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通過查閱相關資料,對瀝青路面常見病害進行總結,主要為裂縫、沉陷及坑槽、擁包和泛油、松散掉渣、路面推移、車轍等,提出了常見病害的處治技術,包括裂縫處治技術、路面推移處治技術、擁包和泛油處治技術、松散掉渣處治技術、沉陷及坑槽處治技術、車轍處治技術等,更好的確保瀝青路面的質量,提升瀝青路面的使用壽命,促進公路工程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瀝青路面;病害;處理技術
1 瀝青路面常見病害
瀝青路面常見的病害種類較多,常見的病害主要有裂縫、路面推移、擁包和泛油、松散掉渣、沉陷及坑槽、車轍等幾類[1]。
1.1裂縫
裂縫在瀝青路面養護中最為多見。路面產生裂縫后,致使雨水不斷從裂縫中滲入,瀝青面層與路基糟受雨水破壞,承載能力降低,在行車作用下,瀝青面層出現裂縫[2]。根據分析總結,按瀝青路面裂縫形成的原因、裂縫形狀等可分為以下兩種:
1.1.1單條裂縫
單條裂縫沿路線方向主要有橫向和縱向兩種。橫向裂縫產生的原因主要是瀝青路面受日溫差或者季節溫差的影響產生,其次為基層施工過程中前后搭接不好產生的橫向裂縫[3]。縱向裂縫產生的原因主要是路面基層施工過程中縱向搭接不好或者是在車輛荷載作用下產生裂縫。還有一種類型是路基在半填半挖地段,由于填方路基壓實度與挖方路基壓實度不一致產生不均勻沉降或新老路基搭接不好,在長期的行車作用下產生縱向裂縫。這種病害在水泥穩定類基層中比較多見,其一是受晝夜溫差及季節溫差影響所致,其二是水泥穩定類基層施工過程中水泥用量過高或低所致。
1.1.2龜裂
龜裂產生的原因主要是路面基層軟化或者是瀝青面層鋪筑時的質量不達標所致。還有一種情況是瀝青面層使用年限過長,瀝青面層老化而產生龜裂。
1.2沉陷及坑槽
瀝青路面在經過長期的車輛荷載反復作用下,被車輪經常碾壓的地方,極容易產生沉陷及坑槽。產生沉陷及坑槽的原因很多,最主要的是路基壓實度不夠或因地質條件發生變化使路基下沉而產生裂縫,再者是局部路面基層強度不夠而產生裂縫。
1.3擁包和泛油
擁包是由于瀝青面層使用集料選配不好或瀝青用量過多,在車輛長期作用下,而形成的路面豉包[4]。泛油是由于瀝青路面在高溫作用下,瀝青軟化,在車輛荷載作用下,使得路面粗集料下沉,瀝青上冒而形成的路表面油層。
1.4松散掉渣
一般在瀝青路面鋪好開放交通后,會出現松散掉渣,猶如路面撒了砂子一樣。產生松散掉渣的原因主要有:(1)瀝青料攤鋪和輾壓時路面用集料溫度過低;(2)瀝青料拌制時溫度過高以至致集料炒焦,瀝青燒焦;(3)原材料選配不干凈,有雜質。
1.5路面推移
路面推移是瀝青混凝土面層在車輛荷載作用下,產生的縱橫向移動。產生瀝青混凝土面層推移的原因主要是瀝青面層材料選配不合理或者瀝青面層與基層之間的粘層油粘結不牢固。
1.6車轍
車轍是由于瀝青面層用集料不符合設計要求或油石比不符合設計要求,瀝青路面在車輪長期重復碾壓作用下,瀝青面層沿行車道縱向出現的長條凹槽。產生車轍的主要原因是集料選配不合理、油石比不合理或路面基層壓實不夠。車轍產生原因主要由以下兩點:一是由于車輛荷載作用超過路面各層的強度,而產生的路面變形,兩側沒有隆起現象,橫斷面呈V字形。二是由于在高溫條件下,車輪碾壓的反復作用,荷載應力超過瀝青混合料的抗剪強度極限,產生剪切變形并累積形成車轍。還有一種是非正常車轍,由于施工時沒有充分壓實,而產生的瀝青面層的繼續壓實而造成的。
2 常見病害的處治技術
在近些年的瀝青路面養護過程中,對上述瀝青路面病害的處理技術或方法,主要是進行如下處理:
2.1裂縫處治技術
2.1.1單條裂縫
單條裂縫的處治一般采用開槽灌縫的方法進行處治[5]。首先沿裂縫方向用切割機開一條1cm寬、2cm深的槽,用鼓風機將刻槽吹干凈。然后灌入熱瀝青至二分之一,用篩分好的干凈細集料填塞。再灌入熱瀝青至灌滿,同樣用篩分好的干凈細集料填塞,并用膠錘錘打密實,清掃路面,開放交通即可。這樣做的目的是將雨水從裂縫表面封住,不讓雨水從裂縫中滲入,從而避免路面基層的軟化造成路面裂縫。
2.1.2龜裂
龜裂的處治技術根據龜裂損壞嚴重程度而定。一是如果瀝青面層使用年限過長,瀝青面層老化產生的龜裂。由于路面基層沒有損壞,只需挖除舊瀝青面層,重鋪瀝青面層即可[6]。
常用的處治技術:(1)劃線:在出現龜裂的四周劃出方形切割線,切割線必須是規距的方形且與路線前進方向一致;(2)切割:用切割機順著切割線進行切割,切割深度以瀝青面層結構層厚度或略小于結構層厚度為宜;(3)挖除舊瀝青面層:挖除龜裂的舊瀝青面層至路面基層頂面,清除松散料及切割線內雜質,并用吹風機吹將整個剝離層表面吹干凈;(4)灑粘層油:在路面基層表面及切割線內壁均勻灑布粘層熱瀝青,使新路面與老路面及路面基層粘結良好;(5)攤鋪、輾壓:人工攤鋪整平瀝青混合料,機械輾壓或打夯機夯實至規定壓實度。在此過程中必須保證瀝青混合料的質量、攤鋪溫度和輾壓溫度,達到壓實度及相應行車溫度后即可開放交通。二是由于路面基層軟化產生的龜裂,必須挖除舊路面及基層。
處治技術:(1)挖除舊瀝青面層,方法與上面相同;(2)挖除舊路面基層:挖除龜裂范圍內的整個路面基層,四周修理整齊,清理干凈坑內松散雜物;(3)灑布粘結水泥漿:對于水泥穩定類基層,四周必須灑布粘結水泥漿;(4)分層攤鋪、輾壓:根據確定的攤鋪系數攤鋪路面基層集料(集料的各項指標也必須經試驗檢測合格),并嚴格控制厚度,用壓路機壓實或打夯機夯實,達到壓實度;(5)瀝青面層的攤鋪、輾壓:瀝青面層的攤鋪、輾壓方法與上面相同。
推薦閱讀:公路工程技術與管理方面的論文發表方法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