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精神文化論文
作者:陶玉梅 單位:中共橫縣縣委黨校
繁榮和發展農村文化是貫徹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的重要內容,是一項系統性工程。為進一步推進橫縣農村文化建設,2011年12月初,橫縣黨校成立了專題調研組,深入全縣17個鄉鎮,采取召開座談會、走訪農村基層干部群眾、發調查問卷等形式,對全縣農村文化建設情況進行了為期一個月的調查。此次調研共發放《橫縣農村文化建設情況調查問卷》850份,收回有效問卷842份,召開村民代表座談會17場次,走訪農村基層干部群眾170人次。
一、橫縣農村文化建設現狀
享有“中國茉莉花之鄉”美譽的橫縣是郁江河畔上的一顆明珠,位于廣西南部、首府南寧的東部,是中國最大的茉莉花生產基地和茉莉花茶加工基地,是廣西商品糧生產基地和蔗糖生產基地之一,是廣西北部灣經濟區沿江近海靠城的重點縣域,縣域面積3464平方公里,轄17個鄉(鎮)、302個行政村(社區)、1404個自然村,總人口120萬,其中農業人口106.5萬。近幾年來,隨著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橫縣農村文化建設也有了長足進步,全縣農村文化建設呈現出蓬勃健康的發展態勢。
(一)農村文化娛樂設施日臻完善
近幾年來,橫縣以促進經濟社會和諧發展、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為核心,扎實有效地推進農村文化基礎設施建設,農村文化娛樂設施日臻完善。
1.鎮級綜合文化站實現全覆蓋。為加快鄉鎮綜合文化站建設,“十一五”期間,橫縣先后申請國家專項資金272萬元、申請自治區財政專項資金204萬元、縣財政投資68余萬元,修繕和擴建了17個鄉鎮綜合文化站,全縣鄉鎮文化站建成率100%。在此基礎上,為了豐富農村群眾的文化生活,2011年橫縣文體局通過政府集中采購為石塘、云表、陶圩等7個鄉鎮的綜合文化站配備了價值35萬元的燈光、音響、舞臺幕布等文藝演出所需的設備。
2.村級文化活動中心建設穩妥推進。村級文化活動中心是農村基層黨組織和其他各類組織發揮作用的重要陣地,是為農民群眾提供全方位、多層次服務的有效平臺。為積極穩妥地推進村級文化活動中心建設,近幾年來,橫縣堅持以統籌城鄉發展為抓手,把加快村級文化活動中心建設與城鄉風貌改造、精神文明建設、新農村建設等有機結合起來,有效地推進了橫縣村級文化活動中心建設的發展。截至2011年12月底,橫縣已經投入使用的村級文化活動中心有200多個,現在的村級文化活動中心,已經成為橫縣各村村民健身、休閑、學習的好地方。
3.農村信息化基礎工程建設成績突出。近年來,橫縣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農村信息化建設,把信息化建設作為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一個重要措施來抓,并將農村信息化建設列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組織信息化、科技、電信、移動、聯通及廣電等部門大力推進農村信息化建設,取得了顯著成績。目前,橫縣縣、鄉(鎮)、村3級文化活動網絡體系已形成,302個行政村(社區)也實現了電話村村通工程和廣播電視進村工程,電信網絡覆蓋自然村達95%。
(二)農村業余文藝演出隊伍遍地開花
多年來,橫縣黨委政府一直關注民間文化的發展,把發展群眾文化作為一項重要的惠農工程,積極引導廣大群眾組建各類業余文藝演出隊伍。截止2011年底,橫縣已擁有各類業余文藝演出隊伍200多支,這200多支業余文藝演出隊伍于勞作之余排練節目,在節慶或農村喜事時進行演出,不僅豐富了農村群眾的文化生活,也進一步宣傳了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政策,深受基層群眾歡迎。在對巒城鎮業余文藝演出隊伍調查中,我們了解到該鎮活躍著新群聲劇團、新風文藝隊、光彩文藝隊、喜洋洋文藝隊、廣場腰鼓隊、花園健身隊、秧歌隊等12支業余文藝演出隊伍,每當夜幕降臨,文藝隊員們便卸下白天穿的衣服,換上光鮮亮麗的演出服,編排、演練節目。據了解,巒城鎮所有業余文藝演出隊伍都是自發組織的,每支隊伍成員都在10人以上。值得一提的是巒城社區組建的新風文藝隊所編排的文藝節目具有非常濃厚的鄉土氣息,主要是針對個別群眾出現的封建迷信、不贍養老人、鄰里不團結、賭博、酗酒等陋習和群眾中涌現的文明新人新事來編排節目,所表演的內容在群眾中有原型,深受群眾喜愛,有著極強的生命力。
(三)農村文藝創作碩果累累
近幾年來,橫縣積極實施文化精品戰略,通過舉辦農村文藝大展演活動,激發群眾參與文化活動積極性,一大批優秀的農村文藝作品脫穎而出。近幾年來,橫縣文化館、文工團等文藝團體創作、改編了一大批民間文藝作品,其中歌舞類作品達到270多個,小品類作品有25個。2011年縣文工團創編的《茉莉之鄉》、《高原風光美》、《百年到老不分離》等3首歌曲分別獲得中國民歌精品評選金獎、銀獎和銅獎,并被收入《奧運之春中國民歌精品選粹(八)》暨“中國民族民間歌曲演創高端選粹”指定演唱歌曲;縣文化館創編的山歌對唱《花都賀酒歌》獲自治區、南寧市“田園歡歌”主題文藝創作演出比賽銀獎。2010年,橫州鎮城東社區創編的舞蹈《舞茶》在“首屆南寧市鄉村社區和諧文藝大展演”和2011年北部灣文藝大展演中均獲得一等獎,并入選南寧電視臺在中華茉莉園舉辦的中馬泰三國跨國連線《春天的旋律•2011》的春節晚會節目錄制;橫州鎮槎江社區創編的小品《下輩子我還嫁你》在“首屆南寧市鄉村社區和諧文藝大展演”中榮獲小品類二等獎;橫州鎮城北社區創編的樂曲《花都,我可愛的家鄉》在“首屆南寧市鄉村社區和諧文藝大展演”中榮獲樂隊類三等獎;橫州鎮宋家莊大家樂藝術團創編的舞蹈《金匾茉莉哎勢勢》、《兄弟們》等作品也先后榮獲南寧市老齡藝術團才藝比賽二等獎、南寧市社區文化藝術家庭才藝比賽三等獎。2011年,在南寧市第二屆鄉村社區和諧文藝大展演中,橫縣選送小品《山路彎彎》、舞蹈《和福》、樂隊組合《花海》分別榮獲兩個二等獎和一個優秀獎。另外,在橫州鎮調研中我們還了解到2011年橫縣出資20萬元與自治區黨委宣傳部、自治區文化廳,南寧市委宣傳部、南寧市文化新聞出版局聯合打造了以秦觀編管橫縣橫州鎮的歷史為題材的新編大型歷史粵劇《海棠亭》,該粵劇由南寧市粵劇團出演,2011年10月粵劇《海棠亭》在重慶“第十二屆中國戲劇節”文藝匯演中榮獲了優秀劇目獎。大型歷史粵劇《海棠亭》的獲獎,充分展現了橫縣對抓文藝精品生產的成果,彰顯了橫縣文化的軟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