接獲取,它是反映一個國家或一個地區經濟發展區經濟實力和富裕程度的重要指標。在國內及國際上提出新型工業化這一名詞之前,許多學者都通過人均GDP指標對于傳統工業化所處階段進行評價,例如,美國著名經濟學家錢納里就給出了一個關于利用人均GDP對工業化水平進行評價的標準,可以見得該指標在新型工業化指標體系中的重要地位。
(2)工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
該指標可以從統計年鑒中直接獲取,他本身可以反映一個地區工業增加值對地區經濟的貢獻程度,也可以結合GDP指標看出工業增加值得增長量狀況。
(3)城鄉居民收入之比
城鄉居民收入之比=城鎮居民收入儂村居民收入,該指標是一個逆指標。該指標可以反映出西藏的城鄉差距,城鄉差距過大會阻礙社會主義發展,隨著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和產業結構的優化調整該指標會變小。
(4)城市化率
城市化和工業化是緊密相連的,工業化帶來的結果就是城市化率上升(謝春,2011)。城市化水平的不足會在很大程度上制約新型工業化的進程。
2.經濟效益指標
經濟效益是衡量經濟發展水平的重要內容,本文選取2個指標。
(1)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工業增加值增長率
該指標可以反映出西藏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工業增加值得增長速度,也能體現出西藏的工業企業的運用情況,以及工業企業的未來前景。
(2)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資產貢獻率
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資產貢獻率=(利潤總額+稅金總額+利息支出)·100%,平均資產總額,該指標可以反映出西藏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全部資產獲利情況,是企業經營業績和管理水平的集中體現。
3.科技創新指標
科技創新是工業化質量的重要驅動力,本文選取4各指標來測度西藏的科技創新水平。
(1)每萬人申請專利數
每萬人申請專利數=申請專利數/人口數(萬人)。對于專利的授權我國有一系列嚴格的審查,因此專利都具有創新性和實用性。每萬人申請專利數是衡量西藏地區科技創新的一個重要指標。
(2)高技術產值占GDP比重
高技術產值占GDP比重=高技術產值/GDP,該指標可以反映出一個地區在一定工業發展水平下高技術的發展情況以及高技術產業對于市場的貢獻程度。
(3)每萬人就業中從事R&D人員數
每萬人就業中從事R&D人員數=R&D人數/總從業人數(萬人),R&D人員即科技創新人員,該指標可以反映該地區科技創新的人才擁有情況。
(4)R&D經費內部支出占GDP比重
R&D經費內部支出占GDP比重=R&D經費內部支出,GDP,R&D經費內部支出包含了基礎研究、應用研究、試驗發展三類活動的花費(謝春,2011),因此該指標可以反映出該地區對于知識總量增加及運用這些知識應用的重視程度。
推薦閱讀:工業廢水零排放技術論文發表期刊推薦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