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生物科學論文
生物學是一門實驗科學,生物實驗教學是生物教學一個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幫助學生實現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由具體思維到抽象思維飛躍的一個重要環節。因此,在初中生物實驗教學中,加強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實驗能力、思維能力和自學能力是新課程改革的主要特點之一。如何在教學中通過實驗發展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使之為理解、掌握書本內容服務,并且培養科學的態度,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應當引起廣大生物教師的高度重視。那么,如何在初中生物教學中實施實驗教學呢?筆者認為:
一、培養探索科學態度
初中生物實驗注重培養學生的探索科學態度,鼓勵學生能創造性地學習,要求學生在做實驗的同時,一定要做好記錄,如果一個實驗小組兩人,則一人做實驗,一人記錄,下一次實驗互相對調。實驗繪圖要求學生實事求是照看到的實際畫,在實驗課中完成。如在解剖鯽魚時,有的同學發現魚的心室和動脈球的搏動位置在心房的上方,而在生物教學掛圖中,心室位于心房下側,在心室前端有一白色的動脈球,這就要按實際看到的畫。又如用顯微鏡觀察“人的口腔上皮細胞裝片”實驗,而在實驗報告冊上則要求,觀察人的口腔上皮細胞要用0.01%亞基藍溶液作為染色劑,如果一時買不到此種試劑,不進行染色,人的口腔上皮細胞透明度大,那么在顯微鏡下很難看清其細胞膜和細胞核等。為了觀察清楚,可提示學生是否也可用稀釋的碘酒或墨水作為染色劑觀察人的口腔上皮細胞裝片,學生試著做了結果很滿意。人的口腔上皮細胞被染成黃(紅)色,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看得很清楚。細胞周圍空間呈白色,圖像很清晰。再如有些同學,即使不用牙簽輕刮口腔上皮,用一滴口水,處理后也可找到口腔上皮細胞,這又是為什么等等。從而培養了學生獨立探索和實際操作、制作能力,培養了學生觀察思維、動手能力,培養了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
二、突出學生主體作用
在實驗教學中,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應該在老師的指導下,按照認知規律,努力為學生提供寬松的實驗環境,為他們創設親身實踐、動手操作、親身感受與體會、自主合作與探究的學習氛圍。使學生自主能動地、創造性地學習和實驗,這有賴于老師觀念的轉變,手段的更新,教師應提供學生實驗的舞臺,克服實驗條件的限制,盡可能地讓學生動起來。讓學生真正體會到學習的快樂感和科學探究的成功感與自豪感。新課程標準倡導學生的學習方式為“自主、合作與探究”,而學生分組實驗正是這種學習方式的一個具體體現,也是落實“雙基”的一個重要環節。在學生實驗中,學生的觀察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維能力,以及動手操作技能都得到了鍛煉與提高。在實驗中我們可以讓學生獨立完成,這樣既培養了興趣,又掌握了知識。比如,在實驗課上可組織學生觀察動植物、制作裝片,還可以教學生學做發豆芽、制作標本;請學生組織評比自己的“杰作”,使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
三、開展實驗探究活動
生物實驗探究活動是生物教學不可分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既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又是生物教學中一種重要的教學手段,它在幫助學生認識生物學概念、現象,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創新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的科學素質等方面起著其它教學手段都無法替代的作用。探究活動組織的好壞直接影響學生學習生物學的興趣和能力。同時對學生學習生物學興趣以及課堂教學效果都有很大影響。首先,探究活動要密切結合課堂教學。實驗探究活動是教學的又一重要手段和方法,進行生物探究活動不能脫離開教學實際,要以教學內容為基礎適當深化,做到教學與活動齊頭并進。其次,生物實驗探究活動盡可能的面向全體學生,并做好分層教學。我在實驗教學中盡可能多地使那些學習較差的同學參加,因為他們更需要幫助,更需要關心和愛護,于是我將生物探究內容分成兩類進行,第一類是普通類,一般較簡單,大多數學生都能完成的;第二類是深化類,是有一定難度的內容,部分接受能力較好的學生才能完成的,這樣,可以讓盡可能多的學生參加生物科技活動,使全體學生都有發展。再次,生物實驗探究活動內容要有季節特點,教師可根據季節的不同,安排活動內容,如春夏季多安排一些野外實踐內容。如培養和種植植物,采集動植物和制作生物標本,秋冬季多安排些室內的實驗,如在實驗室教室里能完成的實驗,以及動植物標本的鑒定和命名。年初制定可行的具有一定靈活性的活動方案。實施過程中因實際情況而定,不受課本限制將活動內容限定過死,根據情況調整,這樣的教學才能適應學生的身心發展。
四、關心愛護教學儀器
在做每個實驗前后,要求學生一定要養成洗手的習慣,以免實驗時沾污實驗儀器和試劑、樣品、標本,從而引起實驗誤差,同時還要求學生不應做與本實驗無關的動作,以免損壞實驗儀器,甚至發生意外事故。要節約實驗材料,如在制作洋蔥表皮細胞臨時裝片時,只要取一張洋蔥表皮就夠了,不必取大塊,另外如擦鏡紙、吸水紙、大頭針和各種試劑等也要節約使用。嚴禁將教學器具如鑷子、放大鏡、剪子等帶出實驗室。同時為保證實驗用品、材料、儀器不丟失,在實驗前分發給每個小組一份實驗儀器、材料登記表,要求學生在實驗前后核實,并填寫本節課的實驗名稱、日期、班級和組別等,最后要簽名,以清點核實無誤并承擔責任。實踐證明,在實驗中對學生進行愛護關心儀器和經常節約實驗材料教育,有助于培養學生愛護公共財產、艱苦奮斗、自力更生的精神,有利于調動學生上好實驗課的積極性。
總之,生物教學不僅要重視實驗教學,更要重視實驗教學的有效性,這不僅是課程改革的要求,也是提高學生科學素養的必須。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必須對生物實驗教學進行有效的組織,并在教學實踐中不斷貫徹落實。只有這樣,才能使“三維目標”真正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