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互聯網
摘 要:本文從輿論學、傳播學和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學的視覺,對互聯網上負性思想情緒的涵義、特點和類型等進行了分析,依據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點提出正確引導互聯網上負性思想情緒的策略和具體方法,以期減少由于網上負性思想情緒升級而演變成網絡輿論或群體性事件的機率,利于維護社會穩定以及和諧社會的建設。
關鍵詞: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負性思想情緒;分析;引導
互聯網于1994年4月登陸我國后,發展速度驚人。據CNNIC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統計,截至2010年6月30日,中國的網民達4.2億人,互聯網普及率達到31.8%,繼續超過世界平均水平。可以預見隨著3G時代的到來,我國互聯網用戶將迎來又一個跨越式的飛躍。高速發展的互聯網不僅在逐步改變中國人的生活方式,也沖擊著中國人的傳統觀念和思維方式。越來越多的網民習慣將現實社會中的各種思想、文化、利益訴求及社會矛盾、生活困惑等通過互聯網進行表達,并依賴于網絡。一些負性思想情緒在互聯網上表達出來,并通過BBS討論、跟帖等方式,逐步蔓延、升級。胡錦濤總書記多次強調:“要高度重視互聯網等新型傳媒對社會輿論的影響,努力掌握網上輿論引導的主動權,使互聯網站成為傳播先進文化的重要陣地”。溫家寶總理在2011年《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指出,要加強網絡管理。這就要求網絡管理者和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應該重視對網上負性思想情緒的分析與引導,防止這些負性思想情緒的升級和擴散,變成全民“圍觀”的公共話題,甚至變成需要中央政府出手干預的公共事件。
一、網上負性思想情緒的涵義、類型與特征
1. 網上負性思想情緒的涵義與類型
就負性思想情緒而言,學術界還沒有一個明確的涵義。情緒心理學認為,負性情緒是人由于受到某種外界刺激而引起的不良的情感體驗和反應,通常表現為郁悶、憤怒、悲哀、痛苦、內疚等,它與思想道德教育密切相關。負性思想情緒就是外界刺激反映在人的意識中經過思維活動而產生的不正確或非理性的情感傾向。互聯網上的負性思想情緒就是通過網絡話語公共空間表達出來的負性思想情緒,是負面輿論、意見的萌芽或潛伏,是一種潛輿論形式。
根據不同的標準,我們可以對網上負性思想情緒進行不同的分類。根據網上負性思想情緒的具體內容可以將其分為五個類型。第一,政治信仰負性思想情緒,即互聯網上網民由于對政治的不滿或信仰的不認同而滋生的一種負性思想情緒,其涉及的內容主要是政治體制和政治制度、公共決策機制和用人機制、執政黨在歷史上的錯誤、黨風政風和干部腐敗等。第二,社會問題負性思想情緒,即互聯網上網民由于社會問題而引發的一些負性思想情緒,其內容主要涉及對社會事業與政府公共服務的不滿。由于這一切都與網民的切身利益息息相關,最容易引起網民的強烈共鳴。這些情緒往往比較激烈但是卻能反映一定的社情民意,有著積極的一面,但過多的負性思想情緒往往容易愈演愈烈,很容易升級成網絡輿論,給社會帶來不穩定因素。第三,利益訴求負性思想情緒。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在我國的建立,人和人之間分成了不同的利益集團,各個利益集團在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經濟轉型期,為了自己的經濟利益或政治權利開始在互聯網上爭奪話語權。網民習慣通過互聯網來表達自己的利益主張。一旦網上利益訴求負性思想情緒產生,很容易形成共同認知感,使得網上負性思想情緒迅速擴散、發酵、升級。第四,文化思潮負性思想情緒。目前互聯網上文化思潮負性情緒主要有三種,即狹隘的民族主義、“左”的思潮和“右”的思潮。第五,生活矛盾負性思想情緒,主要是指網民對個人生存狀態和自我實現方面不滿情緒的一種宣泄。其涉及的內容包括生存危機、相對貧困、就業壓力、家庭壓力、個人榮譽、人生得失、自我實現等等。網上生活矛盾負性思想情緒的宣泄是網民自我心理調適的方式之一,也是網民之間談天說地不可缺少的話題,網民一般通過網絡小說、打油詩、調侃的語言、自我嘲諷、網絡漫畫、搞笑視頻,甚至是無厘頭的謾罵等方式抒發自己對生活的不滿和無奈。
2. 網上負性思想情緒的特征
傳統的負性思想情緒由于受到表達平臺的限制,一般以口頭語言表達為主,一個人、幾個人或一群人,一旦情緒宣泄之后就煙消云散,其發散性不強,影響范圍也不大。用文字表達負性思想情緒相對較少,表達強度也相對較弱。網上負性思想情緒則超越了傳統負性思想情緒的范疇,它實現了從口頭語言表達為主向文字、圖片、視頻等方式的轉變,這種表達由于網絡自身的形象、互動、隱秘、方便、快捷、覆蓋面廣、易于保存等特點,而呈現出一種新面貌,并表現出與傳統負性思想情緒不同的特征,其強度更強,影響面更廣。第一,網上負性思想情緒傳播的快速性。在互聯網上無論是一兩句話還是長篇大論,或者是一段視頻,都可以在短短的幾秒鐘內迅速傳遍全世界。第二,網上負性思想情緒影響的廣泛性。經常可以看到,一篇帶有負性思想情緒的文章成千上萬次的被各個網站相互轉載,只需要很短的時間,即可蔓延到世界的任何一個角落。第三,網上負性思想情緒影響的持續性。互聯網的負性思想情緒持續時間很長,幾個月、幾年,甚至是幾十年。有網民曾在互聯網上“人肉”搜索到九四年互聯網絡剛登陸我國時候,帶有攻擊性語言的電子郵件。第四,網上負性思想情緒的指向性。互聯網是一個容納了全世界網民的公共空間,人們利用互聯網這一公共平臺在上面交流。這種群體性的交流很容易形成共同的負性思想情緒,而且這種共同負性思想情緒帶有明顯的指向性。第五,網上負性思想情緒的偏執性。互聯網上的負性思想情緒很難使大多數的宣泄者保持心態平衡,也影響他們用全面的觀點和實事求是的態度來探討問題,它更容易導致人們用偏激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不滿,使得網上負性思想情緒更具有偏執性的特征。
二、引導網上負性思想情緒的策略
現實生活中的負性思想情緒向互聯網轉移是網絡時代的必然結果,只要有網絡公共話語空間的存在,網上負性思想情緒就必將存在。面對網上紛繁復雜的負性思想情緒,我們不必惴惴不安,更不必驚慌失措。我們應當采取相應的策略冷靜面對和正確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