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生物化學具有前瞻性,內容多樣,結構和概念抽象,代謝途徑復雜。如何通過教學改革保證有限時間的課堂教學質量是課程改革的關鍵。為了適應和促進本科教學改革,本文從教學方法、課程設計、教材選擇、教學工具等方面對生物化學教學改革提出了一些建議。
關鍵詞:高中生物;課堂教學;質量
《生物化學與生物物理進展》(月刊)創刊于1974年,是由中國科學院主管、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和中國生物物理學會共同主辦的全國性學術期刊。
1 精心準備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
1.1 加強教學目標的研究,準確的把握住教材的傾向性
在教學實踐的逐步過程中,我們可以發現課堂教學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是對教材認識不足和學習研究不足,這也影響了教育者對課堂的控制,從而直接影響到課堂教學的質量。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要求教師在課前有效備課。教育工作者要研究教學目標,了解教學目標的要求,根據教學目標分析教材的內容。
例如,在學習近親結婚的影響時,我們可以以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和他表弟的近親為例,他們有六個男孩和四個女孩,但兩個大女兒在出生時死亡,而年幼的女兒和他們的兩個兒子不能終身生兒育女。大多數孩子都很虛弱、生病或智力遲鈍。這說明遺傳和遺傳變異的問題并不清楚,使近親繁殖產生嚴重后果。這樣,貼近生活的故事就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例子中獲得靈感,更容易記憶。由此可見,如果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更多地關注與學科知識或教學計劃有關的內容,就可以得到更多的課外教材,提高教育工作者的準備質量,更好地與課堂教學內容相結合,從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和知識水平的目的是增加學生的數量。
1.2 要加強學習情況的研究,以學生的主體發展為主
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要求我們改變傳統的“教”與“學”的關系。教育者的教學方法應該轉變為如何引導學生理解“如何學習”和“如何學習”的問題。在充分了解學生的基礎上,備課講課,有效提高高中生物課堂教學質量。
此外,根據學生個體差異,制定分層教學目標。從最后一個學生開始,幫助所有學生取得成功,只有每個人都能取得進步和進步,我們才能充分發揮課堂教學的優勢。教學目標的水平和難度是課程成敗的關鍵因素。能夠有適當的教學目標是教育工作者職業素質的體現。
2 有效的課堂過程成功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
課堂上的管理行為是為了保證教學過程的順利進行而創造的條件;課堂教學行為則是一種直接的指向目標的行為,另一種行為則直接指向具體的學生和教學的場景。也就是說,課堂教學的組織實施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成敗的關鍵。
2.1 課堂上的提問要有思維上的靈活性,符合學生們的認知水平
要想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就必須重視對課堂上的提問的研究,教育者所提出的問題必須有其價值性、啟發性,同時必須是學生們經過努力能夠解決的,而且問題的設計要求遵循循序漸進的基本準則。舉個例子來說,在進行ATP的學習時,同學們了解多糖、C6H12O6以及ATP的共同點是都蘊含著能量,可是他們當中能夠直接的應用在生命活動當中的就只有ATP。但是怎樣區分這三種物質之間的能量問題卻讓學生們很頭疼,十分容易混淆,那么怎樣能夠讓區分變得更簡單呢?我們可以運用這樣的類比:把多糖看做是支票,葡萄糖看做是一百元鈔票,ATP看做是一元錢。那么就可以向學生提問:現在如果有個人拿著一張1000元的支票,要買一斤蘋果,那么要怎樣做呢?同學們一定會說:先將支票兌換出1000元的現金,再換成1元錢就解決了。這樣的類比能夠讓學生很有畫面感的記住各個物質之間存放能量的大小的關系,加深了學生的記憶和理解。
2.2 注重學習方法的指導,是學生形成自主學習能力的基礎
李炳婷在《怎樣才能有效的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中提到“要想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本質是讓學生能夠愿意學習,自主學習,學會如何學習的同時可以養成自主管理和自我發揮的能力,也是為學生走向社會打下了一定的基礎”。學生學習的有效率,也同時能夠反映出我們教育工作者教授的很有效率。
生物學在很長一段時間之內,都是習慣用閱讀、背知識點、做習題的方式來進行教授學習,學生也習慣于遵循教材,跟著教師走,而忽略了自主學習、自我思考、主動探究的培養。怎樣使學生從“讓我學”變換成“我要學”,自主學習是最關鍵的一項。學習方法的指導是要通過具體的事件的引領才能夠體現。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從而掌握學習的方法,形成自主學習的能力。
2.3 要加強課堂活動的管理,控制好課堂的節奏
高中生物課的課堂活動會比較多,但是活動的時間與課堂的時間仍然是一對相互矛盾的問題,時間長了,擔心會影響教學進度;時間短了,擔心會影響效果。而活動能否成功關鍵是能夠運用恰當的方法來激發學生的思維,用合理的事件引導師生互動,使得不同層次的學生通過活動了解自身。
2.4 教育者要懂得如何“放手”,真正的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
一堂生物課結束,通常會聽到教師抱怨,“學生都不配合”、“課堂的氣氛不夠活躍”等。歸根結底,還是教師在組織教學活動的過程之中不敢放開手腳,對學生們不放心,總是在用自己是教師這個身份來代替學生進行學術研究,從而忽視了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應該參與教學活動的重要性。
3 總結
總之,要想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必須把功夫用在課前,組織用在課程中。備好課不僅是根據教學內容來設計教學方案,而是必須備好教學目標、教材和學生。不僅僅要研究教材,還要設計好教學課堂中的活動。另外在目標的檢查上還應該設計好有針對性的課堂練習。在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探究上,還有很多的問題需要我們去思考、去解決。在教學課改的新的道路上,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體現了對學生的終身的發展負責任的態度,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應該成為生物學科教育者不停向上的追求。只有學生主動的進步和學習,才能不斷的提高高中生物課堂教學的水平,成功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
參考文獻
[1]生物化學教學改革和實踐探索[J]. 周佳,吳鵬超. 內蒙古教育(職教版). 2015(05) .
[2]如何在生物化學教學中體現高校教育特色[J]. 曾志紅,林建城. 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9(12) .
[3]本科院校生物化學教學改革與成效探索[J]. 馬忠明. 才智. 2015(19).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