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園林風格論文
1漢代園林———中國園林藝術的奇葩
園林是指通過一定的藝術和技術手段,所形成的優美的環境景觀和游玩休息場所。漢代是中國歷史發展中重大轉折階段,這一時期的顯著特點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形成,其影響全面地滲入漢朝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生活等各個領域。在這種文化歷史因素的大背景下,園林雕塑發展到了西漢時期更注重寫意而非單純的外在形式;更注重于性靈的頌揚而不是細節的裝飾;更多的表現個體人性從集權政治中的解放。任何一個時代中杰出文化的出現都不是孤立的偶然的現象,而是由形成、發展的必然土壤與相類似的大眾文化共同孕育的。在漢代文化的滋養下漢代園林在中國園林發展史上塑造了其里程碑的意義,其造園規劃和建筑技術日趨成熟,注重天人感應,開創了我國造園“疊山理水、一池三山”人工山水布局的先河[1]。
2漢代園林雕塑風格———兼收并蓄的漢代雕塑
和秦文化相比,漢文化開放性和吸納性都有所提升,加強了浪漫氣息和兼容的氣量。因此在文化的各個層次上漢代文化都善于兼收并蓄,因而有利于創新和發展,就漢代的社會精神風貌來說也顯得豪邁灑脫,不像秦代那樣過分僵硬。然而漢代文化同時呈現出武力過弱,文德有余的傾向[2]。體現在園林雕塑上可以從霍去病墓前的石雕馬踏匈奴作為切入點來對比分析(見圖1)。馬踏匈奴的主體由一匹孔武雄壯的戰馬和一個被馬踏在蹄下苦苦掙扎哀求的匈奴頭目構成,兩者作為包含象征意義的極具代表性的形象,展現了對霍去病的紀念、頌揚、追思這一主題[3]。說唱俑作為漢代代表性雕塑(見圖2),直到今天仍被人津津樂道。說唱俑是泥質灰陶材質,陶俑蹲坐于地面之上,揚起右腿,右手作敲擊狀,看似正在敲擊左臂下的圓形小鼓。俑人嘴部大張,在開懷大笑,好像正說唱到表演的精彩之處,引起觀者產生極大的共鳴。最值得一提的是,人物面部的表情通過細致的刻畫被表現得非常傳神。幽默、詼諧的擊鼓說唱俑反映出東漢時期在塑造藝術方面的極高成就,具有非常高的藝術研究及參考價值[4]。
3漢代園林雕塑藝術
3.1雕像石刻藝術
西漢時期的牽牛織女像作為目前所能見到的中國最早期的園林雕塑,是古代較大的園林雕塑作品。它們是由整石雕刻而成,石像含蓄、簡潔、生動、形體高大。石刻內容是關于神話故事牛郎和織女。該石刻抽象傳神地將藝術形象表現的栩栩如生。這一時期的雕塑家在表現手法上不在細節上過多地雕飾,更注重雕塑的整體體積。藝術家在石刻中展現了親近大自然的理想,這使得早期的中國園林雕塑作品顯得更加自由開放,從而更大程度地擺脫了具象的束縛[5]。徐州漢橋的鎮墓獸也是漢代雕塑的典型代表,該雕塑取材于豹,本是猛獸之一,漢代雕塑大師給它戴上一制作精美的項圈,有馴化之意,將兇殘的野獸轉化為庇護墓主人的神獸(見圖3)。
3.2水榭樓臺的雕塑藝術
人形柱陶水榭(見圖4):綠釉三層人形柱陶水榭,高144cm,進深47cm,面闊43cm。1952年于河南省淮陽九女家出土。樓共分為三層,平面是一個方形,可以分拆組裝。每層都是四阿頂,通體施有鉛綠釉[6]。其中第一層前面有廊,廊的后面有一個室,室前有一呈“人”字形的樓梯,梯旁還有四個女俑像。第二層和第三層的造型完全相同,都是敞開的亭式結構,內放臥榻。亭四周有圍欄,每個面還附有變形的人體斗拱若干個。樓建筑整體豪華壯麗,三層都是四阿頂,有云形雀替、掛拱、人形柱等,這些藝術微構件在當代研究漢代建筑藝術時提供了非常珍貴的參考資料。漢代綠釉陶水榭(見圖5):出土于浙川縣,由塔式亭榭和象征著湖塘的淺口圓盆構成。中間為一圓形的臺座,座中為一個四柱二層的亭子,亭子四角立一鳳凰,每層都為四面坡式。下層的亭座中間端坐著一人,據查應為亭子主人。池塘中有鴛鴦、家鵝、烏龜、魚蝦等水禽。該漢代綠釉陶水榭已具有私家園林的一些典型特征,所配置的景物極富生動多姿的自然情趣,是研究中國園林建筑的一筆寶貴財富。漢代的陶雕從另一個側面映射出漢代的雕塑主題與審美風格。
4結語
1)漢代園林雕塑開啟了日后造園雕塑的新生面。漢代園林雕塑實際取得的成就已經成為后來中國傳統園林雕塑理論的源泉。漢朝是中國歷史文化發展進程中的一個重要的時期,社會的政治穩定和經濟繁榮為漢代文化的繁榮發展提供了契機,正是在這種文化及社會背景下,漢代園林雕塑才得以蓬勃發展。漢代園林雕塑所展現的中國早期園林雕塑的審美取向對于后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同時漢代園林雕塑實際取得的成就已經成為后來中國傳統園林雕塑理論的源泉。
2)漢代的園林雕塑在雕塑題材上具有部分情節性,能記錄一定的時代生活內容。在漢代諸多的園林之水榭樓臺的雕塑藝術品對比中不難發現很多作品都反映出漢代社會生活所呈現的太平盛世景象。它為研究漢代的建筑藝術和社會生活提供了典型的實物資料,不僅映射出漢代雕塑的審美風格與主題,還具有極高的歷史研究價值。
3)園林雕塑藝術是我國古代燦爛文化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尤其是漢代園林雕塑,其造型藝術因反映時代精神而大放異彩。
4)漢代園林雕塑開創了雕塑寫意藝術的新格局。漢代以前的雕塑多以寫實為主,如秦代雕塑很少有夸張和虛浮的成分,精于比例、善于細節、富于裝飾、穩重敦厚,有嚴整的秩序感。相對而言漢代園林雕塑更加渾然天成。
從學術研究的意義上來說,園林雕塑反映了相應時期的社會時代精神,表現了對應的大時代的思想內容,其既可點綴園景,又可成為園林某一局部甚至是全園的構圖中心。因此系統的將漢代園林雕塑風格進行研究探討是很有必要的,該課題對現階段城市文脈建設及人文裝飾等相關方面將具有很強的實際參考及應用意義。對漢代園林雕塑風格的研究仍需要更多園林文化、雕塑文化愛好者及相關專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