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結合工程實踐,對現階段公路工程中水泥混凝土路面出現典型質量通病成因進行了分析,并針對幾種質量通病成因提出了有效的防治與控制措施,為工程實踐提供了一定的參考價值。
關鍵詞:論文發表網,質量通病,產生原因,防治措施
引言
我國自上世紀八十年代起水泥混凝土路面得到大力推廣,其主要原因有:水泥資源豐富,價錢相對便宜;國內路用瀝青不足,發展水泥混凝土路面可以得到有效解決;水泥質量隨工業技術水平提高得到迅速發展,滿足工程應用需求;設計、施工等專業人員積累的實踐經驗,施工設備取得的研究成果,為發展水泥混凝土路面創造有利條件。研究表明,當交通量大于300輛(黃河)/天時,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使用期費用小于瀝青混凝土路面等優勢[1]。然而,水泥混凝土路面出現的質量通病具有極大的危害性和頑固性,如路面平整度差、路面裂縫、橋頭跳車、壽命短等,引起了人們廣泛的關注。
1混凝土路面質量通病類型與產生原因分析
1.1路面平整度差
路面的平整度直接影響到行車舒適與車損耗,是公路工程的主要舒適性指標。影響路面平整度的因素很多,主要與路基狀況、排水設施、模板質量、施工機具、混凝土水灰比與抹面技術等有關。
軟土地基路段,路基施工中預壓時間不足,壓實度不夠和處理不當,運營中路基產生沉降,路面將產生嚴重的不平整,嚴重時出現裂縫和斷板。高填土路基不均勻下沉,使路面局部沉陷,導致路面不平整。高填土路堤裸露部位被雨水沖刷,造成路堤和路面破損。路基、路面及中央分隔帶處排水設施不良,雨雪天氣時路面積水,路基進水,路堤局部濕陷,導致面層、基層結構破壞。立模質量是混凝土路面平整度的保證,混凝土在澆筑的過程中受到振搗機具沖擊,如立模不平會導致路面平整度失去基準。振動機具行進速度、振動頻率等會影響混凝土的密實度,從而影響路面的平整度。施工過程水灰比配合不均勻導致路面收縮與沉降不均勻,造成路面高低不平。抹面時如混凝土太軟影響路面平整度,太硬抹光效果較差,抹光機抹光時操作人員需嚴格按混凝土要求作業,嚴禁隨意打磨[2]。
1.2路面裂縫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裂縫有縱向、橫向、斜向交叉裂縫等??v向裂縫大部分是由路基填料不均、溫度不均、壓實不夠等對路基處理不當,未按規定要求盲目施工,運營時在自重與行車荷載作用時路基下沉而產生。橫向裂縫主要是因為混凝土硬化過程的收縮產生的干縮裂縫;熱脹冷縮時,冷縮引起的拉伸應變產生的冷縮裂縫。如果施工中使用安定性不良的水泥,澆筑的混凝土路面會產生大面積龜裂,隨時間增長裂縫擴散產生交叉裂縫。
1.3 橋頭跳車
橋頭跳車是路面的主要通病,由于橋梁兩側的臺背回填土壓實不夠、回填材料強度不高、壓縮性大、剛度小等造成臺背回填的沉降量比結構物的沉降量大,形成沉降差,當車通過該路段時引起沖擊振動,產生振動突變感,使司乘人員感覺不適。也表現在車輛由剛性的橋臺結構向柔性路堤過渡時引起的沖擊作用。橋頭跳車將增加行車的風險,降低通行能力,甚至造成交通事故,影響行車的舒適性。在我國公路建設中,由于各種原因,橋頭跳車問題并未得到很好的解決。
1.4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使用壽命較短
水泥混凝土路面為剛性結構,對地基的強度要求較低,荷載主要由路面自身承擔。汽車超載時,軸載增大,板內的荷載應力和面層內應力增大,引起的荷載疲勞應力劇增,當應力超過路面的極限應力時,就會導致路面結構破壞,從而縮短了路面的使用壽命。另外,一些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半剛性結構層厚度不足,路面質量不符合規范要求使路面早期結構破壞,導致壽命大大減短。
2混凝土路面質量通病的防治措施
2.1混凝土路面平整度差的防治
路面施工控制不好,平整度衰減很快,在工程中宜采用以下措施防治:(1)施工時,從路基開始嚴格控制每層的高程和平整度,保證壓實度,控制路面面層構造;(2)對深填、高填、半填半挖等路況往往會出現下沉,應從材料入手,控制填土的含水率與土質,保證在最佳含水率下填鋪上一結構層;(3)按路面平行線分層控制填土標高,嚴格控制好填土厚度;(4)新舊填土銜接處,嚴格控制填土接茬臺階的最小長度,避免接茬處超厚及壓實不足;(5)防止漏夯或夯實不足,嚴禁超厚填土,在機械難于壓實處,用適當的小型機具進行補充夯實;(6)冬季施工時應使土在未受凍的情況下回填、壓實,避免填土壓實度嚴重不均造成土體下沉;(7)回填幾種土時,應按填土的類別,做相應土的擊實試驗,取值應符合相應的規定。
2.2水泥混凝土路面裂縫的防治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裂縫成因復雜,必須根據具體的條件采用相應的防治措施:(1)春秋兩季施工時,混凝土路面晝夜溫差大,產生較大溫度應力使板體開裂,防止混凝土的干縮和冷縮產生橫向裂縫,施工時應切縫及時;(2)在施工過程中應嚴格控制基層的密實度、強度、穩定性、均勻性,防止不均勻下沉,混凝土板沿縱向脫空產生縱向裂縫;(3)預防交叉裂縫要選擇水穩定性好的材料做基層及墊層;(4)控制混凝土用的原材料特別是水泥的技術指標,使用合格的路用水泥;(5)板塊混凝土振搗時要注意易不密實部位的振搗,防止過振使混凝土分層離析導致板塊裂縫;(6)預防斷板、開裂現象的發生,可采用碾壓式干硬性混凝土,同時預留的伸縮縫必須符合規范要求。
2.3橋頭跳車的防治
對于橋頭跳車,施工過程中應采取以下措施:(1)橋臺后背填土應選用壓實性能好的回填材料,減少路堤填土的沉降量;(2)對于樁柱式橋臺,待填方充分沉降后,再修建橋臺,從而減少橋臺結構物與填土的沉降差;(3)選用性能良好的伸縮縫,并精心施工,保證伸縮縫處的平整度良好;(4)采用有效措施盡量減少橋面鋪裝層的裂縫。
3結論
總之,公路工程的質量通病必須加以重視,要根據出現的病害及時分析其成因,采用相應的方法預防與控制,在施工、運營、養護等各節段進行重視,才能使工程質量有根本的改觀。
參考文獻:
[1]蔣功雪.提高水泥混凝土路面使用性能有關技術問題的研究[D].長沙:湖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1.
[2]劉愛香.水泥混凝土路面質量通病及預防措施探析[J].科技信息,2009,(9):658,660.
[3]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部.公路橋梁伸縮裝置JT/T:327-2004[M].2004.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