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對建筑工程的管理是實現建筑企業發展目標的一個重要基礎,其管理水平的高低對于建筑企業的長遠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因此對如何加強其工程管理水平和施工質量控制已經成為了一項勢在必行的研究課題。實際的建筑工程項目管理是一項非常復雜的工作,它涉及到諸多方面的因素,相關部門需要對具體的工程項目進行反復的勘察和研究,更新和引進先進的管理理念,將施工項目當作一個整體加以系統管理,優化各管理和控制要素之間的有機結合,通過實現其管理水平和施工質量控制效果的提高來追求社會和建筑企業經濟效益的最大化。
1 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質量控制存在的問題
建筑工程的管理以及施工質量控制是建筑企業在整體管理工作中最為重要的部分,其管理水平高低直接影響著建筑企業的經濟效益和整體品牌形象。而目前整體的建筑工程項目管理仍存在一些問題,涉及到諸多方面,具體如下:
1.1 工程管理方面
當前普遍采取的建筑工程管理體制中,施工單位普遍采取分包的形式,這種模式很難明確各方的責任和工作范圍,容易造成工程程序上的遺漏或混亂,是協調管理變得十分復雜,無形中增加了工程管理的難度。另外,在工程項目的實施過程中,一些施工人員和管理人都沒有切實地按照相關的規章制度和操作流程來進行施工,往往只是停留在形式上,給工程的協調管理帶來了很大的困難與不便。
1.2 施工技術方面
隨著科技水平的不斷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技術也在不斷的更新和進步,涉及的專業也愈加廣泛,對于工程施工的質量也越來越高。目前來說,建筑工程的施工技術中的各個方面由于自身對特定空間及時間的要求的不同而產生許多的矛盾和問題,也增加了施工技術的工作難度。另外,傳統的作業模式在現在的建筑施工項目中仍占有很大比例,施工人員中多為務工的農民工,缺乏相關的理論知識,而且沒有采用先進的現代設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其技術的質量。
1.3 質量監督體制方面
質量監督工作在建筑工程的管理及施工質量的控制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是保證其順利實施的一個有效的體制之一。由于質量監督體制方面的執行力度缺失,現今的建筑工程項目中常會出現權責不明的現象,導致施工質量的監管力度不夠或無人監管的現象出現,偷工減料的事情也時有發生,設置的質量監管部門形同虛設,極大地影響了建筑工程的管理和施工質量。
2 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因素分析
建筑工程的管理及施工質量的控制是一個動態、復雜的過程,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主要有工程材料、施工人員、施工方法以及施工環境等因素。要想切實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水平能夠及施工質量,就必須牢固掌握這幾個因素的動態發展并嚴加控制,充分發揮這些因素的積極作用。
2.1 工程材料
工程材料是整個工程項目的物質基礎,其質量的優劣直接關系到整個工程的質量和形象,相關部門必須對工程材料加強監管力度,為施工質量提供重要保證。具體來說,要確定合適的采購人員,隨時關注材料市場的價格波動,選擇合適的供貨商,嚴把材料質量關,防止假冒、偽劣產品進入工程施工中,為工程的安全和質量埋下隱患。另外,相關人員還應嚴格按照施工進度發放材料,定期清點材料庫存狀況,避免出現材料短缺或丟失的情況。
2.2 施工人員
施工人員的專業素質是整個工程項目的人力基礎,無論是領導者的領導和決策水平,還是具體操作人員的理論和技術水平,都與建筑工程的質量息息相關。具體來說,應提高施工人員的質量意識、道德素質、專業素質等,做到樹立以顧客的利益和社會效益、企業效益為重的綜合效益觀念,提高自身目標管理和組織能力,嚴格只想相關的規章制度和操作流程,切實保證整個工程的質量。
2.3 施工方法
施工方法則是整個建筑工程項目的組織基礎,其內容包括施工設計、技術方案、施工工藝、檢測手段以及組織措施等,它們的優化程度直接關系到工程質量有效控制的實現問題。具體來說,應結合工程實際情況,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對施工技術、工藝、設計以及操作等方面進行全方位的分析和考慮,從各個方面確保其可實施性,通過高效合理的施工方法來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質量控制的水平,嚴格控制工程成本,追求社會、企業效益的最大化。
2.4 施工環境
施工環境包括很多方面,諸如地質、水文、污染、氣象等,這些因素對建筑工程的影響是非常復雜多變的,對工程實施的進度和質量保證都有著直接的影響,為此,要加對這些影響施工質量的環境因素進行有效的控制。
3 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質量控制的策略
針對建筑工程項目管理目前仍然存在的一些問題以及工程管理中需要優化配置的重要因素,建筑企業及相關人員應結合工程實際,對建筑工程的管理和質量控制采取有效的策略:
3.1 加強工程項目各方的協調工作
由于目前的建筑工程中普遍存在分包的現象,因此,項目建設的各個階段需要進行必要的銜接,明確各方的權責和工作范圍,協調好材料供應、人際關系、工序交叉以及技術交流等方面的工作。一方面,應建立科學的項目管理結構,在進行項目分包時,不能過度地肢解工程,否則就會為協調工作帶來很大的困難;另一方面,要建立嚴密的協調管理程序,進行客觀的分析和控制,盡量弱化對個人能力的依賴,強調組織與程序,以此來減少人為誤差。
3.2 加強工程的成本控制
有效的工程成本控制是實現建筑企業獲取最大化經濟效益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促使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的法寶。首先,施工單位需要牢固地樹立成本觀念,將成本的控制滲透到工程項目的每一個環節之中;其次,還應建立定期的成本分析制度,定時歸集單位工程的成本與預算成本的比較進行核算分析,始終保證虧損因素處于可控狀態;最后,要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來建立合適的企業定額,保證企業在進行項目管理或者施工質量控制的時候做到心中有數。
3.3 建立科學的管理和監督機制
除了做好協調工作以及成本控制工作以外,建立科學的管理和監督機制也是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質量控制的有效策略。施工單位一方面要建立和完善工程質量領導責任制,要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層層落實工程質量責任;一方面還要強化工程質量的監理工作,對施工的各個環節按照有關法律法規、技術規范及合同規定的要求進行全過程的監督與驗收。將整個建筑工程的管理及施工質量控制組織成一個互相協調、互相促進的有機整體,推動其規范化、科學化的發展。
4 結束語
綜合以上闡述,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質量的控制是一個系統化、動態化、復雜化的過程,相關企業和部門需要引進先進的管理理念,根據工程的實際情況采取有效的策略,提高建筑工程的管理水平和施工質量,科學管理,規范施工,以此推動企業拓寬謀求更大發展。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