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在快速發展的過程中帶動了我國各個領域的發展,其中也包括國有建筑行業的發展。雖然當前國有建筑行業的發展較快,但是在發展過程中卻存在眾多的問題,文章首先針對當前國有建筑企業的發展現狀及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礎上尋找到改革創新的突破口,希望能夠為國有建筑行業的穩固長遠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保障。
《建筑管理現代化》是建設部主管,由哈爾濱工業大學、中國建筑業協會管理現代化專業委員會主辦的國家級期刊。創刊于1987年9月,為雙月刊,國內外公開發行。
我國國有建筑行業正以穩定高效的步伐前進,這也使企業深化改革取得了相應的成果。但根據我國國有建筑企業整體的狀況得出,目前國有建筑企業所具備的管理機制及經營機制無法適應市場體制的要求,同時與當前工程建設社會化及專業化分工協作的要求也背道而馳,滿足不了國際化及國內市場發展的需求。針對這一情況,需要從當前國有建筑企業的實際發展情況著手,探索改革和發展的突破口,這樣才能確保市場可持續發展。
一、新形勢下國有建筑企業的現狀及改革的重要性
建筑行業在國家及社會發展中占據著非常重要的位置,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之一。所謂建筑行業其實就是從事各種土木工程或建筑工程建造活動的產業,具體包含了:建筑施工、設備安裝、建筑維修等,而該行業本身也有特點:承擔著國民經濟發展中所需的物資生產重擔,是促進我國消費水平提升的主要動力,是保證國民經濟協調發展的關鍵因素,是改善國民工作和生活環境的最有效途徑,能夠更好的滿足于人們對物質文化生活的追求。總而言之,在國家經濟發展中建筑行業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對于其他行業的發展起到了一定的引導作用。
由于我國科技發展相比于其他國家還較為緩慢,各個方面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導致國有建筑行業的整體水平偏低,且在管理上也有一定的缺陷。總結來講,目前我國國有建筑企業發展中主要存在以下幾方面問題:其一,政府是主體。對企業進行直接性的行政控制,使得企業無法獲取最有力的經營權;其二,目前建筑行業發展和生產過程中相關的生產要素沒有成為一個整體,使得無法形成綜合性強的生產能力;其三,發展過程中對資金的投入力度欠缺,普遍存在著拖欠工程款、利益虧損等問題;其四,施工任務與實際施工量存在明顯不協調,建筑過程中更注重于對施工進度的關注;其五,沒有形成規范的建筑市場體系,導致出現混亂不堪的現象。基于此,需要相關人員做出進一步的思考和探索。
二、國有建筑企業深化改革的突破口及實施策略
(一)推進建筑業資產重組并促進所有制結構調整
1.提高對資產重組的關注度,從量的擴大過渡到質的提升。建筑行業的快速發展加劇了企業之間的競爭激烈性,但是與其他行業相比較競爭激烈程度卻一般。這就需要提高對該行業資產重組與結構調整的關注度,進一步的增加國有資本在行業總體比例中的分量,實現在原則上對國有建筑企業的擴張。
2.針對中小型國有建筑企業進一步放開搞活。由于我國經濟實力的不斷增強,我國現有的中大型建筑企業規模已經非常大了,都有自己的子公司、分公司,在實施開放式活動過程中可以采取多樣化的方式,應從實際出發,不能僅依靠銷售作為改革的主要渠道,應結合自身發展與國家相關規定,杜絕偷稅漏稅、半賣半送、名賣實送等錯誤行為,全面貫徹國家相關規定,杜絕出現將小型國有企業一賣了之的現象,防止國有資產流失。
3.促進農村及城鎮建筑企業產權統一改造。采取妥善的措施促進和激勵勞動聯合及資本聯合集體的經濟統一發展,采取多樣化途徑幫助集體企業轉變為股份合作或其他形式的財產組織,并通過各種方式實施資產重組,對存量資產進行盤活,搞活集體經濟。
4.提倡對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的推進。為了能夠創建一個規范有序的市場,需要對相應的機制進行規范,一旦發現有工程轉包或掛靠的私營單位要給予相應的處罰,并采取妥善措施將其引領到正確的發展方向中,彰顯出其所具有的合法地位,以便將其納入到正規的企業資質管理行列中,與其他企業之間能夠公平的競爭。
(二)加大國有建筑企業組織結構調整力度
1.創建科學合理的工程建設總分包管理機制。社會在發展和進步的過程中市場經濟及生產等方面的要求也有相應的改變,所以應結合實際情況創建適合社會發展及市場需求的工程建設總分包管理機制,并按照國家相關規定嚴格對企業總量進行管控,避免出現肆意批準獨立承包工程資格的企業創建現象發生。
2.充分發揮綜合實力超強的國有建筑企業優勢。在實際發展過程中國家應挖掘具有超強發展潛力,實力強、資產規模大、市場競爭力強的國有建筑企業,并有針對性的放松管理范圍,為其提供各種優惠政策,促進其進一步的改革和發展,從而發揮引導作用帶領其他建筑企業更快更有序地發展。
3.帶動專業化、小型企業發展速度。國家應針對專業化、小型化的企業制定相應的政策扶持、市場準入、資質引導等發展方向,帶動其向著更高層次發展,并引導其制定明確的發展目標,以此目標為重心全力發展,加大與大型企業或集團的合作力度,從而能夠在市場中站穩腳步持續發展。
4.加大對勞務類分包企業的發展,為了可以科學有效地對國有企業的分離人員、城鎮及農村建筑勞動力實施統一的管理,應該加大對建筑勞動力市場的建設,以國家政策為標準,根據真實的發展狀況全方位的落實到各個等級的勞務分包企業中。
(三)繼續推進國有建筑企業項目管理體制改革
1.不斷健全和規范項目人員工作責任制。在一個工程項目開展過程中項目經理承擔著非常重要的責任,不僅是企業法定代理人,同時也是企業項目的委托和授權人。項目經理的授權范圍主要是圍繞工程項目生產經營活動而定的,對與工程開展相關的各方面生產要素進行統籌性管理與調整,對項目內部各項方案的實施和分配進行決斷:針對材料和設備的采購、資產的投入情況及回收情況都有企業全權負責。
2.對項目成本核算機制不斷完善和改進。成本費用消耗量直接關系到企業的盈利多少,在實際進行項目管理工作時要以企業利潤獲取多少為中心,對企業與項目經濟利益之間的關系妥善處理。企業應定期對項目進行單獨核算,在日常工作中深入落實會計工作制,提高對成本的管理力度。項目建設過程中要保證費用臺賬及建設過程記錄的真實性。通常,建筑企業在對工作人員考核時主要以項目成本管理為重點,通過對項目建設實際的項目經濟責任目標實際情況進行評估,確定該獎該罰。
3.對企業內部項目管理團隊以動態形式不斷優化,為了能夠保證建設項目的順利開展,企業應該具備一支高能力、高水平的項目管理團隊,并堅持“精干高效、結構合理”的原則開展工作。工程項目管理部門的工作人員主要有項目經理進行決定,企業在進行審批,保證都是精英人員。對于工程項目建設中的項目管理人員,特別時項目經理最好不要隨意的更換,以免工程建設管理不到位。
4.將中大型國有建筑企業的管理與作業層協調分隔。通常情況下企業在進行組織機構創建和完善時會根據不同的層級進行,一般會結合經營決策層、項目管理層及作業層進行。經營決策層需要對機構進行簡化,促進效率的提升、保證決策、監督、協調、指導及服務職能得到履行,同時還要確保資源的分布及流動都在控制范圍內。項目管理人員要實時對與項目相關的各個環節進行監控,并對生產要素進行優化配置。項目的實施不僅僅只對企業創造利益,也要符合為人們服務的準則,以此為基礎向著更加專業化方向發展,不斷提升技術水平、增強自身能力,采用多元化的方式適應全新的企業組織形態。
(四)推進國有建筑企業技術進步并提高企業整體素質
1.強化對技術改造的力度。任何的改革和創新都離不開先進技術的支持,所以,國有建筑企業應該按照國家相關政策的規定及經濟的支出,實施全面的技術創新,將當前社會發展中所形成的全新技術、材料、工藝及設備融入項目建設中,提升項目建設的科技水平,真正實現對建筑企業的改革創新。
2.注重對工作人員的培訓,只有保證了基層工作人員具備超強的專業能力和綜合素質。才能夠確保項目工程的順利實施。因此,企業應定期組織人員進行技術及專業素質的訓練,特別是針對于核心工作人員更加加大培訓力度,從根本上提升企業的管理水平,同時還要結合實際創建相應的管理機制。
總而言之,隨著我國社會的不斷發展和進步,在新形勢下建筑行為了可以健康可持續發展,需要作出全面的創新和改革,不斷強化內部的管理水平,根據實際發展情況探索創新改革的突破口,這樣才能針對性的進行改革,才能在日漸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爭取到一席之地,才能夠長遠可持續發展。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