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中等教育
1前言
人對外界客觀事物的態度體驗就是情感,同時情感也是人腦對外部客觀世界的反映形式,產生情感的根源就在于客觀現實的本身。所謂情感教育,主要是指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當中,以積極的情感與學生進行溝通,從而讓學生從內心深處產生一種積極主動的反應,最終達到促進教學目的的一種手段。一般來講,情感教育主要是關注學生的情緒、態度及其信念,從而達到一種促進學生個體發展的目標。凡是能夠很好地滿足人們的愿望和需要,符合人觀點的事物,那么就會使人產生一種肯定的情感;反之,則使人感到厭煩。
2情感教育在中職生物教學中所發揮的作用
2.1能夠對學生進行身心健康方面的教育
中職階段是學生人格形成的關鍵時期,所以,生物教師不僅應當擔任講授生物知識的責任,并且還應當承擔起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職責。在這個階段,學生普遍都存在著一定的叛逆心理,所以,教師必須對學生進行身心方面的健康教育,而生物就有著其它任何學科都無法比擬的獨特優勢。
2.2有助于培養對美的情感
自然科學的重要門類之一便是生物學,生物學是研究生物的發展和發生規律、功能以及結構,以及周圍環境與生物之間關系的科學。而生物體的生存過程、功能以及結構都蘊含著十分豐富的美感,比如核酸螺旋結構、蛋白質的折疊結構等,這些都能夠有助于培養和加強學生對美的情感,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2.3有助于學生科學素質的培養
在當今的中職生物教材當中,敘述了非常多的生物學家的傳記以及重要生物發現的經過,如果生物教師能夠善于將這些素材充分運用,那么學生便能夠得到許多有利的啟發和啟示。比如,在日常的生活中,只要勇于實驗、善于思考、認真觀察,便很有可能發現大自然的奧秘,如此一來,不但使學生的眼界得以開闊,并且使學生深入感受到了科學的偉大精神。
3中職生物教學中情感教育的應用策略
3.1積極運用生活中的實例
現階段,中職學校廣泛存在著基礎知識薄弱的不良現象,而單調乏味的純理論教學往往又達不到良好的教學效果。針對中職學校學生的特點以及對學生以后就業的充分考慮,生物教師就應當在日常的教學中適當加強實際和理論的聯系,對教學的內容進行合理的調整,讓學生能夠深入地感受到學習知識的有用性和必要性,從根本上帶動起學生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積極性、主動性以及熱情。在生物課堂教學過程當中教師應當及時地運用例子,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獲取知識的同時感到輕松愉快。當學生獲得情感上的滿足時,便能夠將不良的學習習慣自行加以調整和規范,學習效率也會明顯提高。
3.2改革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促進學生的自主參與
絕大多數的生物課堂教學基本上都是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交流,但是卻缺乏學生和學生的交流,因此,教師應當在保證師生之間充分交流和溝通的基礎上,促進學生和學生之間的交流。由于學生掌握的生物知識程度各異,且動手能力不同,因此,學生進行生物實驗的進程與節奏也就不同。往往我們會看到這樣的現象:節奏慢的學生如果全部依賴于教師指導的話,那么便大大增加了教師的工作量,對教學進度造成了直接的影響;節奏較快的學生做完實驗之后,通常無所事事,以至于因為自身的無聊而對教學秩序造成影響。因此,教師應當改革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讓節奏較快的學生主動去幫助節奏較慢的學生,這樣一來便可以讓程度差的學生及時的完成學習任務,讓程度較好學生的知識得以充分的鞏固,與此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互動交往和團結協作的能力。
3.3發揮教師的情感魅力
對于中職學生來講,在生物教學過程中能夠引起他們學習興趣的就是情感體驗。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生動的教學和豐富的知識都能夠深深的吸引學生積極自主的學習知識,而生物教師積極的心態以及寬闊的胸懷則更能夠促進學生智力和情感的培養。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師能夠利用自身的情感去感染學生,并且使學生產生情感方面的積極體驗,進而對學生的行為起到矯正、調整和鞏固的作用。因此,生物教師應當利用豐富的知識充實自己,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并且充分的發揮自身的情感魅力,以達到最優的教學效果。
4結束語
總而言之,中職生物教學中情感的教育是當今時發表展的迫切需求,并且能夠與我國的素質教育和教育改革的要求相適應。在日常的生物教學中,教師只有重視對學生進行智能和情感方面的教育和培養,積極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情感觀,才能夠實現學生綜合素質和學習成績的提高,才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