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教育研究
基礎醫學教育是培養應用型高素質醫學人才的奠基石,而隨著信息現代化的發展及醫學知識的不斷更新,傳統的醫學教學模式面臨新的挑戰。以病理學為例,通過闡述臨床情景模擬法在病理教學實踐中的應用及對其進行評估,來引發醫學人士對基礎教育與臨床實踐相結合的新思考。
1情景模擬的概念
廣義的情景模擬[1]是結合專業背景與行業特色,按實際的工作內容給學習者設計直觀的、模擬仿真的工作場景,讓學習者模擬崗位角色,根據實際工作的程序和方式、方法模擬崗位操作,使學習者在模擬操作過程中,鞏固擴大專業知識并培養職業技能素質。而模擬教學是培養學生臨床技能的重要方法之一,在學生理論學習與實習以及進入社會之間起著紐帶和橋梁作用[2]。在病理學的教學改革過程中將這種方法應用于教學實踐,并對其效果進行評估。
2臨床情景模擬教學的實施
2.1對象
以河北北方學院2009級臨床醫學專業的本科學生為研究對象,共分為兩組:1—4班為實驗組,5—8班為對照組,其中實驗組又按班級分為4個小組。
2.2方法
實驗組采用臨床情景模擬教學法,對照組采用傳統方法。課程結束后都采用試卷和實景操作考核兩個方面,同時對研究對象做問卷調查并加以分析。具體的臨床情景模擬操作法如下。
2.2.1課前準備
將病理學課程進行優化組合,選擇部分章節(如各論中介紹疾病的部分)作為演示內容,在上節課結束前將已準備好的下節課要講解的臨床病例資料通過文字(將資料印制成冊)、錄像、聲音、圖片等現代化多媒體的教學手段形象生動地展現給實驗組并進行簡單講解,要求每個實驗小組利用課余時間結合所給病例,預習教材相關內容,仔細思考并討論,形成書面討論報告,每個實驗小組在上課前一天交給教師。并在課余時間每組按照臨床病例的需要自行分配角色,按角色模擬排演疾病的發生、發展過程及其臨床表現,以此來推測這種疾病的病理學變化。
2.2.2課堂安排
在課堂上先由4個小組學生進行臨床模擬演示,然后由每個小組的一名代表發言,向大家匯報討論結果,其他成員可補充發言。在這期間教師積極與學生融為一體,討論病例,傾聽學生的發言,鼓勵學生提出不同見解,并適時地誘導學生,深入討論,使得授課主題清晰化。最后,由老師歸納總結病例討論的情況,肯定正確觀點,剖析錯誤觀點,查漏補缺,總結出本節課的理論知識、重點與難點。
2.3教學方案的評估
在病理學課程結束后給學生發放自制的調查問卷,根據學生期末考試(包括試卷與實景操作)結合問卷調查結果來對教學效果進行評估。所得數據應用SPSS13.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分析,以x—±s表示,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
3結果
3.1實驗組與對照組的試卷成績和實景操作考核情況
實驗組的理論知識成績和實景考核成績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意義(P<0.05),見表1。3.2實驗組學生問卷調查情況通過自制問卷對實驗組學生進行調查發現,該教學方法能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提高對知識的理解與應用,培養了學生各方面的素質,受到學生的好評,大部分學生樂于接受,見表2。
4討論
4.1情景模擬在國內外醫學中的應用現況
目前情景模擬教學在醫學范疇內應用不廣泛。中國的醫學學者主要研究情景模擬法在護理專業教學、考核及臨床科室護士培訓等方面的應用,有統計資料[3]顯示,通過模擬法培訓過的護士在考取執業證書及晉升職稱考試的合格率等方面均比未參加培訓的同年資的護士高,同時其論文寫作水平及科研能力有所提高,發表論文數量及推廣新業務能力也有較大的提升。而國外報道,在戶外模擬應對突發事件或入院前所采取的應急措施的訓練,此訓練方法技術作為一項成本投入低而收效高的培訓手段正在被大力推廣到醫學的其他領域甚至其他行業[4]。
4.2情景模擬在教學實踐中的應用效果
4.2.1改進教學方法,提升學習效果
情景模擬教學法是為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根據教學大綱和教學內容置于一定的情景,以直觀、形象、生動的方式使學生融入特定的情景中去,加深學生對系統理論的深刻理解和對實際操作的感性認識,設身處地地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教學方法。在教學實踐中,實驗組的理論知識成績和實景考核成績均高于對照組,兩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表1)。
4.2.2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培養應用型醫學人才
隨著教學改革的進一步深入,中國高等教育正在由培養“學術型人才為主”逐漸轉向“應用型人才為主”。教學實踐打破傳統教學中的“老師講、學生聽”,而是應以學生為主角,臨床病例為基礎,以病理學相關問題為中心的討論式教學方法。它與臨床實踐相結合,重在實踐與應用,相比傳統的教學方式使得學生忙于死記硬背,理論與實踐脫節等方面存在較多優勢。問卷調查(表2)也顯示,有92.25%的學生認同臨床情景模擬教學的應用促使他們更好地掌握理論知識,同時通過自己親身體驗臨床病例并從中學習到一些臨床知識,開拓了視野,為今后走上臨床崗位奠定基礎。
4.2.3培養創造性思維,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在人體形態學教學中,用哲學觀點和方法論指導學生分析問題,使學生從本質上理解人體的結構、功能及疾病的發生發展,這樣才能更好地開拓學生思維,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5]。教學實踐不拘泥于講解病理學知識,還融入了一些哲學的觀點和理念,以辯證思維多方面認識疾病的發生發展過程,96.48%的學生認為通過情景模擬其創造性思維能力有所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