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5年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工作開展以來,全域旅游以燎原之勢在全國蓬勃發展。為迎合旅游業發展潮流趨勢,汶上縣積極邁進縣域全域旅游發展步伐,大力實施“產業興縣、旅游強縣”戰略。發展全域旅游是助推汶上縣旅游提檔升級的必由之路,加快建設“強富美高”新汶上的必然選擇,也是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需要的有效手段。
一、汶上縣旅游資源基本情況
自然旅游資源豐富,汶河自然風光、運河世界遺產、北部丘陵地貌、魯西平原風貌、山鄉特色古村等為發展旅游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歷史文化底蘊深厚,寶相寺出土的佛牙舍利等佛教文物在世界范圍內具有較大影響力;南旺運河遺址是京杭大運河重要的水利工程;作為孔子治國實踐之地更是儒家思想的真實載體,特色鮮明。目前,擁有4A級旅游景區2處,3A級旅游景區4處,省級旅游強鄉鎮5個,省級傳統村落1個,省級旅游特色村21個,省工業旅游示范點1處,省級農業旅游示范點4處。舉辦了十五屆太子靈蹤文化旅游節,先后榮獲山東省旅游強縣和山東縣域旅游十強稱號。
二、全域旅游工作開展情況
2016年,汶上成為首批山東省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單位。2018年,汶上縣投資百萬元編制《汶上縣全域旅游發展總體規劃》,對重點旅游項目、鄉村旅游集群片區以及服務設施、保障機制進行戰略性部署。
(一)優化空間布局,打造重點項目
根據《規劃》,科學安排鄉村旅游開發建設,謀劃“生態美、生產美、生活美”發展格局。推動北部鄉鎮打造“汶水風情”山水生態旅游區,中部鄉鎮、街道打造“禪韻鄉村”生態濕地旅游區,南部鄉鎮打造“運河人家”民俗文化旅游區,形成“一帶三區”總體布局。啟動南旺運河古鎮開發建設,開發觀光采摘、精品民宿產品,打造曇山旅游風景區等。
(二)完善配套設施,提升服務品質
旅游配套設施建設突飛猛進,一大批知名餐飲、住宿等服務品牌相繼落戶汶上,極大的提高了旅游接待能力。同時,強化安全管理,改善供電、供水、通訊、停車、廁所、消防設施等基礎條件,旅游活動的安全性和舒適性不斷提高。
(三)加大營銷力度,推進品牌宣傳
堅持區域聯合營銷,積極融入全市“二日游、三日游”精品線路,深度開發北京、濟南、徐州等客源市場。借助傳統媒體宣傳,在曲阜高鐵、日東高速等重點區域設置戶外廣告。啟動“智慧旅游”開發,開通汶上旅游政務網、微博和官方微信。通過廣泛宣傳,汶上縣“佛都”品牌逐漸深入人心。
三、全域旅游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汶上縣全域旅游發展雖然取得了明顯成效,但對標《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驗收標準》以及創建山東省全域旅游示范區總目標,依然存在著不足,有待進一步改進和提升。
(一)旅游體制機制有待健全
當前,汶上縣旅游改革推進力度不大,景區存在多頭管理、各自為戰現象。景區之間規劃銜接處于空白,相關部門、單位協作配合不夠,影響了旅游業整體優勢的發揮。
(二)旅游配套服務有待完善
汶上縣缺乏縣域游客服務中心和旅游團隊接待場所,整體服務水平不高。景區之間缺乏專線車輛,通達條件較差。有的景區公廁、集散中心、咨詢服務系統等配套設施較為落后,存在重大節日出行難、停車難、入廁難問題。同時,旅游市場秩序、管理水平、服務質量等有待進一步加強。
(三)資源開發水平有待提升
寶相寺、南旺運河遺址等核心旅游資源價值未得到充分挖掘,知名度不高。旅游精品項目較少,生態農業園仍停留在觀光采摘層次。而且,旅游產品過于單一,結構體系亟待升級。
(四)人才隊伍建設有待加強
高層次旅游人才缺乏,尤其是企業高級管理人才和服務技能人才緊缺。從業人員隊伍不穩定,素質整體偏低,以高中(中專)學歷為主,旅游及相關專業人才較少。
四、助推汶上縣全域旅游發展的路徑
(一)健全旅游相關體制機制
通過體制機制改革,突破限制全域旅游發展的障礙。成立縣全域旅游發展協調推進小組,定期對重大事項和問題進行會商,促進資源整合和產業對接;強化部門聯動,充分發揮水利、財政、國土、交通、農業、衛生、林業等部門優勢,各司其職;落實考核監督機制,嚴格兌現獎懲。
(二)完善旅游配套服務設施
一是深入開展人居環境綜合整治,積極推廣城鄉一體化生活垃圾處置模式。連片開發的農家樂、民宿客棧等配套建設生活、餐飲污水集中治理設施。二是加快交通干道、重點景區到鄉村旅游景點的道路交通建設,提高農村公路建設標準,更好的滿足群眾旅游出行需要。三是高標準建設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的旅游信息服務中心。強化消防、治安管理,建設市級鄉村旅游游客中心,實現全縣鄉村熱點區域的旅游咨詢服務、免費WIFI無線網絡全覆蓋。
(三)提升旅游資源開發水平
按照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求,充分整合利用旅游資源,推動構建多層次、特色化、高品質旅游產品體系。堅持融合發展、創新發展,豐富旅游產品、增加有效供給。全力打造重點項目,培育鄉村旅游集群,形成多業融合的鄉村旅游產業體系。比如,文旅融合實施“鄉村旅游+文化”戰略,在全縣挖掘一批 “非遺”村落,推動汶上梆子等民俗展演走進鄉村;實施“鄉村旅游+教育”戰略,整合文廟、郭樓古城村、次邱朱莊村、南旺樞紐考古遺址公園等資源,開發研學旅游產品等。整合、包裝、開發形式多樣、特色鮮明的旅游產品,鼓勵旅游經營主體獨創自主品牌,推動旅游向市場化、精品化發展。
(四)強化旅游人才隊伍建設
深入實施“人才興旅”戰略,完善旅游人才引進機制,引進重點領域急需人才;積極搭建旅游人才信息平臺,加強人才交流與共享;聯合農業、人社、扶貧等部門將旅游人才培育納入培訓計劃,提升從業者的總體素質和技能。加快旅游職業經理人隊伍建設,著力培養旅游規劃管理、市場營銷、產品策劃與開發等緊缺人才,打造一支高素質旅游人才隊伍,為汶上縣全域旅游持續健康發展提供人才支持和保障。
推薦閱讀:時尚旅游國家級旅游期刊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