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介紹了建筑工程質量通病和產生的原因,并提出了防治措施。
關鍵詞:建筑工程,質量通病,防治
建筑工程質量通病是影響建筑施工企業提高整體素質、影響建筑物觀感及使用功能的主要原因,它對建筑物有著不同程度的危害,嚴重影響結構的使用安全。質量通病作為工程建設中的一個突出問題,雖已引起施工單位重視,但至今還未從根本上得到克服和治理。
1 建筑工程質量通病
1、1 結構方面
(1) 磚砌體工程縱橫墻不同步砌筑,施工臨時間斷處不遵守規范規定,直槎留量較多,漏放拉接筋或拉接筋長度不夠,腳手洞的留設不遵守有關規定,基礎腳手眼漏堵等。
(2) 砼和砂漿不進行配合比設計(無試驗室出具的配合比通知單) ,拌制時不嚴格執行重量計量,坍落度不按構件的具體使用條件及環境確定,砼離散性大,砂漿流動性差,空心板不堵孔或堵孔不按規定進行,安裝時不坐漿或用混合砂漿強度達不到要求,板縫設置太小,嵌縫砼灌不密實。
(3) 鋼筋成形、綁扎不正確,梁與柱交接處,柱與樓層或橫梁交接處區域箍筋不加密,圈梁轉角處和構造柱鋼筋搭接處鋼筋不加密,箍筋彎鉤形式不符合抗震要求(尤其是圈梁構造柱較多) ,樓板與懸挑構件上層筋被踩,位置達不到設計要求等。
(4) 成品砼構件有露筋、蜂窩、麻面等缺陷,有的臨時用水泥砂漿作了簡單處理,甚至有的砼強度不足并普遍存在養護時間不足等現象。
1、2 屋樓地面及裝飾方面
(1) 屋面、樓面、衛生間滲漏;樓地面水磨石平整度和光潔度不符合規范要求。
(2) 外墻水泥砂漿粉刷龜裂。飾面磚不做抗滲凍融試驗,施工時配磚不細致,嵌縫不一致。面磚空殼與基層連接不牢固,表面爆皮變色,腰線、滴水線、窗臺等細部粉刷粗糙,不符合標準。分格線不平直,滲水現象較多。
(3) 內外墻粉刷不細膩,護角不順,陽角不直挺,陰角不方正,普通涂料卷皮,踢腳線不順直且空鼓。
(4) 木門窗框安裝預埋木磚不標準且尺寸較小無防腐處理。鋁合金門窗安裝普遍采用射釘固定,固定件未做防腐處理;與墻面接觸部分沒有彈性條,與墻面水泥砂漿粉刷層分隔不徹底,日久產生堿化反應。
1、3 水電安裝方面
(1) 電氣元件、水暖器具管材不合格,特別是給水管,不是雙層鍍鋅管,一流水即出現黃水。
(2) 給排水管路不做通水試壓試驗,測試壓力和時間達不到規定的標準。使用不久,經常出現管道滲露;電氣線路不按規定進行測定,暗敷線路不按照設計圖的走向施工,不按要求設置接線盒,致使線路難以查修。
(3) 開關插座的零火線錯位,不按統一規定接線。水嘴、燈具、開關等器具安裝位置不整齊,安裝方式不正確,不嚴格執行標準圖中的工藝標準。
1、4 技術資料方面
(1) 原材料試驗不按規范要求進行,主要材料缺合格證及復試報告,有的復試工作滯后,如水泥試驗大部分與使用時間相同起不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
(2) 鋼筋焊接沒有按規定取試件進行焊接試驗,特別是新技術焊接。
(3) 砼試塊留置數量不夠,有的試塊過期進行試壓,強度值不是標準強度值,評定時由于數量不夠,只能采用非數理統計法進行評定,無形中提高了評定條件,有的甚至被評為不合格。
(4) 灰土、回填土缺少干容重試驗,不能說明回填土的工程質量。
(5) 自檢評定不認真,有的是備忘錄,失去了控制工程質量的意義。
(6) 沉降觀測不按規定的觀測點數量、部位和時間進行觀測,不能及時掌握建筑物的沉降變化情況。
1、5 設計問題對工程質量通病帶來的影響
(1) 屋面節點構造不出詳圖或出圖不詳細。
(2) 玻璃幕墻無防水節點設計。
(3) 對新材料,尤其是防水、裝飾材料的使用要求無明確說明。
(4) 變形縫的設置不合理。
2 產生建筑工程質量通病的主要原因
(1) 本地無統一的施工工藝標準,參照外埠的工藝標準在實際施工時執行不嚴格,工法制度不普及,企業技術標準不平衡,存在著采用施工技術標準不一致的問題。
(2) 使用的建筑材料、構配件質量有差異,材料技術指標和質量標準與規范差距不一,不按規定對進場材料驗收把關。
(3) 氣溫給季節性施工帶來影響,特別是冬夏兩季施工的項目,受到白天與夜間溫差的嚴重影響,會造成工程質量的缺陷。
(4) 質量管理不到位, 施工現場技術管理不嚴格,成品保護意識差。
(5) 施工企業片面追求經濟效益,缺乏質量意識。
(6) 工程項目簡單承包,工程技術人員不能充分發揮作用。
(7) 設計部門與施工企業之間的配合不密切,設計中對施工實施的條件、地理氣候、技術水準、裝備設施及可能性考慮欠周。
3 防治建筑工程質量通病應采取的措施
(1) 提高隊伍整體素質。建筑工程質量的好壞,關鍵取決于人的因素,首先要加強質量意識教育,使提高工程質量成為全員的自覺行為。其次要加強職工技術培訓,尤其是關鍵工種的技術力量一定要配齊配好。
(2) 開展創優質工程活動。把“創優質”、“搞樣板”、“上質量、增效益”作為促進建設企業增加質量意識的動力。激發各施工企業的積極性,形成以質量求生存、以質量促管理、以質量取效益的企業風貌,促進工程質量不斷提高。
(3) 健全各級技術責任制和質量保證體系。完善質量責任制,形成層層明確質量責任的格局。只有組織機構和管理人員配備落實并實行質量否決權制度,才能確保質量保證體系的正常運轉,才能將施工過程中的質量通病消滅在萌芽狀態。
(4) 確保建材質量標準。建筑工程的內在質量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建材質量的優劣。因此,保證進入施工程序的建材質量是提高建筑工程質量的根本措施,在施工現場,除嚴格常用材料的檢驗和施工質量的抽樣檢測程序外,要對工程所用的材料進行不定期抽樣檢測,杜絕不合格原材料、不合格構配件成品、不合格安裝器具元件進入施工現場。
(5) 提高水電安裝分項工程的質量,嚴格把好安裝質量關。認真落實自檢,互檢,專職檢查的“三檢”制度,加強對隱蔽工程的查驗,如實測定電氣工程各項技術數據,做好給排水,供熱管道通水,試壓和氣密性試驗,嚴格執行規范標準,不符合要求的產品不得用在工程上。同時,解決好建設單位多頭分包所帶來的水電與土建施工之間配合不協調問題,爭取供水、供電主管部門的配合,保證建筑物、單位工程的完整性。
建筑工程質量通病雖然是建筑單位工程中的“常見病”、“多發病”,只要各級質量管理部門、監督施工單位采取科學的態度,認真開展全面質量管理工作,實行多次循環,反復研究,就一定能從根本上得到克服和根治。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