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隨著國民經濟水平的提高,我國公共交通設施的建設規模也在逐漸擴大,對其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本文就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對其各個施工環節進行分析,找出破壞水泥混凝土路面面板的原因,同時根據這些原因提出相關的預防措施和處理技術,從而確保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質量,延長其使用壽命。
關鍵詞:水泥混凝土,路面斷板技術,預防措施
為了適應當前行車荷載的需求,解決行駛車輛的交通量大以及噸位大的問題,公路建設部門除了要增強其路政管理以外,同時還要提高其設計標準和公路等級。在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過程中,其斷板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現象。本文就造成水泥混凝土路面斷板的原因進行研究和分析,著重從設計和施工兩方面就其預防措施進行詳細地闡述。
一、水泥混凝土路面斷板的形式
近年來,水泥混凝土路面斷板是當前一種比較常見的質量通病,所謂混凝土路面斷板主要是指混凝土表面的裂縫發展所造成的面板折斷成為2塊以上的一種貫穿裂縫,其斷裂的形式主要有三種形式:第一,在混凝土初凝之前所產生的一種表面網狀裂紋;第二,在混凝土養護過程中出現的橫向斷板;第三,在經過長時間的凍融循環所產生的縱向裂縫。這三種病害不僅會嚴重影響水泥路面外觀的質量,同時還會縮短其使用壽命,加大了工程的養護難度和維修難度。
二、導致水泥混凝土路面斷板的原因
根據水泥混凝土路面斷板的形式及其規律性,筆者認為導致混凝土路面斷板現象的原因不僅有設計方面的原因,同時還有施工方面的原因,此外,還有超載車輛通行方面和原材料質量的原因。
(一)設計
水泥混凝土路面斷板現象和其設計有著非常緊密的關系,其首先設計的路面面板應該要有足夠的強度,同時還必須有完善和適宜的排水系統。若其接縫設計和配合比設計不合理,均會導致水泥混凝土路面出現斷板現象。
(二)原材料的選用
1.水泥的強度不足、水泥的安定性比較差,水泥中的游離氧化鈣含量若超過一定限量時,就會導致混凝土的抗拉強度下降,很容易出現裂縫現象。同時水泥的強度不足對于混凝土初期強度也有一定的影響,加大了斷板產生的機率。此外,水泥的收縮大、水化熱高,也很容易產生斷板。
2.砂、碎石等一些集料的有機質含量和含泥量超標。在水泥混凝土中,水泥石和集料之間的界面粘結不是很好,很容易造成初期的斷板,使界面缺陷。據相關資料顯示,在同種水灰比的情況下,石英巖和石灰巖等一些親水性集料和水泥石的界面粘結力比較大時,很容易使水泥混凝土路面斷板。
3.配合比的設計不當。其具體表現在:一是在單位水泥的用量較大,導致混凝土收縮;二是水灰比較大,加大了水泥水化初期集料表面水膜的厚度,嚴重影響了混凝土的強度;三是集料的級配不良,導致混凝土的離析,使其成為變形和強度的薄弱區域。
(三)施工方面的原因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過程中,其攪拌時間不當、振搗不密實,在拌和過程中,混凝土的組成材料溫度過高,溫度差較大,使混凝土的彎拉應力加大,從而引起斷板。同時在施工過程中,其工序控制不當,切縫不及時,沒有處理好施工縫,導致混凝土本身抗彎拉的強度不足,使其產生斷板。此外,在施工作業面,因受到地理條件的影響,或者在養護作業中,車輛過早地通行,出現荷載應力,也會導致這一現象的產生。
三、水泥混凝土路面斷板的相關預防措施
(一)優化其路面設計
根據水泥混凝土路面設計的規范要求以及相關理論,結合當地的地形、環境、地理位置、沿線工程的水文地質,尤其是車輛通行的類別、地方材料的供應情況以及交通流量的組成,提出滿足實際的路面結構、路基填料、材料組成和碾壓的相關要求和方案,設計出合理、科學的水泥混凝土面板,并且完善其排水系統,提出經濟合理的配合比設計與要求。
(二)控制原材料的質量
加大對原材料的管理,在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過程中堅決不能使用不合格的材料,禁止使用強度不足和安定性較差的水泥,不能混合使用不同廠家、不同批產、不同標號、以及不同種類的水泥,盡量選用收縮量小和發熱量少的硅酸鹽水泥。
(三)對施工工藝的控制
1.混凝土拌和的時間必須要按照機械的性能來進行明確,不能過長也不能過短,其振搗應該均勻和密實,防止出現超振或者漏振現象。同時還要正確選擇混凝土澆筑的時間,降低混合料入模的溫度,如果集料溫度過高,應該及時采取相應的降溫措施,接著再進行配料的拌和。
2.在混凝土路面施工之前,對各種施工機械的完好性應該進行仔細地檢查,并且配備相應的備用工具,從而保證施工的順利進行。運輸、配料、拌和和攤鋪等作業面必須要有序地配合,盡量縮短施工工序之間的時間間隔。對于停電或者氣候等一些突發狀況,應該提前做好相關的準備工作。
3.做好工程的養護工作,采用濕法養護或者優質養護,避免路面的面層失水過快,控制好交通車輛,防止在混凝土強度不足的情況下,過早地開放交通,同時還要規范其縮縫和脹縫施工工藝,對拉桿和傳力桿的位置要準確地定位,避免上下翹動。
四、水泥混凝土路面斷板處理技術
(一)裂縫的修補方法和局部修補
在處理水泥混凝土路面斷板時,應該針對其損壞的程度來采取相應的措施,其主要的方法有幾種:第一,直接灌漿法,這種方法適用于在施工過程中產生的一種非擴展性混凝土收縮裂縫;第二,擴縫灌注法,適用于寬度小于3mm的輕微裂縫;第三;全深度補塊法,這種方法一般適用于裂縫寬度超于5mm,且錯臺超過12mm的嚴重裂縫。
對于一些輕微的斷裂,可以先進行畫線放樣,在畫線范圍內將其開鑿成深度為5—7cm的長方形凹凸槽,并將其刷洗干凈以后,利用快凝小石子混凝土來進行填補。
(二)整塊板更換
對于一些嚴重的斷裂,有裂塊或者錯臺已經開始活動的斷板,應該實施整塊板的更換。由于基層的滲水軟化、強度不足或者路基出現不均勻沉降現象,導致混凝土板嚴重錯臺或者斷裂成為破碎板的時候,應該把整塊板鑿除,在處理好路基以及基層機構以后,再重新進行混凝土板的澆筑。
參考文獻:
[1] 谷建玲.高等級水泥混凝土路面斷板的研究與防治措施[J].粉煤灰綜合利用,2012,(1):49-51.
[2] 符發可,何堅.淺談水泥混凝土路面斷板的防治[J].中國西部科技,2010,09(23):48-49.
[3] 荊宏.淺談水泥混凝土路面斷板的原因及防治措施[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09,(30):153-154.
[4] 劉朝霞,陳文光.淺談施工中水泥混凝土路面斷板的原因[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08,(10):174.
[5] 張萬俊.水泥混凝土路面斷板的處理措施[J].商品與質量·學術觀察,2013,(1):25.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