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土壤調理劑對水稻秧苗生長試驗表明,土壤調理劑能促進水稻秧苗的生長發育。常規施肥+土壤調理劑600kg/hm2的處理水稻秧苗長勢最好,與對照相比一葉一心期、二葉一心期、三葉一心期株高分別提高8.86%、9.72%、11.35%,地上百株鮮重分別提高55.78%、5.26%、50.66%,地下百株鮮重分別提高8.72%、23.48%、9.74%,土壤調理劑的應用促進了水稻秧苗的生長發育。
本文源自現代化農業,2020(11):34-35.《現代化農業》(月刊)創刊于1979年,是由黑龍江省農墾科學院主辦的農業刊物。雜志面向國內外公開發行,黑龍江省農墾科學院每年還定期舉辦科技論文講演賽,科技人員每年有多篇科技論文出版在專業雜志上,學術氣氛日趨活躍。
三江平原是黑龍江省主要的糧食生產基地[1],為國家糧食安全起到重要作用。然而為了提高產量,農業生產上化肥和農藥的施用量過大,造成土壤板結,鹽漬化程度加劇,對農業生產及環境造成嚴重影響,尤其是設施栽培特殊環境條件和人為管理利用上的不合理施肥制度,致使土壤理化性狀惡化嚴重,土壤生產能力呈現衰退之勢。因此,為了改善土壤質量,提高土壤肥力,進行了土壤調理劑對水稻秧苗生長的影響試驗。
1、試驗材料與方法
供試沃美克土壤調理劑由北京嘉博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有機質≥75%,有效復合活菌數≥2億/g,鈣+鎂+鐵+錳+鋅+碘≥400mg/kg,pH值6.5~7.5)。
供試水稻品種為龍粳31。
試驗于2020年在黑龍江省農科院佳木斯分院水稻試驗地進行,草甸土,基本養分指標為:有機質42.2g/kg、堿解氮130.5mg/kg、有效磷50.2mg/kg、速效鉀215.6mg/kg,pH值5.5。試驗設4個處理,處理1為對照(常規施肥,苗床土施肥量為尿素20g/m2、磷酸二銨30g/m2、硫酸鉀20g/m2);處理2為常規施肥+土壤調理劑150kg/hm2;處理3為常規施肥+土壤調理劑300kg/hm2;處理4為常規施肥+土壤調理劑600kg/hm2。試驗采用隨機區組排列,每處理4次重復,每處理長0.60m、寬0.30m。4月24日播種,播種前3d把調理劑拌入土壤中,澆透水,待播種。分別于一葉一心期、二葉一心期、三葉一心期測定株高、地上百株鮮重、地下百株鮮重。
采用Excel2003進行數據處理和分析。
2、試驗結果與分析
a.不同調理劑用量對水稻秧苗株高的影響。調查結果顯示,從一葉一心期到三葉一心期,施用土壤調理劑的處理株高均高于對照,且隨著調理劑用量的提高株高呈增長趨勢,土壤調理劑用量為600kg/hm2的處理株高最高,與對照相比3個時期株高分別提高8.86%、9.72%、11.35%。
b.不同調理劑用量對水稻秧苗地上百株鮮重的影響。調查結果顯示,從一葉一心期到三葉一心期,施用土壤調理劑的處理水稻秧苗地上百株鮮重均顯著高于對照,隨著土壤調理劑用量的提高地上百株鮮重逐漸提高,調理劑用量為600kg/hm2的處理秧苗鮮重最大,與對照相比3個時期秧苗地上百株鮮重分別提高55.78%、5.26%、50.66%。
c.不同調理劑用量對水稻秧苗地下百株鮮重的影響。調查結果顯示,從一葉一心期到三葉一心期,施用土壤調理劑的處理地下百株鮮重高于對照,隨著土壤調理劑用量的提高,地下百株鮮重呈增長趨勢,調理劑用量為600kg/hm2的地下百株鮮重最大,與對照相比3個時期秧苗地下百株鮮重分別提高8.72%、23.48%、9.74%。說明土壤調理劑的施用,有利于秧苗根系的生長發育,從而提高了水稻的地下百株鮮重。
3、結論
土壤調理劑的應用,可以提高秧苗素質[2,3],常規施肥+土壤調理劑600kg/hm2的處理水稻秧苗長勢最好,與對照相比,一葉一心期、二葉一心期、三葉一心期秧苗株高分別提高8.86%、9.72%、11.35%,地上百株鮮重分別提高55.78%、5.26%、50.66%,地下百株鮮重分別提高8.72%、23.48%、9.74%。
參考文獻:
[1]張德華,婁廈,劉慧萍.黑龍江省糧食生產地位及潛在問題研究[J].農業現代化研究,2014,35(5):525-530.
[2]杜小鳳,王偉中,文廷剛,等.不同水稻苗床調理劑對機插秧秧苗素質的影響[J].江西農業學報,2012,24(10):46-49.
[3]段立華,劉佳蔚,梁喜龍,等.水稻秧苗調理劑對水稻秧苗生長的影響[J].北方農業學報,2019,47(2):6-10.(017).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