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介紹昆明彩云路、廣福路綜合管溝控制系統設計項目設計案例。由于本設計綜合管溝距離長、投資大,內有超高壓電纜敷設,目前國內尚無設計規范標準。在控制建設成本的同時,綜合運用各控制系統功能,最大限度保障消防安全,做到既節省投資,又確保綜合管溝的安全運行。
關鍵詞:低壓配電,論文發表網,井蓋集中監控,感溫報警
工程概述
本工程位于昆明市廣福路、彩云路,為昆明市新行政中心及新螺螄灣商區配套的大型地下市政綜合管溝,其基本斷面尺寸為4.5m,高2.3~2.6米,整個管溝由廣福路及與之交叉的彩云路兩段管溝組成,總長大約為38km,投資近9億元建設,自來水、電力、通信、有線電視等管線全都“遁地”進入溝內,兩面墻體上固定著無數規格統一的鋼板,用來固定管溝內的防爆燈、水管、電信電纜、電力電纜、控制通訊設備及相關設施。是昆明第一條,也是全國當時(2006~2007年)建成規模最大的綜合管溝。本次設計為在原土建設計基礎上進行低壓配電及照明與控制系統等部分的強弱電系統優化設計,筆者對其設計過程考慮因素作以下簡要介紹。
根據設計合同,設計范圍由以下幾部分組成:①綜合管溝控制系統,包括低壓配電及照明系統,井蓋集中控制系統、感溫報警系統,自動控制與通訊系統、監控及網絡系統進行設計;②臨時機房平面布局、功能設置進行初步方案設計。
1低壓配電及照明系統
1.1電源
本工程采用380/220V低壓電源供電,接地形式采用TN-S系統,電源部分由沿路27個箱式變電站引來,分為27個供電段,各供電段電源進線采用較經濟且無偷盜價值的鋁合金電纜(美國世德合金電纜)埋地暗管引入,各段設置一個照明動力配電箱(位于各供電段中間位置),其配電出線亦采用鋁合金電纜,通過溝壁電纜橋架或KBG金屬管敷設到設備接線點。
1.2接地
配電箱金屬外殼、敷線鋼管、三級、四級插座、電纜橋架、燈具金屬外殼均應進行TN-S接地保護。將配電箱、控制箱金屬外殼與電纜橋架、敷線鋼管及照明燈具金屬外殼牢固連接成一體再與電源線PE線牢固連接,形成完整的接地保護系統。
1.3安裝
所有配電箱、電控箱、EPS電源根據現場情況采用頂部吊裝或壁掛方式安裝。燈具均為吸頂或壁裝。
1.4設備及燈具控制方式
風機采用就地控制箱手動按鈕控制與控制中心遠動控制,水泵采用就地控制箱手動按鈕控制及液位自動控制箱和控制中心遠動控制三種方式進行控制,控制中心遠動控制可以通過編程根據業主要求實現各種模式控制。燈具照明控制全部采用自動控制系統進行智能化控制管理,在現場每道防火門兩側均設有防火控制按鈕盒進行就地現場控制,在控制中心也可進行控制,通過編輯可以實現各種場景模式控制,同時還實現與井蓋報警,溫感報警系統等的聯動自動控制。
1.5應急照明及應急電源
本工程采用EPS應急電源作為應急照明及弱點控制設備應急電源,每個供電段設置一臺2.5KVA,應急事件為60分鐘EPS電源,要求采用異型密閉機箱,內部預留16位安裝智能控制模塊的位置。應急燈采用不帶畜電池的5W應急照明指示燈,由智能控制模塊進行統一控制管理,在發生斷電時開啟也可根據需要定時自動開啟關閉,也可在控制中心通過中控電腦進行統一控制管理。
1.6導線敷設方式:全部采用電纜橋架或穿KBG金屬管明敷。
2井蓋集中監控系統
井蓋集中監控系統就是對綜合管溝各出入口、檢修井及其他人員可以進出的投料口、通風口等井蓋、門燈進行綜合檢測及管理的一個系統,由前端帶電子鎖玻璃鋼子蓋(含井蓋電子鎖控制器)及裝于中心機房內的綜合監控主機等設備組成,整個系統主要功能為:正常人員進出通過管理主機授權實現,非正常人員進出則會形成報警信號,除通過傳輸網絡報告管理主機并進行自動保存及報警處理外,聯動控制照明及視頻監控系統,自動開啟燈光,對非正常人員進出點進行實時監視攝像。
整個系統供電統一由中心機房內綜合監控主機提供,現場帶電子鎖玻璃鋼子蓋,電控鎖及井蓋電子鎖控制器根據現場井蓋及門的具體改造由業主最終選定的產品專業生產廠家提供具體安裝施工詳圖。
3.感溫報警系統
感溫報警系統,主要功能為檢測整個綜合管溝內溫度變化,實現對整個管溝溫度異常探測報警,由安裝于電纜溝內探測光纜及光纖分布式溫度監測系統控制器,以太網光纖收發器,以太網交換機等設備組成,同時在管溝每道防火門旁設聲光報警器及手報按鈕,實現現場聲光報警提示。在緊急情況下可以通過手報按鈕進行報警,手報按鈕信號直接接入DDC模塊箱。
裝于現場的通訊控制主機等設備采用專用IP65密閉箱保護安裝,感溫光纖采用專用支架偏強電電纜敷設側頂掛式安裝,專用支架間距要求不大于1.5米。
防火分隔墻采用磚砌,厚240,雙面粉白、防火門均中設置,為乙級防火門,鋼制,不帶鎖1.2米寬,2.1米高,防火分隔段基本長度為400米,根據管溝實際情況施工時作適當調整。
4.自動控制與通訊系統
自動控制與通訊系統主要完成整個管溝水泵,風機,燈光及箱變內主供電回路分合控制,并完成對各風機水泵等所控制設備的狀態的監視,同時為整個管溝提供通訊保障,自動控制系統主要采用DDC分布2聯網控制系統模式,通過專業廠商27MPR-50多端口路由器及LON600IP網絡服務器網關組成的控制單元接入以太網,在中心機房內設置控制主機實現遠程智能化集中自動控制,現場安裝的DDC模塊箱及ACU弱電箱采用專用IP65密閉箱頂掛式安裝,并且當所有系統安裝調試完畢后,密閉箱進出線處應作密閉處理,每個防火分隔段內控制及監視信號就近接入模塊箱,引線盡量短捷,整個管溝通訊采用網絡電話系統實現,主要由設于中心機房內的網絡電話交換機及分布在管溝內的網絡電話機(溝內無線通訊信號不好,可靠性不能滿足要求)組成,整個系統通過5-8對中繼線實現對外連接。網絡電話機直接掛裝于ACU弱電箱外殼上。
5.監控及網絡系統
整個系統由傳輸主干網絡及視頻監控報警兩大部分組成,由INFINOVA-N3794ST-4V2D-20節點光端機組成傳輸主干網絡,形成整個綜合管溝控制系統的骨干傳輸網絡,承擔視頻,數據、安防報警信號、以大網信號、音頻等九種信號的傳播,采用環狀布線結構,要求同時具有光保護及網管功能,在每段400米防火分區內設置一臺INFINOVA-N3794ST-4V2D-20節點光端就近匯集各種性質弱電信號傳輸到中心機房內。以太網通過現場節點光端機PJ45接口引出,每400米防火區內設置1臺帶網管功能四口交換機為網絡電話機自動控制系統提供傳輸組網,現場節點光端機及10∕100M四口交換機均裝于ACU密閉弱電箱內、其防護等為IP65.
本項目監控系統由現場出入口附近安裝的攝像機及中心機房內視頻分配器、視頻矩陣、控制鍵盤、監視墻、硬盤錄像機、報警主機等組成安防報警系統,完成對各出口實時視頻監控及錄像功能啟動實時視頻監控,同時根據各出入口井蓋管理系統反饋信號進行暗訪報警聯控,形成發生非法入侵時,自動啟動實時紅外視頻監控,同時自動彈出發生非法入侵點監視畫面,并進行錄像(要求每臺16路硬盤錄像機配置1T容量存儲硬盤,畫面存貯時間要求不少于10天),報警主機發出聲光信號,提醒值班人員,及時處理,如不及時處理,經延時自動向110等部門發出警報,攝像機采用專用支架吊裝,鏡頭現場安裝調試時選配。節點光端機在防火分隔區內居中設置,保證現場攝像機信號接入線長度控制在250米以內,以確保視頻圖像質量。該視頻監控系統亦與設備監控系統聯動,可開啟現場一般照明、應急照明,實時對風機水泵運行、維護人員、溫度異常段管溝、現場火警等情況進行監視錄像。
6.弱電系統線纜敷設方式及連接技術要求
本工程所有弱電線纜均采用防火電纜橋架或穿KBG金屬明敷。
自動控制系統Lonwoks總線電纜與智能控制模塊之間連接采用插接方式連接,總線只允許智能控制模塊處切斷,中間不得有任何接頭,PVSP-2×1.0導線與智能控制模塊連接采用模塊自帶螺絲壓接,PVSP-2×1.0導線接頭需作鍍錫處理,設備指模塊RVV信號線連接,中間一般不允許有接頭,如無法避免,接頭不宜超過1個,且必須做錫焊連接。
井蓋控制模塊引至節點光端機無緣節點信號線,攝像機至節點光端機解碼器信號線均采用RVVP-2×1.0導線,與設備連接頭需作鍍錫處理,中間連接頭均應錫焊連接。光纜及射頻電纜連接按國家有關施工驗收規范執行。
7、臨時機房及配套設施
臨時機房及配套設施由機房裝修及設備安裝輔助臺架,操控臺及必要的值班室辦公桌椅,文件柜等組成。由于控制設備的特殊性,裝修包括精密空調,抗靜電及防雷接地等內容,設備安裝輔助臺架根據設備現場特殊加工制作,以牢固應用,實用美觀為原則。
接地應設置專用接地系統,接地電阻實測值應不大于1歐,并在抗靜電地板下設置3m×3m均壓帶,沿機房內墻距地0.15米設置50×5紫銅接地帶,供各種弱電設備接地使用。
空調采用10P恒溫恒濕精密空調,根據業主最終選擇產品情況,由專業廠家提供安裝調試。
8、結語
因控制建設成本在可接受范圍內,修改設計方案后未設火災自動報警系統,但通過分段設置防火分區、防火門以及設備監控(光纖聯網)、防爆應急疏散照明、火災漏電報警、分布式光纖測溫系統、安保監視、報警按鈕、有線報警電話等技術措施,綜合運用各系統功能,并輔以定時流動氣體探測等管理措施,最大限度保障該綜合管溝消防、管理維護的安全環境。目前該項目已投入使用多年,未發生任何安全異常狀況,運行管理情況良好。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