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開展農村農業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就是農村經濟管理,不管是大集體時期還是家庭聯產承包制時期,加強基層農村的經濟管理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本文主要探討加強黨校工作對農村經濟管理的意義。
《青島農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季刊)創刊于1960年,是經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準出版的國內外公開發行的綜合性學術期刊,由山東省教育廳主管、青島農業大學主辦、《島農業大學學報》編輯部編輯出版、發行。作為學術研究和科技信息主要交流平臺,學報本著立足學校,面向全國的辦刊定位,突出“四個注重”,即注重學術性、注重應用性、注重為學校教學科研服務、注重為區域經濟與社會發展服務,發揚優勢、突出特色。
隨著如今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農村農民的生活水平也在逐漸提高,然而在基層農村黨員干部中仍然存在貪污腐敗現象。這不僅損害了農村集體利益,而且也使農民群眾失去了對黨員干部的信任和尊重。其中主要原因取決于黨員干部管理意識薄弱,在這樣的背景下,加強黨校的農村經濟管理教育十分重要。本文作者首先介紹了黨校加強對農村經濟管理教育的重要意義,然后又分析了加強黨校教育的有效措施,希望能夠為后續農村經濟管理工作的開展提供借鑒思路。
農村的經濟管理工作實際上主要指的是積極組織基層農村的集體經濟,嚴格根據相關規定做好農村的強化監督和財務管理工作,努力將農村的經濟秩序維護好。具體包括鞏固農村稅收改革的成果、加強農村的民主公開、審計以及財務管理工作、管理好荒山、耕地的流轉和使用權等直接關系到農民切身利用的問題。由此可見,加強黨校對農村經濟管理教育工作是大勢所趨。
一、黨校加強對農村經濟管理教育的重要意義
一般情況下,基層村鎮的決策者和管理者都是一群眼光長遠、思想感悟高的黨員干部。但是因為受到農村基本情況的限制,導致他們接受教育和培訓的程度也不同,從而使其能力水平和思想素質也各不相同。因此,黨校加強對農村基層黨員經濟管理方面的教育,從而進一步推動村鎮的經濟管理工作。主要體現為:
其一,作為一個農業大國,我國農民人口非常多,而且還有著非常多的農村,因此,我國經濟發展的整體情況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農村的經濟發展狀況。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其在落實減輕農民負擔和財務收支管理情況以及鞏固村鎮稅費改革等相關政策方面發生了問題,這就迫切需要制定出科學合理的、適合農村實際發展情況的經濟管理政策和方法來改善和解決這些問題。黨校作為崇高的教育殿堂,自然應該肩負起教育和改善農村經濟管理的任務。
其二,黨校培養的大部分都是基層農村的積極分子、黨員和領導干部等具有一定知識涵養的人,黨校所學到的只是對于這些人日后開展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他們不僅能夠將所學知識應用到實際工作中,而且還會帶動周圍的人掌握和運用這些知識,從而有效的發揮基層黨員干部榜樣和典型的作用。基層農村在開展工作的過程中黨員干部是中流砥柱,因此,基層領導者接受教育的程度將會對農村各類政策的實施造成影響,尤其是對他們在經濟管理方面的教育將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農村的和諧穩定和快速發展。因此,黨校加強對農村經濟管理的教育不僅可以幫助基層黨員干部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和綜合素質,而且還可以使農民的生活水平得以有效提升,同時還有利于國家農業經濟的發展和國家的和諧穩定。
二、黨校加強對農村經濟管理教育的有效措施
1、幫助農村黨員干部認識到經濟管理的重要性
為了能夠使基層黨員干部明確認識到開展經濟管理的重要性,黨校應該對加強農村經濟管理的教育工作予以足夠的重視,并做好相關的工作。將農村農業農民的問題解決好是全黨的重點工作。黨委及相關部門必須要足夠的重視,在政策方面也應該給予適當的傾斜,輔助黨校開展教育和培訓。從而推動基層黨員干部接受經濟管理方面的教育,將國家制定的惠農政策落到實處,把農民參與生產的積極性充分的調動去哦來,最大限度的確保農村的和諧穩定和農民增收。
2、基層農村經濟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需要進一步提高
如果相加強黨校對基層農村經濟管理的教育,還應該注重進一步提高農村經濟管理相關人員的綜合素質,制定農村經濟管理體制并積極的將其完善,從而確保能夠合理規范的開展農村經濟管理工作,堅決抵制領導濫用職權等違規違紀問題。與此同時,各基層農村還應該加強經濟管理隊伍建設,確保所有村鎮都有經濟管理相關的人員。基于這樣的情況,黨校必須積極肩負起培養和提高黨員干部和經濟管理人員的職業技能和學習知識能力的任務,加強對基層經濟管理者的教育,就農村土地仲裁與管理承包、新農村建設、電算化會計操作流程、農村事務的契約化管理以及農村基礎會計學等內容做重點培訓,盡可能的提高基層經濟管理者的綜合素質。
3、提升基層經濟管理人員的執法能力
加強黨校在基層經濟管理方面的教育,還應該盡可能的使經濟管理者的執法水平得到有效提升。一方面,黨校必須要注重在制度建設方面的教育培訓,不僅要將農村經濟管理方面的制度責任予以明確,通過相關的教育和培訓使農業經濟管理人員認真履行自身應有的責任,肩負起自身的執法責任,對于那些因為執法不力而造成的額問題必須要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另外一方面,黨校還必須要科學合理的制定相關工作的規章制度,通過這些規章制度來管理和規范農村財務問題,切實落實國家出臺的一系列惠農政策,確保合理的輪轉農村土地承包問題。
4、積極創新和完善黨校的教育形式
黨校不僅要加強對基層農村經濟管理的培訓和教育,而且還應該積極調查和研究農村開展經濟管理方面的問題,尤其是會對農村和諧穩定和農村切身利益造成影響的問題就更應該深入分析和研究。通過分析和研究這類問題,有針對性的提出有效的解決措施,從而進一步創新和完善對基層黨員干部的教育方式,促進農村的穩定和諧發展和農業經濟的繁榮富強。
三、結語
綜上所述,加強黨校對基層農民黨員干部的教育對于促進農村和諧穩定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黨校要幫助農村黨員干部認識到經濟管理的重要性,進一步提高基層農村經濟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提升基層經濟管理人員的執法能力,積極創新和完善黨校的教育形式等等,通過這樣的方式來提升農村領導干部的綜合素質和執政能力,從而有效的提升農民的生活水平。
參考文獻:
[1]宋琳琳.黨校教育管理中經濟管理教學建議[J].環球市場信息導報,2015,35:124.
[2]陸洪彩.農村經濟管理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環球市場信息導報,2013,14:156—157.
[3]劉麗梅,侯彥明.新農村建設背景下的高職教育與經濟管理人才培養途徑[J].經濟研究導刊,2011,36:114—115.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