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橋梁是現代交通運輸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橋梁質量安全問題時有發生。一旦出現問題,如果不能及時解決,很可能導致橋梁斷裂等嚴重情況,甚至造成不必要的人員傷亡。在橋梁工程施工中,具體的施工方法是影響整個工程進度的重要因素。要保證橋梁工程的順利發展,首先要做好橋梁工程的質量控制。橋梁工程施工涉及面廣、交叉作業多、施工過程復雜,施工難度大。因此,橋梁工程的順利發展,不僅取決于施工人員的綜合素質和施工隊伍的水平,還取決于相關的施工技術。為了提高橋梁工程的施工質量,必須預防和控制混凝土裂縫,及時解決質量問題。
關鍵詞:橋梁工程;混凝土;裂縫分析;防治措施
1 橋梁混凝土裂縫的類型及成因
1.1 從受力的角度劃分
從應力角度看,混凝土裂縫可分為結構裂縫和非結構裂縫。其中,結構裂縫主要是由應力因素引起的。在橋梁工程施工過程中,由于預應力張拉不合理,導致結構受力不均,產生裂縫。非結構性裂縫主要是由于溫度過高或過低、環境惡劣、施工不當等引起的混凝土內外應力不均引起的。
1.2根據斷裂原因
從裂縫產生的原因來看,混凝土裂縫產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溫度、收縮、鋼筋銹蝕、沉降和建筑材料質量引起的裂縫等。較常見的是橋梁混凝土因溫度變化引起的裂縫。當外界環境或相關結構的內部溫度發生變化時,橋梁中的混凝土容易變形。如果受到變形的影響,就會在相應的結構中產生拉應力。當拉應力超過混凝土的抗拉強度時,也會導致溫度裂縫的出現。
1.2.1收縮引起的裂縫
收縮裂縫主要是由于混凝土在收縮過程中體積變化引起的,從而導致裂縫的產生。收縮裂縫也可分為不同的形式,包括塑性收縮裂縫和干縮裂縫。對于塑性收縮裂縫,主要是由于橋梁混凝土施工完成后,特別是初凝工作開始時,養護前,水泥水化反應強烈,然后會出現泌水和水分迅速蒸發,造成混凝土失水收縮現象。干縮裂縫通常發生在混凝土開始硬化前后。混凝土水分蒸發后,會發生表面收縮,無法控制,從而導致表面收縮大、內部收縮小的不均勻收縮現象。
1.2.2荷載引起的開裂
荷載引起裂縫的主要原因是相關施工人員在堆積施工資料和施工東西時,沒有留意相關橋面的承載力,不了解預制結構的受力特色,所以相關的東西和機械設備被隨意放置,形成裂縫。別的,荷載裂縫產生的另一個原因是施工人員在施工過程中沒有依照相應的規劃圖紙進行施工,擅自改變施工工藝,簡單導致裂縫。
2裂縫防治辦法
2.1混凝土合作比規劃及原資料選用
在保證混凝土良好和易性的前提下,應盡量下降水泥單耗、水灰比、單位用水量和坍落度。應選用低水化熱水泥。在條件答應的狀況下,宜選用縮短小或微脹大的水泥。關于預應力混凝土結構,可根據狀況選用早強水泥:(1)高效防水泵送劑能延伸凝結時刻,下降水膠比,削減縮短,進步抗滲性,保證強度,下降水化熱,合理摻加粉煤灰等礦藏摻合料(特別是大體積混凝土)能夠改進混凝土的施工性能,推遲水化熱釋放速率,削減縮短,有用進步混凝土的后期強度和耐久性,(4)關于超大跨度、超長結構,可加入適量的微脹大劑或脹大水泥,以補償混凝土的縮短。
2.2結構規劃辦法
(1)關于結構改變等應力集中部位,可與規劃單位交流,添加結構配筋,進步抗裂性。(2)以進步配筋率和混凝土的極限抗拉強度,結構規劃中在裂縫。(3)邊緣設置暗梁,應充分考慮施工過程中的氣候特色,合理設置后澆縫,留置時刻一般不少于60天。如果無法猜測詳細施工條件,可根據詳細狀況暫時進行規劃變更。
2.3施工辦法
(1)在混凝土生產過程中,要嚴厲操控用水量和水灰比,加強對砂石含水率的檢測,并及時調整,特別是雨雪天氣,要添加砂石含水率的檢測頻率,為保證混凝土施工過程中水灰比和坍落度不超標。(2),應嚴厲操控用水量和水灰比,防止施工現場隨意加水。在滿足施工和易性的前提下,盡量挑選坍落度較小的施工,嚴厲操控澆筑坍落度,視狀況添加坍落度檢驗檢測次數,禁止運用坍落度過大或離析嚴重的混凝土。關于坍落度小、澆筑困難的混凝土,可加入適量外加劑進行調整。(3)采納歸納辦法操控混凝土的初始溫度。合理挑選澆筑施工期應盡量防止高溫期施工,并盡量下降混凝土澆筑入模溫度。(4)加強混凝土的澆筑和振搗,進步密實度。關于大體積混凝土,澆筑計劃可選用歸納分層、分段分層或歪斜分層澆筑振搗。選用二次振搗技能進步混凝土強度和抗裂性。(5)計算易產生溫度裂縫的大體積混凝土的水化熱,精確預算混凝土內部最高溫度,建立科學完善的測溫手法,并及時了解混凝土內部溫度改變狀況,以便采納有用的蓄熱保溫維護辦法,保證混凝土表里溫差低于25℃℃ 保證混凝土質量。
2.4 維護辦法
(1) 大體積混凝土維護,必要時可預埋循環水管降溫,或在混凝土外表凝固后設置水層。加強保溫維護,操控施工維護溫度,削減混凝土表里溫差。(2)冬天施工時,混凝土外表不得灑水。(3)嚴厲依照施工標準做好混凝土維護作業。壓實找平后,應盡快用塑料薄膜掩蓋保水,其開口面應掩蓋嚴密,塑料布中應有冷凝水。挨近初凝時,箱梁等平面結構的混凝土外表應鑿毛兩次,以消除混凝土外表的微裂縫。(4)灑水維護時刻不少于7天。選用霧狀水澆灌,頻率應堅持混凝土處于濕潤狀態。必要時,將空氣噴在混凝土外表,用擋風玻璃下降風速或掩蓋混凝土外表,防止陽光下降外表溫度。關于橋墩、立柱等豎向結構,應先用土工布包裹立柱,然后用塑料布緊緊包裹。噴淋管應環繞在內部,管端應與水箱連接,以堅持水分。(5)混凝土模板應盡或許晚地撤除,混凝土外表溫度下降不得超越15℃℃ 拆模后。(6)可用冷水冷卻。在橋梁工程中,為了有用防止橋梁混凝土主體開裂,一般選用冷水。經過對混凝土裂縫產生機理的研究,選用冷卻水管薄壁鋼管分層澆筑混凝土作用最佳,既能有用防止澆筑漏水和堵塞的產生,同時也達到了檢測澆注管是否漏水、水是否曉暢的目的。別的,借助冷水經過薄壁鋼管,可有用下降混凝土內部溫度,防止內部高溫現象的產生,從而有用操控和防止橋梁混凝土裂縫的產生,進步橋梁的全體質量。
2.5 加強現場管理
進入現場的資料和設備應按規定進行儲存或管理;為防止橋上荷載過大形成混凝土裂縫,經過橋梁的車輛不得超越橋梁所能承受的最大荷載;混凝土強度未達到1.2n/mm2時,不得踩踏;在未達到5N/mm2之前,不得在新澆混凝土外表搭設腳手架、安裝模板和綁扎鋼筋,不然橋梁會因外力而開裂;拆模時留意不要直接敲擊混凝土,不要劇烈轟動。
2.6提高路橋工程地基穩定性
基礎是道路橋梁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道路橋梁工程的基礎。如果道路橋梁工程基礎發生偏移或沉降,則很可能在道路橋梁工程中產生裂縫。因此,在路橋施工過程中,必須保證路橋工程基礎的穩定性。在路橋工程施工前,應認真調查當地地質條件,確保測量結果的準確性,嚴格按照地質調查報告設計道路橋梁工程基礎施工。路橋工程施工完成后,要做好沉降監測工作。這樣既可以提高路橋工程的穩定性,又可以降低路橋工程出現裂縫的概率。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橋梁施工混凝土裂縫防治過程中,要結合工程實際,有效引進科學的施工技術,提高防裂能力,不斷提高橋梁施工水平。
參考文獻
[1]橋梁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縫產生的原因及對策[J].樊飛.山西建筑.2019(34).
[2]公路橋梁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縫的防治措施探討[J].葉彥朝.科技致富向導.2021(17).
[3]混凝土橋梁工程施工裂縫及質量控制措施[J].熊輝.福建工程學院學報.2020(S1).
推薦閱讀:道路施工中橋梁測量的方案分析http://m.35694.cn/jianzhukexue/20200622/41618.html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