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貿易物流
改革開放以來,山東省出口貿易結構發生顯著變化,這種變化總體來講包括三方面內容:第一,初級產品與工業制成品兩大類產品出口比例的變化;第二,工業制成品內部出口商品結構的變化;第三,高新技術產品出口比例的變化。
1.初級產品與工業制成品出口比例的變化
近十幾年年來,工業制成品一直是山東省出口貿易結構的主體,在出口貿易結構中所占比重一直在70%以上,2001年降到最低點為138.3億美元,自2001年入世至今,工業制成品出口額在逐年上升,2008年達到最大值為809.6億美元,占出口商品總額的86.9%,2009年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出口額有所下降,但在出口總額中所占比例達到近十幾年來最高為87.2%;而原材料等初級產品,由于其技術含量低、附加值小,近年來,在出口總額中所占比重下降明顯,由1997年的22.1%下降到2009年的12.8%,降幅為9.3%。
2.工業制成品內部出口商品結構變化
1997-2009年,工業制成品的出口額大幅增長,2009年工業制成品出口額為694.1億美元,是1997年的8.19倍,在工業制成品出口額增長迅速的同時,勞動密集型產品和資本技術密集型產品的出口額也在大幅上升,2009年勞動密集型產品和資本技術密集型產品的出口額分別為372.4億美元和321.7億美元,分別是1997年的5.68倍和16.67倍。從其所占比重來看,山東工業制成品出口商品結構有逐步向資本技術密集型產品轉變的趨勢,但轉變速度緩慢。資本技術密集型產品在山東工業制成品出口額中所占比重逐年上升,1997年所占比重為17.7%,2009年上升到40.4%,上升了22.7%,勞動密集型產品在山東工業制成品出口額中所占比重逐年下降,1997年所占比重為60.2%,2009年下降到46.8%,下降了13.4%;從圖2我們可以看出,勞動密集型產品在山東制成品出口商品結構中一直處于主導地位,所占比例一直在50%左右,而資本技術密集型產品所占比重雖有所增加且基數較小,但其比重始終沒有超過50%。
3.高新技術產品出口比重變化
在山東省出口總額和工業制成品出口額都大幅提高的同時,山東省高新技術產品出口額也隨之快速增長,1997-2009年,高新技術產品出口額由1997年的3.4億美元增長到2009年的136.7億美元,是1997年的40.2倍,但這也從另一方面反映出山東省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基數低的特點。山東省高新技術產品出口與山東省全部產品及工業制成品出口相比,還是存在很大的劣勢的,在全部產品及工業制成品出口額大幅增加的形勢下,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并沒有隨之大幅增加,經過十幾年的發展,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占全部商品和工業制成品的出口比重始終沒有超過20%。1997年,高新技術產品出口額僅占全部商品出口額的3.1%,占工業制成品出口額的4.0%,所占比重還是很有限的一部分,即使經過十幾年的發展,所占比重有所提高,但增加幅度卻不大,2009年,高新技術產品出口額占全部商品出口額的17.2%,比1997年增長了14.1%;占工業制成品出口額的19.7%,比1997年增長了15.7%。所以,山東省須大力推進科技創新,提高產品的附加值,增加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從而改善山東省出口貿易結構。
4.山東省出口商品比較優勢變化
山東省出口貿易結構的變化可以通過出口商品比較優勢角度進行深入分析,從而更好地了解其改善方向和內容。一般用貿易競爭力指數(TC)對比較優勢進行測量,該指數是分析一國或地區商品國際競爭力比較常用的指標,其計算公式是:TC指數=(出口額-進口額)(/出口額+進口額)通過分析,山東省出口商品貿易競爭力指數的特征表現如下:
第一,山東省初級產品的貿易競爭力指數總體上呈下降趨勢。2000年初級產品貿易競爭力指數為-0.1070,不具備競爭力,入世之初,初級產品出口增加迅速,使得其貿易競爭力指數為正值,但競爭力明顯減弱,由2001年的0.4213下降到2003年的0.0576,隨后一直呈明顯下降趨勢,2009年,其貿易競爭力指數為-0.3272,表明山東省初級產品基本上已不具備出口競爭力,比較劣勢明顯。
第二,山東省工業制成品的貿易競爭力指數總體上呈平穩上升狀態,且都為正值。2000年,山東省工業制成品貿易競爭力指數為0.0343,優勢不突出,2004年,達到近十年最高值為0.3091,隨后有所反復但始終沒超過2004年的最高值,2009年其貿易競爭力指數為0.2805,比2000年上升了87.8%,表明工業制成品基本上已擺脫了比較劣勢,但其國際競爭優勢仍不。
第三,機械及運輸設備類產品和化學品及有關產品均屬于資本技術密集型產品,2000-2009年,機械及運輸設備類產品貿易競爭力指數由負值逐漸轉為正值,2000年,其貿易競爭力指數為-0.0750,具有較大的比較劣勢,一直到2004年,其貿易競爭力指數為0.0257,轉為正值,從比較劣勢轉為較弱的比較優勢,2009年其貿易競爭力指數為0.1774;而化學品及有關產品的國際競爭力優勢日趨顯著,2008年其貿易競爭力指數超過0.5,2009年,由于受到金融危機的沖擊,其貿易競爭力指數略有下降為0.4184。
第四,輕紡、橡膠、礦產品及其制品和雜項制品均屬于勞動密集型產品,2000-2009年,輕紡、橡膠、礦產品及其制品的國際競爭力逐年減弱,由比較優勢逐漸變為比較劣勢,截止2007年,其貿易競爭力指數雖都為正值,但比較優勢下降顯著,2008年至今,其貿易競爭力指數均為負值,在國際競爭中已基本不具備優勢;而雜項制品在近十年中一直保持著很高的國際競爭力,是目前山東省競爭力最強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