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統計發展論文
作者:何廣順 單位:國家海洋信息中
海洋經濟統計是對海洋經濟現象的一種調查研究活動,是對反映海洋經濟活動的數量方面進行收集、整理和分析并據此作出推斷預測的工作過程。海洋經濟統計是海洋開發活動和海洋管理發展到一定階段才產生的,并隨著海洋經濟的發展而不斷發展。從本質上講,海洋經濟統計是一門應用科學,是社會經濟統計學在海洋經濟領域的具體應用。海洋經濟是由眾多涉海部門與行業之間的經濟聯系構成的一個系統,既包括海洋產業活動,也包括與海洋產業密切關聯的其他經濟活動。我國的海洋經濟統計工作是隨著海洋經濟的快速發展而逐步發展完善起來的,經歷了一個從產業分散統計到部門集中統計、從部分海洋產業統計到海洋經濟全面統計、從松散化管理到制度化管理的發展歷程。經過20多年的發展,海洋經濟統計工作從統計方法、統計范圍、統計手段到統計報告周期等諸方面都逐漸得到了完善。
1海洋經濟統計的初級階段(1989一1998年):海洋統計信息網的建立與完善
1.1海洋統計的起步
20世紀90年代以前,海洋產業統計作為部門統計的一部分,被分散和交叉在各個涉海部門統計中。例如海洋漁業統計在農業部的漁業統計中,港口和海洋運輸業統計在交通部的交通運輸統計中,海洋石油和天然氣業統計在中國石化公司、中國石油公司和中國海洋石油公司的部門統計中等等。在當時的條件下,從事海洋經濟或海洋產業研究的科研人員很難找到一套能全面系統地反映海洋經濟發展情況的統計數據。1989年,為統籌涉海產業的統計工作,國務院賦予國家海洋局“負責海洋統計工作”這一新的職責,這也是海洋經濟統計早期被稱為海洋統計的原因。根據新的職責,國家海洋局組織開展了全國海洋統計的前期準備和相關研究工作。1990年,為了解我國海洋領域的社會經濟基本情況,定量反映海洋開發利用狀況和國家對海洋的依靠程度,國家海洋局組織制定了《全國海洋統計指標體系及指標解釋》。內容涉及海洋自然地理、海洋自然資源、沿海省市縣社會經濟狀況、海洋機構和人員、海洋投人經費、海洋設施、海洋產業活動、海洋服務、海洋環境保護、海洋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和海洋教育等。其中的海洋產業活動包括海洋交通運輸、海洋水產、海洋鹽業、海洋礦產、濱海旅游、海洋能、海水利用、海洋藥物等8類,并制定了反映這8類海洋產業活動的主要統計指標,界定了這些指標的定義和統計范圍,初步確立了海洋經濟統計的分類體系,奠定了海洋經濟統計工作的基礎。該項工作的開展,開創了我國海洋經濟統計工作的先河,標志著我國海洋統計工作作為一個獨立的統計體系正式起步。受數據來源的限制,實際工作中僅統計了海洋水產、海運和港口、海鹽、海洋石油和天然氣、海濱砂礦和濱海國際旅游等6類產業活動。
1.2海洋統計信息網的搭建
為保障海洋統計數據渠道的穩定,1991年ro月,國家海洋局在天津組織召開了海洋統計工作協調會。國家統計局、國家計委、國家科委、交通部、地礦部、水利部、國家環保局、國家氣象局、國家旅游局、國家地震局、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中國鹽業總公司及國家海洋局等部門和單位的代表出席了會議。經充分討論協商,會議全體代表一致同意成立全國海洋統計信息網。會議通過了全國統計信息網組網方案,并確定從1992年起每年編發一期海洋統計年報,初期每三年編輯出版一期《中國海洋統計年鑒》(內部發行),以后創造條件逐步過渡到每年出版一期((中國海洋統計年鑒》。在海洋統計信息網的支撐下,1991年,國家海洋局組織編制了《1990中國海洋統計年報》,主要內容為1990年涉海社會經濟活動情況,并統計了海洋水產、港口與海運、海鹽、海洋石油和天然氣、海濱砂礦和濱海旅游等6類主要海洋產業活動。到1996年,國家海洋局累計出版了6期《中國海洋統計年報》,期間個別產業名稱和類別略有調整。如《1994中國海洋統計年報》中,將“港口與海運”更名為“海洋交通運輸”并在上述6類產業的基礎上,增加了“海洋造船”,自此,主要海洋產業統計范圍增加到7類。
1.3海洋統計信息網的完善
1991年11月,國家海洋局、國家統計局和國家計委聯合印發了“關于開展海洋統計工作的通知”(國海計【19911727號文)。通知要求沿海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的海洋主管部門應根據通知精神,在當地統計局、計委的指導下,聯合涉海各有關部門,逐步開展本地區的海洋統計工作。文件中明確“海洋統計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情況統計的組成部分”,“全國海洋統計信息網是在國家統計局、國家計委指導下,國家海洋局牽頭由國務院各涉海部門的統計部門以及沿海省、區、市的海洋管理、統計、計劃部門等組成,信息網采取中央與地方相結合的形式。作為該網的第一步,先成立國務院各有關部門間的信息網,沿海地方人網另行安排”。1994年11月,經國家海洋局、國家統計局和國家計委有關部門商定,在天津召開了沿海地方海洋統計協調會。國家統計局、國家計委、國家海洋局、沿海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的統計局、計委、海洋局代表參加了會議。會議強調沿海地方海洋統計是全國海洋統計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開展地方海洋統計對于加強地方海洋工作,促進沿海地方經濟發展有著重要意義。會議認為,經過近幾年的發展,沿海地方加人全國海洋統計信息網的條件已經具備。與會代表一致同意沿海省、自治區、直轄市的海洋管理、統計、計劃部門加人全國海洋統計信息網。1995年l月,國家海洋局、國家統計局和國家計委聯合印發了“關于沿海地方開展海洋統計工作的通知”(國海計!19951067號文)。通知指出“近幾年,沿海政府日益重視海洋,把海洋開發列人了政府的議事日程,紛紛制定了本地區的海洋發展戰略,部分省、自治區、直轄市的海洋統計工作在省統計局的直接指導下已經起步。”通知要求沿海省、自治區、直轄市的海洋主管部門,在當地統計局、計委的指導下,聯合涉海各部門,開展本地區的海洋統計工作,搜集、提供海洋統計資料。各地海洋主管部門應匯總出本地區涉海社會經濟統計數據,經省(自治區、直轄市)統計局、計委審定后于每年9月底前分別報送國家海洋局和國家統計局。1995年3月,國家海洋局編制的《中國海洋統計年鑒1993》,由中國統計出版社出版,首次公開發布了中國海洋統計資料。統計的海洋產業涉及海洋水產、海運與港口、海鹽、海洋石油和天然氣、濱海國際旅游、海洋科技與教育和海洋服務等7類;指標包括實物量指標(個數、人數、面積、產量、里程)和價值量指標(產值)。至此,海洋統計信息網初步搭建并逐步完善,形成了由各涉海部委的統計部門以及沿海省、區、市的海洋管理、統計、計劃部門等組成的,中央與地方相結合的海洋統計信息網。在此框架下,海洋統計工作有序開展,從1997年開始,《中國海洋統計年鑒》改由海洋出版社出版,每年定期公布上一年度的海洋經濟統計資料,統計范圍沿襲了《中國海洋統計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