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藝術語言論文
作者:王麗 單位:周口師范學院
“裝飾畫”是現代繪畫分科體系下藝術設計繪畫種類,但其發展歷程卻可追溯至幾十萬年前,當第一位原始人將捕獵動物的牙齒串成項鏈戴在頸上,準藝術產生了,審美情緒產生了,“裝飾藝術”的原始概念也產生了。無論藝術的起源來自于何種原因:巫術、游戲、表現,這些卻都促使人類在遠古時期開始了“裝飾”這一概念活動。在“裝飾”一詞中,“裝”有著偽裝、人為打扮之意,具有極強的動詞特征和遠古時期捕食行為遺留下來的人類偽裝活動因素,“飾”則帶有濃厚的審美情緒,表達了一種裝扮之后的審美表現。裝飾畫作為一種公眾藝術,一種“裝飾藝術”,經歷了雛形、草創、演化和概念明確這幾個發展階段,其藝術語言隨著其發展歷程不斷豐富和創新。
一、裝飾畫發展歷程
從藝術的角度上來看,裝飾畫藝術首先是作為一種特殊的文化現象而存在的,從人類最為原始的樸素的審美表現上來看,對裝飾畫的歷史可上溯到史前藝術,捕獵動物的尾羽、牙齒都被原始人裝飾在自己的腰間、頭上和身體上,這種裝飾同樣存在于現代某些土著部落中,而最為直觀的是對自我臉部的描繪,對稱的構圖、濃烈的色彩,無不帶有裝飾繪畫的風格特征。中國遠古時期的結繩紀事、古埃及的楔形刻字、北歐頗具意味的巖畫和中國最為原始的甲骨文,這些文字的雛形都可作為裝飾藝術符號語言的最初創造。在直觀感受歷史的演變之后,也可以從不同的角度看到象形文字的歷史出處,那就是我們稱之為“圖形符號”。所謂“圖形符號”即是裝飾畫的源頭,也是它作為歷史的產物,印證著不同的歷史階段裝飾藝術的步伐。早期的那些裝飾畫,并沒有擺脫掉文字符號的束縛和約束,在材料物質上的運用相對較少,只是在一些器物上、巖壁上、紙卷上雕刻、填充、繪畫等。經歷了原始時期裝飾的雛形期之后,在草創期,裝飾作為一種工藝手段不斷出現在各個歷史時期的工藝制作和審美表現之中,從青銅器皿獰厲的紋樣到漢代流暢的云形圖式,從唐宋時期的招貼小畫到散見于民間的門神貼畫,人們在美化自己周圍環境的藝術形式上,創造了很多的藝術種類。藝術的歷史長河不斷地向前流淌,裝飾畫的生命也在孕育著新的生機與內容,從概念上來說,真正的裝飾畫概念和作品出現在西方19世紀末期的工藝美術運動之中。
以莫里斯為首的藝術家倡導的這次美術運動其實質是將視點投入到真正的設計領域中,在此之前,裝飾畫的概念是分散于各個其他藝術科目概念之中的,油畫、浮雕、國畫、水彩畫都有著裝飾室內和室外環境的功能和行為,卻沒有對此功能一個專門的指稱出現。而工藝美術運動之后,這個概念誕生了,人們開始為美化居室和公共空間進行獨立的有目的的創作,現代裝飾畫的概念產生了,產生了明確的“裝飾畫”詞匯———“Decorativepainting”。現代裝飾畫與傳統裝飾畫的區別,主要體現在時間上和功能上。現代不是指時間意義上的現代而是相對傳統而言意義上的一種發展和創新。并且形式和內容傾向于理論化、造型傾向于抽象化。現代裝飾畫是基于現代設計和現代繪畫的理論和實踐的影響而出現的特定的一種藝術形式。整個裝飾畫作品都有一個共同而顯著的特點,即獨特的視覺美感和非凡的藝術價值,并且裝飾畫的首要任務是應該有“天然”的裝飾性和裝飾的美感。這種美感的過程是比較獨特的工藝制作過程,是藝術家創作思維中理性和感性的結合。在表現形式上也不是現實事物的再現,而是選擇提取和概括總結的過程。
二、裝飾畫藝術語言特征
當“裝飾畫”作為專業概念被確立,其藝術語言特征的要求也就被確立了。裝飾畫在被確立概念之前,并不能有統一集中的藝術語言風格,但當裝飾畫的功能目的被明確的界定之后,裝飾畫的藝術語言特質即被確立。首要的藝術語言特征是“美”,而“美”的語言特征在現代有著更為強烈的表現特征,如現代裝飾繪畫與舞臺的藝術或者是與一些戲曲和舞蹈表現一樣,在多數情況下不追求局部特寫部分的逼真酷似,以及面部表情方面的栩栩如生,主要關注這些形象和形體的突出表現力。所以,我們對自然形態的一些形象必須進行加工,這種藝術上的重點加工俗稱為變形。因此題材內容能夠變得更加豐富多彩、形式多樣。一幅優秀的現代裝飾畫需要注意以下幾種藝術語言特征:
1.創意與構圖。創意是指創作從構圖、造型、色彩、畫面等處理有獨特的與眾不同的地方。創意的好壞也是衡量一幅作品內涵和格調高低的基本指標。裝飾畫創意構思過程中藝術家可以充分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敢于大膽打破常規,積極探索出新的表現形式、表現方法和表現風格。通常在裝飾畫創作過程中,常采用"飽滿型構圖"。飽滿,是豐滿、豐富、充實之意。顧名思義,飽滿型構圖是沿襲傳統的構圖方法,其畫面的構成形式是在傳統繪畫的基礎上再重新作密集、豐滿的處理,使所要刻畫描繪的物象豐滿而充實,增強畫面的感染力。
2.材質的利用。在現代裝飾畫中,材料的運用是最為廣泛的,特別是在環境藝術的裝飾設計中,以突出加強裝飾構件的形態、質感、色彩、肌理等藝術效果。因此,現代裝飾畫創作中利用各種不同的材質或材料進行藝術作品的創造,尤其注重以質地來表現效果。所以藝術家利用不同物質材料與各種人文環境間的有機聯系,創作出藝術作品,以最大限度地美化了我們生存的空間環境,提高大眾的審美情趣。
3.色彩的美感。在眾多的對比形式中,補色對比是裝飾設計中運用比較廣泛的一種對比形式。這種補色對比形式在視覺上能第一時間抓住欣賞者的眼球,也給視覺上帶來更大的震撼。而且裝飾繪畫也是一種造型藝術,色彩、線、形、材質、二維空間是它的主要表現語言。色彩是其中十分重要而富有魅力的藝術語言,在自然色彩美的啟迪下可以將美好的色彩意象融入裝飾色彩的設計之中,感性的感受和理性的推敲二者相互結合相得益彰。由此可見觀念中的色彩、理念中的色彩、意念中的色彩也就自然成為裝飾畫中不能舍棄的一種形式要素。當然這里面我們還要注意的問題是色彩與內容題材的協調統一,因為不同的題材內容需要與不同的色彩相互對應。這也是體現色彩帶來美感的最基本的要求。
以上是對裝飾畫在基本的藝術技法語言特征上的總結和歸納,而在藝術構成語言范疇中,“裝飾畫”融匯了繪畫藝術的藝術風格語言種類,形成了獨具特色的藝術風格語言特征,主要有以下幾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