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音樂教改論文
一、教學改革背景
1、古典音樂的界定。古典音樂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古典音樂指古代流傳下來的可稱為典范的音樂作品,包括當時的通俗音樂和民間音樂。狹義的古典音樂指十八、十九世紀的古典主義音樂流派。對于古典音樂的界定,有助于古典音樂教學的改革。如果只是單純的教授十八、十九世紀的古典主義音樂,必然影響學生的學習的興趣和熱情,而如果將古典音樂的教授界定在古今中外優秀的音樂作品的范圍內,那么教學實踐的改革,也必然會體現出多樣化,且實際操作性也會非常強。
2、古典音樂教學的意義。愛國之情,純真的愛情、友情,對大自然的贊美,對人生的思考,勞動人民的辛苦勞動,戰士的英勇精神,淳樸的地方風情,多樣化的人生,對生命的思考,生與死的對立等等,這些是古典音樂所表達的內容和范疇。在感受古典音樂的時候,其實感受的是生命,感受的是整個世界。這些都是學生必然要去經歷、體驗的事物,教會他們體會古典音樂,其實就是教他們學會感受人生。將古典音樂應用在教學當中,會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同時還會陶冶他們的情操,培養他們的審美觀,使得他們的發展更具科學性和多樣性。
3、古典音樂教學面臨的阻力
(1)社會的轉變。古典音樂出現的世紀里,人類還處在封建社會和資本主義社會的早期,那個時代的生產生活方式和現在有著巨大的差異,生活節奏也迥異于現代社會。美麗的鄉村風景,淳樸的村民,藍天白云綠水掩映下的原野,在古典音樂的時代里,到處可見。音樂表現的就是當時人民的生活,音樂中的一切對于當時的人民來說都是親切可感的。當時的人,可以從音樂中感受生活,又可以在生活中感受音樂,可以說音樂和他們的生活是連在一起的。進入20世紀,社會方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令人向往的鄉間生活不在了,取而代之的是冰冷的機械化生產。生活的節奏變得異常緊湊,人們很難停下來腳步去感受生活,而生活本身也沒有什么值得感受的美感了。在20世紀末期成長起來的學生,不可能了解當時的社會,很難感受到當時的生活狀態,畢竟兩個時代的差異太大了,因此對古典音樂的接受必然是艱難的過程。
(2)現代音樂沖擊。現代音樂不是一種音樂流派,是現代出現的各種風格流派音樂的統稱。它順應了現代社會快節奏的生活方式,贏得了人們的歡心,在如今大行其道。總的來說,現代音樂好玩、新奇、刺激、頹廢。它的快速消費的特點,是人們接受它的另一個原因。相對來說,古典音樂需要花費人們大量的時間精力去感受,需要人們較高的修養,于是古典音樂就被冠上了“古板”的帽子,被人們拒之門外。RAP是現代音樂流派的代表,20世紀70年代在美國出現,之后迅速席卷全球,到了90年代中期,RAP的強勁勢頭有所減弱。但之后,RAP借鑒吸收了其他音樂流派的元素,使得受眾越來越廣。RAP以在機械的節奏聲的背景下,快速地訴說一連串押韻的詞句為特征。快速地訴說使得強烈的情緒得以輕松表現出來,同時快速的說唱給聲帶、舌頭、嘴唇帶來強烈的肉體刺激,滿足了現代社會追求肉體刺激的需求;RAP的歌詞押韻,并且歌詞表現的內容很廣泛,連最普通的日常生活也能淋漓盡致的表現出來。還有就是,不需要正規的訓練就可以很好的掌握RAP,這是其他音樂形式所不具備的特點,很多喜歡音樂的學生不需要經過嚴格的音樂訓練就可以把樂隊組起來,這對學生有著巨大的吸引力。這些吸引學生的音樂要素,古典音樂顯然不具備。
(3)教育的功利性。古典音樂對教學有很高的要求,現在成人都很少能夠欣賞的了古典音樂了,更不論在現代音樂中成長起來的學生了。在這種現狀下,古典音樂教學必須呈現豐富精彩的內容和靈活多變的教學形式。但現在的中國,教育的功利性及其強,為了教授古典音樂而去教授,認識不到古典音樂教學的特殊現狀。這種功利性的教育觀念必然導致教學的困難。
4、古典音樂教學改革的必要性。課堂上讓學生聽幾首古典曲子,然后教師講解一下,這樣的教學不是古典音樂的教學,更不利于古典音樂的教學。學生對古典音樂本來就有陌生感,這樣的教學只會增加他們的反感。古典音樂的教學承載的東西很多:a.社會風俗、民俗風情b.音樂風格、特點c.審美能力d.價值觀念、審美觀念e.自我反思的媒介豐富的內容,必然要求多變、靈活的教學形式,以便能帶給學生真實感人的古典音樂。如今單一、簡單化的教學方式,不可能適應古典音樂教學的任務,在這樣的情況下,必然要求我們尋找更科學的課堂,更科學的教學方式。同時古典音樂教學改革,是一個宏大的工程,不僅僅是教學內容、教學方式的改革,它涉及面及其廣泛。它必然要求我們放棄教育的功利化,音樂教學不是為了升學,不是為了裝點學生的門面。
二、教學改革具體措施
1、古典音樂教學改革的指導思想
把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發展學生身心健康作為古典音樂教學改革的指導思想。在這個思想指導下,堅持走學生多元化發展的道路,堅持以學生為本。本著“適度基本理論知識,較強專業技能能力,較寬的知識面,高素質”的教學原則,對課程內容與結構,教學手段與方式,教學管理制度進行深化革新,以培養高素質、綜合素質的學生。現代社會是個綜合化多元化發展的社會,社會也需求多元化發展的人才,在此背景下,教學改革的指導思想必須適應社會的需求。正確的教學改革指導思想能使得教學改革變得順利成功,沒有正確的教改思想,教學改革何從談起。教改指導思想一旦確立,必須將其貫徹下去,讓其在具體的教學改革環節體現出來。
2、古典音樂教學改革的原則
a.堅持以改革教育思想和教育觀念為先導的原則,建立符合中國教育要求的素質化、人性化、專業化的教育理念,以其指導整個教改的實施。b.堅持創新的原則,教學內容堅持創新,教學手段要創新,教師的教學理念更是要堅持創新。由于古典音樂教學的特殊性,改革更是要堅持創新的原則。c.堅持可操作性的原則。改革方案要適應現在的教學現狀,更要適應具體學校的教學實際,不能將國內外的優秀方案生搬硬套,在改革借鑒的同時,考慮到可操控性,考慮到具體地方具體學校的教學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