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電視發展論文
作者:應愛香 單位:金華廣播電視總臺網絡管理中心
數字電視是伴隨著數字技術、計算機技術及網絡技術等的發展而產生和發展起來的。數字電視與計算機網絡、電信網絡的界限越來越模糊,正相互融合,相互滲透,形成一種全新的傳媒形式,改變著人們的收視習慣。傳統電視環境下人們被動收看電視節目,而數字電視改變了這一習慣,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和需求來收看節目甚至可以對收看的節目進行再編輯。電視的播出形式也從單一的被動廣播形式變為主動的交互形式。數字電視技術的發展不僅改變了人們的經濟、文化生活,而且改變了電視產業的各個領域,對電視節目的生產和電視業的運營產生了革命性的影響。
1我國數字電視的發展現狀
自2000年8月國家計委批準建立北京、上海、深圳3個數字電視試驗區以來,到2008年,我國以數字高清格式向全世界直播奧運會盛況,以及全國數字電視大規模整體轉換的順利進行,為我國按計劃實現2015年停止模擬電視播出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屆時我國的數字廣播電視可以通過有線、衛星、無線3種方式實現對全國的覆蓋。但是,由于在標準、市場、技術、內容、機頂盒、運營模式等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阻礙著我國數字電視整體發展的步伐,和世界發達國家的數字電視的推廣情況相比我國數字電視發展的整體狀況相對比較落后。目前我國數字電視的發展尚處于初級階段,如圖1所示,即模擬向數字電視過渡時期,因此數字電視的建設不可避免地還存在一些問題。
首先,數字電視標準建設及產業鏈問題。國家已經出臺了相關的數字電視演播室參數標準和數字電視廣播標準,但是新標準尚未形成完整的數字電視產業鏈,影響了數字電視的發展步伐。數字電視能否順利推廣,關鍵是數字電視產業鏈的成熟與否,因為產業鏈中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會影響到整個產業的發展,可謂牽一發而動全身,數字電視產業鏈的發展必須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數字電視產業鏈如圖2所示。數字電視產業鏈中的每一個環節是相互依存的,不同的環節發揮不同的作用,上游的產品通過產業鏈上各個環節的傳遞,到達用戶后才產生價值,任何環節出現斷裂,產品就無法到達最終用戶,也就產生不了價值。產業鏈只有均衡發展消除瓶頸,才能進入良性循環,從競爭戰略研究角度來看,產業鏈上游和下游的關系既是競爭者又是合作者,相互合作良好,各自發揮自己的作用,從而取得利潤。產業鏈中某個環節出現瓶頸時,就會吸引更多的替代品進入市場,來維持產業鏈的完整。從目前數字電視的發展來看,一統整個產業鏈以追求利潤最大化,顯然是不現實的。目前我國數字電視產業還處在發展的初始階段,產業鏈正在形成,其完善還需要相當長的一段時間,當產業鏈中某個環節出現瓶頸時,就會制約整個數字電視產業的發展。
其次,數字電視需突破傳統的電視運營模式建立新型的數字電視運營模式。在數字技術的推動下導致了傳統電視運營模式的瓦解,多元化的數字電視運營模式正在興起,數字電視只有找到適合自己的運營模式才能夠發展。在模擬電視時代,頻道資源是我國電視媒體最重要的經營資源,所有的經營活動都是圍繞頻道展開的。在模擬電視時代,頻道資源數量相對數字電視較少,每個電視臺擁有的頻道數量是相當有限的,在頻道資源稀缺的情況下,電視媒體很容易吸引觀眾的注意力,并在此基礎上從事廣告經營,造成了模擬電視時代以廣告為主的單一的經營結構。根據國際廣告研究所(IAI)1998年做的一項調查,廣告營業收入平均占受訪媒介總體經營收入的74.8%,其中甚至有1/3媒介的營業收入百分之百來自于廣告收入。
數字技術釋放了網絡和內容領域的經營空間,電視頻道空前增多,打破了頻道資源稀缺的現狀,產生了3個收入來源:第一,接收終端的銷售,如今數字電視接收終端最基本的設施是機頂盒。第二,付費電視,數字電視并不等同于付費電視,而是說數字電視令發展付費電視成為可能,通過機頂盒可以實現對用戶收看電視頻道的控制,觀眾如需收看付費電視,就必須繳納一定費用。第三,增值服務,即所謂有償信息服務,其中最重要的一個領域就是互動電視。數字電視技術發展起來之后,并不意味著電視就不需要廣告收入了。2003年12月實施的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廣播電視有線數字付費頻道業務管理暫行辦法(試行)》明確規定:付費頻道要突出個性化、專業化,除專門播放廣告或廣告信息類服務的頻道外,其他頻道不得播放商業廣告。但是付費電視只是數字電視所能提供的眾多服務中的一項,數字電視中還可以提供可播放廣告的免費電視等多種服務,不過廣告收入不再是數字電視的主要收入來源,其所占的比例將會大幅度下降,如圖3所示,數字電視的經營模式發生了較大的變化。電視內容建設也是影響數字電視發展的關鍵因素,數字電視提供了豐富的頻道資源,但在數字電視中高質量高水平的電視節目還不多,無法滿足受眾對電視內容的需要。通過對我國數字電視發展的現狀以及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對我國數字電視的發展提出幾點建議,敘述如下。
2力促三網合一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電信網、計算機網、廣播電視網三大行業都在尋找更大的市場空間,正趨向于相互滲透和相互融合。三網合一是網絡發展的必然趨勢,所謂三網合一即是把現有的傳統電信網、計算機網絡以及有線電視網絡相互融合,逐漸形成一個統一的網絡系統,有一個全數字化的網絡設施來支持包括數據、話音和圖像在內的所有業務的通信,目前我國這三大網絡的發展狀況如表1所示。目前通信、計算機、廣播電視三大行業的界限正逐步消失,這一方面是技術進步的結果,技術發展是三網合一的主要推動力量,IP技術、光通信技術、數字技術、軟件技術等主要領域的重大技術突破為三網合一鋪平了道路。另一方面則是競爭的結果,各國政府為提高本國企業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逐漸放寬對跨行業經營的限制,鼓勵本國企業開展相互競爭。當前電信網、計算機網與廣播電視網相互隔離的根本問題并不在于技術上的物理阻斷,而是相互之間的業務上的隔離,隨著電信網、計算機網、廣播電視網的技術特征逐漸趨向一致,網絡數字化、業務綜合化將是信息網絡發展的必然趨勢,高度發展的電信網已在全球范圍內實現互聯互通,電信網業務也已從原來的單純電話、傳真業務,發展到計算機互聯網業務、數據業務、IP電話、會議電視、視頻點播等業務。
隨著計算機的廣泛普及和應用,數據業務迅猛增長,用戶需求逐步向數據、視頻等多媒體方向發展,數據網絡、話音網絡和視頻網絡相融合的趨勢越來越明顯,但它們以前都是為某種專業業務而設計的,其特性各不相同,這些網絡往往不能適應于其他用戶。為了改變這一現狀,必須實現三網合一,以實現不同業務的資源共享,使其發展成為能適應不同業務需求的多媒體通信網。三網融合使通信領域、計算機領域、廣播電視領域相互分離的技術與業務互相滲透、互相融合、互相會聚,其目的是既可避免重復投資,又可使各個網絡資源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從而提高信息產業的整體水平。可以預計,計算機網絡將得到功能更加強大的計算機的支持,其傳輸速率將會更快,所提供的服務也將更多和更好,這是計算機網絡總的發展趨勢。廣播電視網已經進入千家萬戶,己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它擁有最廣泛的光纖網絡和電纜網絡,具有高帶寬傳輸能力、高覆蓋率及豐富的信息資源,這種獨特優勢是構建信息高速公路的重要組成部分。現代通信技術、計算機技術、特別是多媒體技術和數據壓縮編碼技術極大地促進了傳統的模擬單向廣播電視向數字化、寬帶化、大容量和交互式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