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為滿足居民對高質的需求,在世紀之交,要求住宅的設計和施工具有更多的適應性、靈活性,要求賦予住宅更高的科技含量和文化內涵。現在,住宅建設的核心已從單純滿足人們溫飽型的居住生存條件轉變為提供全方位以人為本、小康型的生活空間這一方面上來。本人根據國家規范和多年工程設計經驗,對住宅建筑給排水系統設計的一些常見問題進行探討。
關鍵詞:衛生器具,水箱和水池,水表,管道設計
前言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住宅的使用功能要求也越來越高,人們不再僅僅滿足于有房住、住得下,而且要求住得好,要方便、衛生、舒適,要經久耐用、維護簡單、互不干擾,從而對住宅設備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住宅設備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給排水系統設計也面臨著更高的要求。
1 關于衛生器具的選型及其管道配置
衛生器具的選型必須注意其使用條件,并根據其額定流量和工作壓力要求配置適當的給水管道,才能達到使用功能要求。比如延時自閉式沖洗閥,實際應用中存在不少問題。就我國大多數地區,尤其是中小城市和廣大農村地區的供水條件而言,水壓偏低現象比較普遍,許多工程甚至需要通過高位水箱供水。出于技術方便和經濟條件限制,水箱往往設于屋頂間,其頂層可用壓力僅約0.03 M~0.05 M。這樣的條件對于配水龍頭和高、低位水箱尚可勉強,但對于延時自閉式沖洗閥甚至是淋浴噴頭這樣供水壓力要求稍高的設備,就會出現嚴重問題,不但浪費大量水資源,而且根本達不到基本的衛生條件,造成嚴重的室內污染。設計人員在選擇衛生設備時必須引起足夠重視,嚴格按照供水壓力條件采用,堅決杜絕這種狀況出現。另一方面,在供水壓力較高的地區,尤其是底部各層,各類用水設備均處于超壓狀態工作,超壓出流浪費水量巨大,同時造成出水噪聲大,水流飛濺影響使用舒適性。因此,在工程設計中,應千方百計采取經濟可行的技術手段,如減壓調壓、分區供水、合理壓縮管徑等,盡可能把衛生器具工作壓力控制在0.20MPa~0.30 MPa的最佳范圍。那種從底到頂一個詳圖的不負責任的作法,再也不能繼續下去了。
2 關于水表設置
對“給水總立管、雨水立管、消防立管、采暖供回水總立管、電氣設備和用于總體調節和檢修的部件”的規定,即應理解為“應設在共用部位”,而不應是真的設在戶外。分戶水表集中設于室外水表井內的作法,本是用于低層住宅給排水管道改造中。一般一個單元設一個集中水表井,分戶水管沿室內適當部位引入戶內,自來水公司直接對用戶負責。較好地解決了原有老式住宅的水表管理問題。但用于新設計建筑明顯是不合理的:水表設在室外表井內使用條件較差,多根給水立管同時敷設管井內,既不經濟,又不便于管理和維護。同時,現代住宅是+復雜的綜合系統,如果暖、電、燃氣、電信、寬帶各系統都要求分戶專設立管,計量表設在室外,那管井如何承受?因此,個別地區水管部門強制要求水表設在室外水表井內是不對的,設計人員應多作解釋,不應過于遷就。當然,新型給水管材——減路式單管(內)多路供水管的面市在某種程度上解決了多根給水管同時敷設的問題,但是其水表工作條件差,管道維修更換困難的問題并沒有根本解決,經濟性也不好,很難說是一種好的做法。
一種較好的做法是水表每層集中設于管道間內,分戶水表整齊靠于墻面。其優點是外形整潔美觀,管路短捷,阻力小,維修更換方便,造價較低,與相關專業容易協調。
遠傳水表或IC卡智能型水表也是一種發展方向。由于價格相對昂貴且在技術上仍存在一定問題,目前工程中應用尚不多。另外,這類設備的優點基本上在于方便水管部門的管理,卻要由用戶買單,筆者覺得難免有加重人民負擔,助長官商風氣之嫌。
3 關于水箱和水池
由于在廣大中小城市和農村地區水壓不足現象比較普遍,需要設置高位水箱或水池,而近年來隨著高層建筑越來越多,二次供水也相應多了起來,如何有效防止二次污染,在設計和管理方面存在一些問題。
雖然《建筑給水排水設計規范》(GB50015—2003)第3.2.8條、第3.2.10條規定生活飲用水池(箱)應與其他用水的水池(箱)分開,并列設置時也不得共用分隔墻,但由于舊的使用習慣影響,建設單位為了節省造價,往往仍采用飲用水、消防合用水池(箱)。這樣雖然加大了小區的消防安全儲備,但造成水在池中停留時間過長,使水質降低,達不到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有些溢流排空管道直接接人污水管道,造成病菌污染;溢流、通風管口未注明防護措施,導致蟲、鼠、鳥等進入池內造成水質污染。池內管道及爬梯等鋼制附屬設施甚至水箱鋼板的防腐材料采用防銹漆,漆膜脫落影響水質。
相應的設計改進措施:在條件允許的前提下,設計人員應根據規范要求將生活、消防水池(水箱)分建,這樣,一方面可減少生活用水在池內的停留時間,保證水質衛生指標;另一方面,依據不同用途、不同的價格的原則:“混和用水應分表計量,未分表計量的從高適用水價”,也便于日后的運行管理。分建以后,還應注意消防用水的水質問題。所以,還應盡量考慮消防用水與道路噴灑、綠化等其他用水合用。
按照新頒布的防火設計規范,蓄水池的有效容積可減去水池進水管火災延續時間內可補給的水量。所以,建議設計人員在設計時積極與自來水公司聯系,取得相關的供水資料,充分利用所在地域管網供水能力,從而縮小水池容積,改善經濟指標。
建設主管部門早已規定新建、擴建、改建的各類建筑物、構筑物、住宅小區的給水工程(消防管道除外)停止使用普通鍍鋅鋼管,所以設計選用管材時宜首選塑料給水管材,如對給水水質有特殊要求的工程,可選用銅管、不銹鋼管等符合國家及行業標準規定的管材。溢流排空管與地下污水管道之間應設空氣隔斷等措施,不得直接相連,溢流管口和通風管口應設防蟲網罩等。池內檢修爬梯可考慮用不銹鋼材料制作。
二次供水水池(箱)投入運行后,其產權單位或其委托的管理單位,應當建立水質管理制度,配備專(兼)職人員,加強水質管理,定期進行常規檢測,并對蓄水設施清洗消毒。
4 給水管道
塑料給水管材以其衛生、美觀、耐腐蝕性好的優勢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但這種管材也有自身的一些缺點:力學性能差、阻燃性差、熱膨脹系數大。
因此,在應用中應采取相應的措施加以解決。《建筑給水排水設計規范》(GB50015—2003)第3.5.12條規定:塑料給水管道在室內宜暗設。明設時立管應布置在不易受撞擊處,如不能避免時,應在管外加保護措施。塑料給水管道明裝易變形,影響美觀,易受碰撞損壞,防火性能也較差。暗裝不但可以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同時還可提高其耐老化性能。因此,在條件許可時,應盡可能采用暗裝。
新建住宅中分戶支管至用水點間管道一般敷設在墊層內。由于目前地板采暖方式應用較為普遍,而強、弱電管線有時也會設在墊層內,應注意與暖、電等相關專業協調,避免“打架”。交房時應在敷設給水管道的位置作上明顯的標記,以免裝修時破壞給水管道。
5 排水管道
塑料排水管材與鑄鐵管相比較具有水力條件好、耐腐蝕、質輕、美觀等無可比擬的優勢,但也有其不可避免的缺點。其噪聲問題就比較突出。降噪的方式:一方面是采用低噪聲管材,如芯層發泡管、空壁管、螺旋管、芯層發泡螺旋管和空壁螺旋管;另一個方面是將管道暗裝在管井、管槽內。如條件限制達不到時,明裝管道應避免靠近臥室。
按照《住宅建筑設計規范》(GB50368—2005)第8.2.8條條文說明的規定,廚房內可不設地漏。這是由于現代住宅廚房地面很少用水沖洗,少量的濺水用抹布就可清除,廚房內設置地漏已無必要,反而由于地漏長時間無水補充,水封內存水蒸發后臭氣由地漏進入廚房內。因此,可采取取消廚房地漏的設計,洗滌池排水支管在本戶的樓板上接入排水立管,避免地漏排水支管進入下層戶內空間。
為了不使衛生間污水橫管進入下層戶內空間,排水管道的敷設可采用以下幾種方式:
5.1 衛生間地面樓板下沉,污水橫管設于本層下沉板以上的戶內。這種方式對排水管道的施工較為方便,但檢修管道則十分不易,這就要求在實際施工過程中,嚴格做好衛生間地面的防水處理及下沉室四周的防水處理,所有給排水管道應經嚴格的注水試驗后方可隱蔽管道,以避免上層衛生器具漏水影響下層用戶。
5.2 采用側排方式。衛生間采用后出水式座便器,側排地漏,將浴盆或淋浴房墊高,各衛生器具排水橫支管沿衛生間地面墻腳處引至立管。器具存水彎、排水橫管設于本層墊層內。采用這種方法,可避免出現下沉室積水的狀況。
避免排水支管進入下層戶內的關鍵是地漏,目前市場上有多種多樣的系統,但尤其應注意的是地漏的選擇,必須滿足規范要求的水封高度,絕不能犧牲衛生條件達到同層排水。
6 結束語
給排水系統是整個住宅工程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設計質量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整套住宅的使用質量。每個設計人員應本著以人為本、愛崗敬業的原則,為用戶的切身利益著想,盡職盡責,力求創新,努力適應住宅設計發展的新要求。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