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衛生檢驗論文
作者:邵明東 李冬梅 王? 任靜波 艾潔 龐淑華 單位:黑龍江畜牧獸醫職業學院
行為導向教學法是以理論為基礎強調實踐和技能訓練及學生積極參與的現代教學方法,它重點強調的是對學生能力的培養。這種教學體現了以職業活動為導向,能力為本位的現代教學指導思想。其教學過程包括方案設計、信息收集、制訂計劃、實施計劃、控制質量、學習反饋和評定成績等環節。教學方法主要有大腦風暴教學、張貼板教學、案例教學、項目教學、模擬教學和角色扮演教學等。行為導向教學法的實質是培養和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圍繞教學任務設計出教學環境及其活動,設定教學項目、技術、方法,并使學生承擔不同角色,共同討論要解決的問題,使學生相互之間保持良好的協作關系,各司其職順利完成學習任務。行為導向教學要求師生互動交流、共同探討,教師的角色由傳統的教學活動的主導者轉變為教學活動的引導者或主持人,成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在教學活動或項目中,師生之間默契配合,體現出組織與被組織、指導與被指導、咨詢與被咨詢的關系。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教師作為主持人,其任務與傳統意義不同,不僅要傳授知識,還要更多地培養學生的能力,并從改善教學環境入手來達到教學目的。
1行為導向教學法的特點
行為導向教學法體現了現代教育理念,遵循了教學的認知規律,符合當前素質教育的基本思想。行為導向教學倡導學生參與,具有激勵學生內在潛能的作用,其特點是在教學組織中采取多種形式,以學生為中心進行教學,讓學生以團隊的形式共同學習,相互提高,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索,強調在團隊學習中發揮每個學生的主體作用。行為導向教學采用師生互動型教學模式,從注重“教法”轉到注重“學法”,將學生的學習與發展緊密結合起來,教師是學習過程的組織者、咨詢者和伙伴,學生是活動的實踐者。行為導向教學通過創造某種特定的情境,倡導學生參與教學的全過程,圍繞有關課題、問題、項目開展教學活動。
2行為導向教學法在獸醫衛生檢驗課程中的應用
2.1運用現場教學法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
現場教學法是在生產現場直接進行教學的方法,由師生雙方共同在現場進行邊教、邊學、邊做來完成教學任務,現場營造的職業氛圍更有利于達到學生能力與素質同步培養的目的,縮短了理論教學與實際生產應用的距離。如在講解市場肉類獸醫衛生檢驗這節內容時,帶領學生到農貿市場進行參觀,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向學生講述市場肉類衛生檢驗的程序,并重點向學生介紹病畜肉和色澤異常肉的檢驗及處理措施,同時對怎樣鑒別雜畜肉、公豬肉、母豬肉及肥豬肉作詳細講解。通過現場參觀教學,使學生身臨其境,增強感性認識,達到教學目的。
2.2運用模擬教學和角色扮演提高學生動手能力
模擬教學是行為導向教學法中的一項重要內容,是將教學過程設置在一個模擬的、特定的情景之中,通過教師的組織、學生的演練學習某種職業所需的知識和技能。通過這種教學,讓學生在愉悅、寬松的氛圍中達到教學目標,使學生對自己未來的職業有比較具體、全面的理解。角色扮演法是在模擬教學方法中,讓學生擔任某一角色,通過對各種角色的扮演和比較分析,使學生親身體驗角色的心理、態度和情感等,從而培養學生對社會的認知和人際交往的能力。如在講授家畜屠宰檢疫這章內容時,設定一個類似于小型屠宰場的教學場景,讓學生在其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對豬進行屠宰前檢疫時讓學生扮演檢疫員的角色,來查證驗證,同時實施宰前檢疫并作好記錄;然后進入屠宰加工車間,這里既有屠宰加工人員,又有宰后檢疫工作人員,將他們安排在不同的屠宰加工環節和各檢驗點。教師在現場進行理論講解和操作示范,學生親自動手操作練習,通過學生的主動操作、探索和反復演練,讓學生根據給定的條件和模擬的情境作出明確判斷和選擇。這種教學方法既活躍了教學氣氛,激發了學生學習專業知識的興趣,又提高了學生的實際操作、臨場應變和相互合作的能力。
2.3運用案例教學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能力
案例教學是通過對實際生活所出現的案例進行分析和研究,形成職業行為能力的一種教學活動。在案例分析中,學習者自己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并找出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手段,其意義不在傳授知識,重視的是得出答案的思考過程。通過案例介紹、整理、歸類及總結評價等,對具體案例進行討論、分析,理論聯系實際啟發學生的創造潛能,培養學生的決策能力。如在講授家畜宰后檢驗處理這節內容時,可以給學生提供典型案例,通過教師講案例、學生議案例,從實際案例中引出教學內容,并通過分析、討論完成教學任務。討論結束時教師進行總結,并讓學生記錄案例的討論過程,引導學生進行思考與判斷,得出案例分析結論,最終達到傳授知識、培養能力的目的。
2.4運用項目教學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
項目教學是通過師生共同實施完成的一個項目而進行的教學活動。它是將相對獨立的任務交給學生,從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設計與實施到完成后的評價,都由學生具體負責,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給學生一些咨詢、指導和疑難解答,目的是在教學中把理論和實踐有機地結合起來,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與綜合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如在講授家畜宰后檢疫的程序和要點這節內容時,將每個班級分成4個小組,由組長安排具體工作。組長召集全組成員召開小組會議分派任務,然后小組成員進入項目角色,完成項目任務。這些任務包括家畜宰前檢疫的組織、處理,制作家畜屠宰加工流程圖,最后進行家畜宰后檢驗程序設計并完成對家畜頭部檢驗、皮膚檢驗、內臟檢驗、胴體檢驗及旋毛蟲檢驗等項目。在旋毛蟲檢驗實驗教學中,教師首先指導學生制訂具體可行的檢驗方案,指導學生根據方案,落實所需的實驗材料、儀器設備、各種相關的條件及每個成員在小組中的工作分工等,并著手進行實驗操作。步驟包括樣品采集、目檢、制片、鏡檢、記錄和實驗結果分析,根據實驗結果做出檢測報告。
3實施行為導向教學法的效果與體會
通過行為導向教學法在獸醫衛生檢驗課程教學中的實踐,課題組成員發現該方法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行為導向教學法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建立了以學生為中心的新型教學模式。行動導向教學法以學生行為的積極改變為教學的最終目標,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學習積極踴躍,課堂氣氛活躍,增強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參與性,并且在參與的過程中動手、動腦,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與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水平。行為導向教學法的實施,拓寬了學生的視野,有利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互助的精神,提高了學生的創新能力及對問題的洞察、分析、歸納和總結能力,極大地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獨立獲取信息的能力,增強了同學之間的凝聚力,促進同學之間團結協作、廣泛交流、相互討論、共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