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新基建的推進,暖通空調作為人類居住和工作環境的重要調節工具,給予人類舒適的生存環境的同時,也是如今建筑的主要能耗系統之一;從暖通的設計開始、設備材料選型、施工安裝等過程中必然會存在各種質量控制問題,使得暖通空調從經濟節能性、觀感性等方面產生問題,影響暖通系統的使用效果及美觀等,特基于幾個項目案例對于從設計到施工產生的某些質量控制要點進行分析討論,并針對控制點的預防控制措施進行討論。
關鍵詞:建筑環境與設備工程;暖通空調;空氣處理;質量控制;通病分析
引言
建筑環境與設備工程(通風、采暖及空氣調節),顧名思義,人類居住環境的空氣質量、溫度、適度調節;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于生活、工作環境的要求也逐步提高;同時暖通空調牽涉到民用建筑、工業建筑以及醫療醫藥等各個行業,隨著國家工業化進程的快速發展,建設周期的嚴重壓縮,使得暖通空調系統的設計質量良莠不齊;另外因施工企業技術水平高低不平,建設施工項目土建、裝飾、各機電專業錯綜復雜,使得暖通空調系統施工受到各種制約,影響空調系統的經濟節能性、美觀及使用效果;在系統設計、暖通空調安裝、調試運行的過程中,各企業必須采用合理措施有效進行質量控制。
1.暖通系統的設計階段
1.1.暖通系統選型
中央空調系統分為水冷機組、風冷機組及變制冷劑流量多聯式空調系統等,根據建筑物的特點、性質選擇適合的空調系統。
變制冷劑流量多聯式空調簡稱多聯機,多聯機系統靈活,可以采用一臺風冷室外機配2臺及2臺以上的室內機;室內機形式多樣,有風管機、超薄風管機、四出風室內機、兩面出風室內機等多種形式;而且隨著多聯機的發展,風冷室外機的形式也模塊化,各個模塊機能獨立運行,也能夠互為冗余運行;室內機、室外機相對配置靈活;廣泛應用于住宅、學校、面積較小或者能夠互為獨立區域的辦公場所。然而在暖通設計當中,往往沒有根據建筑特點選擇多聯機系統,因建筑樓層較高,放置室外機的位置基本選擇屋頂或一層室外,造成中間樓層室內機至外機冷媒管等效管長過長、高差過大,系統制冷效率大大衰減,以大金的VRV-Ⅲ為例,如果管長為50米時,冷量衰減達到8%,當管長越長,房間制冷或制熱效果達不到設計參數,所以當建筑物不允許多聯機的冷媒管道長度在合理的能效范圍內則應適當選擇風冷機組加風機盤管的系統或水冷系統等。
如采用某水冷空調機組的系統,某些特殊機房,如計算機信息機房、醫療項目的特種醫療設備用房(MR機頭冷卻空調)、醫院手術室區域凈化空調系統等需要24小時不間斷空調機房,則建議采用獨立的空調系統;比如計算機信息機房可根據負荷大小選擇分體空調或者多聯機等,醫院的核磁共振控制機房采用獨立的水冷機頭,手術室凈化空調可采用獨立的風冷系統;從而避免在非運行階段仍需要開啟中央空調主機造成的資源浪費。
同時可根據建筑特點選用全空氣系統或者獨立新風加風機盤管系統等,合理選擇空調系統,不但能提高人們工作和居住的環境,同時能夠為節省資源及國家的低碳作出貢獻。
1.2.空調系統負荷的計算
目前國內的空調系統負荷計算方法參照照《民用建筑供暖通風與空氣調節設計規范》(GB 50736-2012)及各空調設計手冊進行,另外如今負荷計算又存在較多的估算、軟件計算等,缺乏依據,對于一般的常規民用建筑可能沒有什么問題,但是隨著大型的公共建筑的發展,各種形式的圍護結構、高大空間產生的煙囪效應造成大門的冷風滲透負荷、房間朝向不同造成的日照不同等情況,某些房間因為玻璃幕墻系統以及西曬的影響造成房間制冷效果不理想;某些大廳區域因冷風滲透等影響造成冬季制熱效果差;人員密集場所因人員活動造成冷負荷不足等因素。
因此在空調負荷計算中,需要充分考慮圍護結構的散熱、門窗系統的滲透、人員及設備的散熱負荷等因素,合理的布置空調末端。
1.3.暖通系統與建筑、結構、裝飾專業配合
在設計過程中,各專業往往獨立進行,缺乏一個好的設計總的協調,往往會產生例如土建風道尺寸因結構、裝飾等影響造成土建風道尺寸不能滿足空調新風或者排風需求的尺寸,往往風量達不到設計參數,房間換氣次數不夠等;另外裝飾設計往往以美觀為主,結果導致空調送風口、回風口距離小于1.5米,造成回風短路;或沒有根據房間布局采用合適的送回風口,導致房間氣流組織不均勻等,影響制冷制熱效果。
暖通空調系統作為建筑環境的主要系統,應緊密結合建筑、結構、裝飾等各個專業,相互配合,相互提資,不僅暖通系統為建筑效果、裝飾美觀性考慮,同時各專業為保證效果,提供合理的條件,需要涉及各個專業相互核圖,完善各系統。
1.4.水系統水力平衡及平衡閥選用
水力平衡的問題一直是暖通空調界的技術突破點,伴隨科技的進步,水利平衡的問題也逐步朝著精確、簡單的方向發展,平衡閥也應運而生,目前市面上的平衡閥主要以靜態平衡閥、壓差式平衡閥和動態平衡閥三類為主。
目前主要以平衡閥和電動閥門配合使用為主,但各種配合下能夠達到的調節精度又各不一樣。在電動調節閥配合壓差平衡閥使用的過程當中,電動閥選型會偏大,從而電動閥大多處在開度較小的工況下運行,導致電動閥兩側壓差較大、壓差平衡閥開啟權度小、閥門控制不穩定或者精度不高。水利平衡的重點在于設計人員有效的水利計算,通過系統、管網優化,將水系統阻力損失控制在經濟合理的范圍內,并不是閥門相互結合就能實現作用的疊加,甚至會限制閥門的有利作用,因此需要合理組織閥門的配合,選擇正確的安裝位置,有效、高效地解決水利平衡問題。
1.5.風系統的選擇:風口選型及布置影響氣流組織
空間的空氣分布會受到送回風口位置及形式、送風射流參數以及房間的幾何形狀和熱源分布情況等各種因素影響;另外現在建筑常采用高大中庭空間,高大空間更不易氣流組織;送風射流和回風的回流間產生渦流,也就是室內溫度調節、提高空氣質量的原理,現在的設計過程中往往很少考慮以上因素,形成空間內溫度不均勻,空氣質量不均勻等情況。
推薦閱讀:暖通工程設計中的優化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