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音樂教改論文
本文作者:潘漢超 單位:柳州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進一步加深,經濟的有了突飛猛進的變化,國民素質的進一步提高,我國教育一直伴隨著改革的步伐大步地前進。特別是音樂教育與改革前相比已經使今非昔比。但是對于中小學的音樂教育,我國現如今仍然有許多地方,特別偏遠地區和相對落后的地方教育觀念仍然陳舊、落后,他們覺得音樂不能創造財富,所以他們不會花費太多的精力和財力給孩子營造學習音樂的環境,讓孩子去學習音樂。家長們甚至學校領導仍然認為音樂課就是一學期學會唱一兩首歌曲就行,他們仍然認為只有文化課成績好的孩子才是好孩子,學生家長更看重文化課的成績,沒有認識到音樂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重要性,這就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音樂在孩子全面發展中的重要性,忽略了對孩子美感、審美素質的培養。由于這些觀念和偏見,造成中小學音樂課的課堂教學陳舊而不合理、培養目標不明確、教學設施不完善等等問題,以至培養出來的學生綜合素質較差、跟不上時代的步伐。現在就中小學音樂的課堂教學、培養目標、課外活動、教學設施以及行政管理等方面如何進行改革談些粗淺的看法。
一、課堂教學
課堂教學,首先要改革以教師為中心、一灌到底的教學方法。我們應該知道中小學音樂課程,特別是農村學校的音樂課程的演唱和演奏,其主要目的在于使學習者親身參與音樂活動,使其更易于體驗音樂、理解音樂。因此,中小學音樂教育的重點是啟發學生的興趣,發揮學生的主動性,以獲得更好的音樂學習效果。沒有提問、練習、交流的緊張沉悶的課堂氣氛和音樂愉悅的氣氛是相悖的。課堂氣氛的營造取決與多方面因素,有教師方面的,還有教材內容方面的,而關鍵的一點是在于教師在備課中是否以統一的教學目標,從始至終將同一藝術情感作為個環節的關聯紐帶,這很有必要。二是靈活掌握課堂時間。一節課不管學生弄懂沒弄懂,總是死死的定在45分鐘上,“泡”不夠時間不讓學生走出教室。有的課的內容老師可以講10-20分鐘就不要硬拼夠45分鐘。短時間學生可以領會了,就可以轉向課外等等。固定的課堂模式其效果事與愿違。三是豐富課堂內容。課堂內容既可以是理論的,也可以視聽唱的,還可以是操練的,或者唱游等等。一節課頂多講上15分鐘,剩下的時間讓學生互相交流、提問、消化。活動的形式地點可以在教室,也可以到琴房或者室外。活躍的課堂氣氛其教學效果事半功倍。另外,教師課堂上下不能只關心自己怎么教,更要關心學生怎么學。到學生中去,積極引導學生,反客為主,和學生打成一片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總之,在課堂教學上要做到:課堂容量,量力而行;課堂語言,精講到位;師生互動,動靜結合;創新細節,張楊有度。
二、培養目標
長期以來,在中小學存在的普遍問題就是一味追求升學率。一個孩子的成長,是受到多方面因素影響的,而我們學校的課程設置不分年代、不分地區一統天下。由于片面追求升學率,各地中小學不設選修課,人人去攀登升學的梯子,結果使一些孩子的創造發明天才和其他天資被埋沒了。這種教學上的少慢差費在二十一世紀就不再應該存在!這些問題不改革,就不可能真正提高全民的音樂文化素質。中小學的培養目標應該使學生成為一個“會自己學習的人”。按照學生的年齡、心理、生理特點指導學生學習、發揮其特長,滿足其求知欲望。中小學設選修課至少有兩大好處:一是為社會培養人才、二是適合學生個人才能的發揮。少年兒童天真可愛,富有創造性和想象力。如果從小限制他們的性格、興趣的發展,那么后果將不堪設想的。
三、課外活動
目前,對中小學課外活動的認識眾說不一,其主要原因表現于認識不足和教學觀念陳舊。現在仍然有些學校把課外活動當作課堂教學的“補充”、或當作松弛神經的娛樂活動。有的老師也認為是額外負擔。要讓課外活動體現其存在價值就應該首先使課外活動服務于全體學生,不要只給少數音樂尖子吃偏飯。其次學校要舍得花錢建活動場館、添置設備。第三要充分發揮設備的效益,不要怕學生把樂器用“壞”.一架鋼琴與其讓學生操練20年,其效益比完好保存100年大得多。第四應該加強課外活動指導專長的老師這發面的培訓,或在高師里邊增加課外活動指導專業。因為相當多的學校不開設課外活動的直接原因也是缺乏有課外活動指導專長的老師。
四、教學設施
教育需要投資,音樂教育更是如此。音樂教學設施是實現課程標準的保證。各級政府,教育行政部門要加大對音樂教育的投入,同時要積極鼓勵和協調社會上各種力量來對農村音樂教育進行投入,逐步建立多種渠道來籌措農村音樂教育經費機制,解決農村音樂教育不足的問題,改善辦學條件,修建音樂教室,配置音樂教學器材,完善教學設施,提供農村音樂教師的福利待遇。這樣,一些音樂教師才會安心扎根農村,在農村音樂教育中實現自我價值,保證農村音樂教育得到真正的發展,從而實現我國中小學音樂教育的公平性。
五、管理方面
1.領導方面的管理:①領導要懂藝術教育,重視音樂教育,常抓不懈。要成為抓藝術教育的“行家里手”,不當門外漢。②要設立專門業務機構。既有長遠規劃,又有短期安排,是活動制度化、經常化。既要扎扎實實,又要生機勃勃。③給懂業務的領導一定的自主權。如人事權、經費權、教學計劃權、評價考核權、職稱評定權指導改革權、處理公共關系權等。④提高分管藝術教育領導的工資待遇,如不這樣,仍將失去一批好的“內行”領導,包括一些校長。
2.教師方面的管理:①定期、定人經常進行業務進修,保證理論知識、教學方法的不斷更新。鼓勵教師在新課標的的引導下,結合本區域實際對現有教材進行拓展與整合使教材更貼近本區域孩子的學習經驗和生活環境,更能體現“以學生為本”的原則。②提高工作效率。每周上課20-25節行不行?③分大課堂為小課堂。人數以20-30人為宜。
六、農村音樂教師要在日常教學中積極收集各種課程資源
如地方民謠、民間樂器、戲曲音響和道具、網絡信息、圖片資料、譜例、書籍等等;要充分發揮農村學校廣播站的優勢,經常為學生播放音樂,營造音樂的氛圍,最大范圍的幫助農村中小學生接觸各類音樂,在有意無意地傾聽和潛移默化的影響中實現音樂教育的審美功能。音樂教學是基礎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是實施全面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我們必須認真分析現狀學會運用新的科學的教學理論,聯系課程改革的具體實踐,樹立新的教學觀,一切從音樂學科的特點出發。這樣才能我國提出的努力實施全面素質教育的號召成為現實。如果我們能夠經常地研究音樂教育改革的新問題,改進和改革舊的傳統教學模式,大膽嘗試,勇于探索教育教學的新方法,那么,我們中國的中小學音樂教育就會躍上一個新的更高的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