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園林風格論文
中國古典園林是風格素雅精巧的自然式風景山水園林,其造園手法獨特、造園意境深邃。它被譽為世界園林之母,是我國歷史上的一顆璀璨明珠。伴隨著社會全球化的發展,世界各國文化的相互融合交流,各種具有地域性的設計風格逐漸進入中國且被人們接受并將其運用到各行各業,一股股歐陸、地中海、東南亞風充斥著人們的眼球,純粹的中國古典園林在設計界已經遭到巨大挑戰。新中式風格早在中國傳統文化復興時期就出現了,隨著歐陸風情、地中海風情等各種地域文化的出現,它們影響著人們的欣賞風格的轉變。新中式以全新的風格脫穎而出,它傳承著中國深厚的文化底蘊,通過對中國古典設計手法與技巧的跟進和變通,以及在新材料新內容上的運用,出色的表現出含蓄而秀美的中國風情。本文通過對中國古典園林與新中式園林風格的對比與解析,分別對具有新中式風格的居住區、公共建筑、公園等不同類型的設計進行舉例和分析,來探討新中式風格在中國風景園林中的應用前景。
1、中國古典園林的特點
中國古典園林在世界上享有極高的榮譽。中國自然山水式園林作為一種藝術,其造園藝術歷來與中國的文學藝術相通,相互之間有著深遠的淵源,尤其受唐宋時期以來的寫意山水畫的影響,在整個園林建造上處處蘊藏著豐富的文化內涵。明清時期的園林達到中國園林的成熟期,無論在造園手法還是造園技巧上都達到了純火爐青的地步,造園活動無論在數量、規?;蝾愋头矫娑歼_到了空前的水平。此時的皇家園林、私家園林都已經發展成熟,尤其是在當時士大夫文化影響下的私家園林,造園藝術與中國古典文化一脈相通,是模擬自然山水園林的典范。中國古典園林作為一種兼有實用與審美雙重屬性的藝術作品,其在營造要素上,主要包括了山水創作,建筑經營,植物配置,動物生趣,天象季相,景線布局,裝飾陳設,詩情畫意等八項因素相互融合貫通來表達相關意境。明清時期的園林既是中國造園史上巔峰時期,也是是中國古典園林造園史的總結,私家園林又被稱為文人園林,風格樸素、淡雅、精致而又親切?;始覉@林則規模趨于宏大,皇家氣派又見濃郁,為后來皇家園林的鼎盛打下基礎??偨Y中國古典園林的特點,主要可分為以下幾個方面。在建筑方面,園林建筑按照所屬性質和地域的不同,風格也有很大的不同。皇家園林建筑體量大,裝飾豪華,色彩金碧輝煌,表現出雄偉的皇家氣派。而江南園林建筑突出了“玲瓏、活潑、通透、淡雅”的特點,將秀麗小巧、含蓄雅致的風格表現得淋漓盡致。在植物配置方面,中國傳統園林追求返樸歸真、向往自然,因此在植物搭配上,造園者喜好在園林中模仿自然山林植被景觀,將亭、臺、樓、閣等建筑與山、石、花、樹等自然因素相互協調融為一體,充分運用植物色彩來體現和渲染園林環境。通過借助自然氣象的變化和植物的本身的生物特性,來創造春、夏、秋、冬四季不同的景觀效果,從而表現出園林景觀中植物所特有的藝術效果,打造成一座“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的自然山水園。在意境方面,中國傳統園林主要表現在園林中的廳堂命名、匾額、楹聯、書條石、雕刻、裝飾、以及花木寓意、疊石寄情等方面[1],尤其是中國古典園林中利用空間變換從而達到步移景異,小中見大的技藝手法,不僅使園林在富有文化底蘊的基礎上更為豐富多樣,而且在現代設計中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們通過對歷史的滲透,通過對其文字的解讀,通過對空間變化的感知,在景物的觀賞與體會中達到審美的高層次。“詩情畫意的中國園林”是對中國風景園林意境的最好表達,同時也是人們對中國傳統園林的普遍認知。
2、新中式園林的特點
新中式園林是對中國古典園林的一種提升,同時也是對古典園林精髓的一種與時俱進的表達。它并不是盲目的照搬中國傳統園林中的某一處場地,而是在理解傳統造園文化底蘊的基礎上,通過古典設計手法與現代場所的實際需求相結合,運用疊加的手法,有機的對現代園林景觀進行再創造。新中式風格并不是單純的套用中國傳統元素,它是將新古典元素和具有中式風格的元素進行疊加,通過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知和吸收,將社會的現代元素和中國傳統元素有機的結合起來,通過現代人們的審美需求和欣賞水平來打造富有傳統韻味的事物,讓傳統的藝術在當今社會得到合適的體現。新中式園林將中式元素與現代材質的巧妙結合,將傳統造園的氣韻和意境保留在環境的每一個角落,通過對古典園林造園手法的靈活運用,充分考慮對景、框景、近看、遠眺等多層次的空間視線組織,步移景移,在視線的開、閉、轉、合等方面進行精心打造[2],運用現代材料對古典韻味的詮釋以及在植物配置上古為今用意境的表達,都是新中式園林對中國古典園林的精髓的繼承與發揚,表達出其唯美不奢華,含蓄不張揚,精致不造作,親切質樸,自然人性化的特征。
3、新中式風格在園林中的運用
3.1新中式在居住區中的運用——以萬科第五園為例
第五園位于深圳市龍崗區坂雪崗片區南部,原地形東南高、西北低,地勢起伏較大。萬科充分考慮當地地域特征,以嶺南四園為創作母本,吸收中國傳統古典園林的精髓,將古典園林的設計手法與現代材料有機結合,創造出獨具中國特色的現代居住片區,同時也在中國的房地產業開創了新中式居住區的新篇章,成為國內打造新中式房地產業的領跑者。第五園通過對空間,色彩,植物的靈活運用,恰到好處的表達了古典園林低調內斂、含蓄幽靜的意境(圖1)。在空間上,第五園借鑒了嶺南園林的建筑風格,通過院落式構成來設計居住區的空間序列,住區中開放空間、半開放空間、半私密空間、私密空間安排合理,從不同空間層次上滿足了業主的心理需求;運用傳統的處理手法,通過一系列的漏景、障景、框景、借景、對景等多樣設計方式,盡可能的在小場所表達大空間;運用嶺南園林的設計元素,在庭院和巷弄的處理上借鑒了廣東地區天井、碉樓冷巷,從本土地域特色上完成對主題景觀的詮釋。在色彩表達上,第五園宛如一副水墨畫,整體建筑包括所有細節全部運用“黑、白、灰”這三種無色系列進行滲透[3],整個園區在色彩上表現出濃郁的江南風情,風格淡雅而恬靜,置身其中,讓身心在片刻間獲得寧靜(圖2)。在植物上,大膽運用具有中國傳統特色的竹,品種以剛竹屬的剛竹、紫竹居多,窄街深巷、高墻小院在大量栽植的竹再現了嶺南四大園林之一余蔭山房“翠竹夾墻”的景象,行走其中讓曲徑通幽的意境更為豐富(圖3)。第五園是人們在居住區中尋找傳統與現代相結合的完美契入點,它成功的打敗了被西風所充斥的中國地產業,讓人們以全新的視覺來解讀新中式園林景觀,同時也促使人們重新認識并更深層次的去感受中國傳統園林的神韻和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