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發表網辦的非常成功,極具口碑。在這里,你可以找到最具時事性的文章和最具代表性的各類文章。當然,因為免費和開源,大家都可以學習、借鑒和共同使用,如果你需要專屬于個人的原創文章,請點擊鏈接獲得專業文秘寫作服務。
摘要介紹了大通縣荷仁豆無公害高產栽培技術,主要包括栽培環境、品種選擇與種子處理、整地筑畦、播種、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治、適時收獲等內容,以供種植戶參考。
關鍵詞荷仁豆;無公害;栽培技術;青海大通
大通縣地處青海省東部農業區,東經100°51′~101°56′,北緯36°43′~37°23′。全境海拔2 280~4 622m,年日照時數2 590~2 708h,年均溫度2.8~4.9℃,年>0℃積溫為2 630℃,無霜期96~129d,年降水量為398~513mm。屬于典型高原大陸性氣候,夏季溫涼,熱量水平較低。病蟲害發生少,為害輕,適宜碗豆類的種植。荷仁豆為豆科豌豆屬豌豆種的一個變種,其嫩莢、嫩梢、籽粒及幼葉均可食用,質嫩清香可口,營養豐富,含有人體必需的氨基酸。嫩莢綠色,可炒食或做湯,還可以進行深加工,制罐頭或速凍出口,遠銷海外。其產量6 000kg/hm2,與春小麥持平,高于春油菜,市場價格4.00元/kg,經濟效益明顯高于小麥和油菜。2004年大通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從青海省農業科學院引進種植,并獲得成功。現將大通縣荷仁豆無公害高產栽培技術介紹如下。
1栽培環境
荷仁豆適宜在富含有機質、排水良好、耕作層深厚、磷肥充足、pH值6.0~7.0的土壤種植。根系不耐酸,耐堿。長期連作會導致植株生長不良,還會使土壤變酸影響翌年根瘤菌的活動,因此至少3~4年輪作1次。荷仁豆喜溫暖濕潤的氣候,不耐炎熱和干燥,不耐凍[1]。種子發芽適溫為18~20℃,莖蔓生長適溫為16~23℃,開花期適溫為15~18℃,結莢期適溫為18~20℃,開花結莢期若溫度超過25%且氣候干燥,會導致落花落莢,易感病,品質差[2]。
2品種選擇與種子處理
荷仁豆無公害栽培應選擇早熟、抗病、優質、高產的品種。同時,結合市場供銷情況安排好茬口,選擇適合當地氣候的品種。播前曬種2~3d,選擇粒大、飽滿、健壯無病蟲害的種子,有利于高產。為防種子帶病菌和蟲卵,播前可用55~60℃溫水浸種10~15min。
3整地筑畦
宜選擇地勢高、排水良好、肥力中等,無污染的砂壤土、栗鈣土,忌與豆科植物連作。深耕細耙,早施基肥,一般施農家肥30t/hm2、磷鉀肥375kg/hm2以上。有機肥要求充分腐熟或作無害化處理,土肥要混勻。采用深溝高畦播種或直播。深溝高畦播種,畦面連畦溝為100~120cm,畦高30cm,溝為20cm,畦面要求整細耙平。
4播種
大通地區一年一季,春播秋收,4月上旬播種,7月上中旬采收嫩莢,8月中下旬收獲。適當早播,植株發根早,生育期長,分枝多且結莢多,產量高。北方與南方恰好是反季節生產,可以延長供應期,滿足市場需求[3,4]。生產上多采用直播方式。播種密度因品種而異,矮生品種條播行距為25~30cm,穴播時株距為8~10cm,每穴播種子2~3粒;蔓生品種條播行距為50~60cm,穴距為15~20cm,每穴播種3~4粒。基本苗7.5~9.0萬穴/hm2,播種量矮生品種為150~225 kg/hm2,蔓生品種75~150kg/hm2。育苗移栽可提早成熟。苗期25~30d,在幼苗高10~12cm、3~4片復葉時定植為宜。
5田間管理
早春播種,幼苗出土后要抓緊中耕除草松土1~2次,以提高地溫,保持土壤墑情,促進根瘤菌的活動,提高根系的固氮能力。結合追肥澆水后再中耕1次,追肥一般以氮肥為主,并結合除草和定苗。一般在抽蔓開花時追肥1次,以氮肥為主。在嫩莢發育初期再追肥1次,追施復合肥300~375 kg/hm2,施后應視土壤墑情立即澆水,一般每采收1次嫩莢追肥1次。一般從播種至植株抽蔓開花前,視天氣和土壤墑情適當澆水。在抽蔓發棵時開始澆水,第1次灌水至開花前,一般每周澆水1次,開花后勤澆水。植株進入結莢期后不能缺水,需經常保持地面濕潤,以保證莖葉生長及豆莢膨大。開花結莢期排、灌都要及時,不宜過干過濕。蔓生品種株高達15~20cm時及時搭架,架高1.0~1.5m,引蔓上架。半蔓生品種可在始花期搭簡易支架,以便田間管理,提高產量。
6病蟲害防治
荷仁豆無公害栽培病蟲害防治必須遵循以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原則,必須符合農藥安全使用標準GB4285,并注意安全間隔期,禁止使用高毒、高殘留農藥。荷仁豆常見病蟲害較輕,病害主要有褐斑病,一般達不到防治指標。蟲害主要有蚜蟲、潛葉蠅,但在干旱年份略有發生,一般達不到防治指標。如有發生時,可用40%樂果乳劑1 000倍液,連噴2~3次,或用生物殺蟲劑進行防治。
7適時收獲
荷仁豆開花后15~20d即可采收嫰莢。采收標準:色澤鮮綠,品質鮮嫩,無粗纖維感,長度大于5cm,厚度0.3~0.5cm(以莢粒最厚處為準)。8月中下旬收獲種子。及時采摘,基部1~3節的莢果要摘盡,以免影響上部結莢。堅持每天采摘,以保持營養生長旺盛的結莢的延續性。采摘時用力要輕,做到不傷莖,盡量減少養分流失,確保正常開花結莢。
8參考文獻
[1] 王玉鳳.荷仁豆無公害高產栽培技術[J].上海蔬菜,2005(1):41-42.
[2] 魏植義.荷仁豆高產栽培技術[J].福建農業,2000(9):7.
[3] 李德智.荷仁豆栽培技術[J].吉林農業,2000(7):14-15.
小編推薦優秀農業期刊 《山西農業科學》
《山西農業科學》(月刊)創刊于1961年,由山西省農業科學院主辦。主要刊載生物技術、遺傳育種、耕作栽培、生理生化、資源與環境、植物保護、貯藏加工、畜牧獸醫等學科的研究報告、學術論文及綜合述評等。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