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摘要:黑龍江省露地蔬菜生產面積較大,但多為一茬次生產模式,為提高效益,試驗總結出一套應用早熟馬鈴薯品種覆膜栽培復種大白菜的高產高效種植技術。
關鍵詞:露地蔬菜,多茬次,生產技術
1.前期工作1.1選地、施肥、起壟選擇前茬非茄果類作物,且土壤疏松肥沃、土層深厚的地塊,前一年作物收獲后及時深翻,土壤封凍前畝施優質農家肥12000kg后耙耱整平,來年4月初土壤解凍后畝追施復合肥50kg,起壟時按行距60cm,壟面寬30cm,壟高20cm的規格起壟。
1.2選種,催芽,播種選用抗病豐產、結薯集中的中早熟品種,如:早大白等品種。播前15~20d將種薯出窖,選擇無病蟲、無畸形的中小薯作種薯,在室內近光處用塑料薄膜覆蓋進行散射光催芽,溫度保持15~20℃,經常翻動,使其均勻見光。當幼芽長1cm左右時即可切塊,切塊前盡量挑選50g左右的小整薯作播種材料,切刀用75%酒精消毒,每個種塊不低于30g,最少要有1~2個芽眼,切完后用草木灰拌種,再用塑料薄膜悶種12d后即可播種,地溫穩定通過5℃時播種。播種采取開溝單行播種方式,株距20~25cm深6~8cm。待播完一壟即可用60cm寬幅0.005mm地膜覆蓋,每隔3~4m在壟面上壓小土帶,畝保苗4600~5000株。
1.3田間管理播后20d左右即可出苗,出苗后在苗頂部膜上用細木棍或竹簽扎3~4個小孔通風,待當地晚霜過后仍不破膜,直到秋收復種的大白菜上市。有灌溉條件者根據土壤墑情在苗期順壟溝澆一次水,或采用噴灌帶澆水保墑,現蕾期噴施1500倍多效唑1次、0.50%磷酸二氫鉀2次,控制莖葉徒長,以利薯塊膨大。
1.4及時收獲一般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及時收獲上市,搶占市場,增加收入。
2.后期工作2.1復種大白菜播前準備前茬早熟馬鈴薯采取不破地膜,用手掏(摸)收方式收獲,小馬鈴薯不收,留等秋白菜上市時一次收獲。播種白菜前只需收獲大個馬鈴薯撥除馬鈴薯秧和雜草。
2.2選用良種適時播種選用佳白2號等適合本地生產的白菜品種,要求生育期能在9月下旬開始采收。播種前5d澆足底水,適宜播期為7月10~20日,播種密度中晚熟品種株距40cm-45cm,中早熟品種35cm-40cm。畝保苗中晚熟品種2500~3000株,早中熟品種3500~4000株。播種時不要破膜,每穴點播3~4粒種子后覆土厚1-2cm。
2.3田間管理播種后3~4d即可齊苗。可用1000倍敵殺死防止跳甲,并及時中耕松土。3片真葉時間苗1次,每穴留2株,5片真葉時定苗,每穴留1株。以后根據天氣情況適當澆水并中耕松土,用功夫乳油1500~2000倍預防蚜蟲和菜青蟲,待幼苗期結束時,畝隨水追施尿素40kg。為提高肥料利用率可在每兩株中間膜下深施10g/穴左右。生長期可用0.50%~1%尿素、磷酸二氫鉀葉面噴施3~4次,大白菜軟腐病可用50%甲霜銅500倍或0.02%農用鏈霉素防治;霜霉病用64%殺毒礬500倍或瑞毒霉500倍防治。收獲前半月停止澆水,立冬前后收獲上市。
2.4經濟效益東北地區,早熟馬鈴薯平均畝產量2300kg,平均畝產值3000元左右;地膜大白菜平均畝產凈菜6000kg,畝產值2000元左右,總計畝產值5000元左右,純收入在4000元以上。參考文獻:[1]鶴崗市蔬菜生產技術,鶴崗市農技推廣中心.[2]姜宏偉.脫毒馬鈴薯栽培技術,鶴崗市農業科學研究所.[3]白菜類蔬菜栽培與加工新技術,中國農業出版社.[4]馬平,潘文亮.北方主要作物病蟲害實用防治技術.中國農業科技出版社,2002-0516.[5]汪曉銀中國蔬菜生產、消費與貿易研究.華中農業大學,2004(10).[6]肖斌,于建壘.新型農藥安全施用技術,中國農業出版社.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