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教育研究
本文作者:龔兆先 趙陽 單位:廣州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
建筑學和城市規劃等建筑類本科專業,是培養與城市建設緊密相關的建筑設計、城鄉規劃等方面應用型人才的專業。建筑類專業教育與執業制度密切相關[1-3],國家對建筑類相關行業實施執業注冊制度,并通過相應的專業教育評估制度保證專業人才培養與執業注冊制度的銜接性,從而使該類本科專業教育除大學教育的一般屬性之外,還具有較為明顯的執業教育屬性。執業能力的形成和提高,不僅依靠本科教育,還取決于畢業后實踐工作中的經驗累積,但本科階段的執業教育是最為關鍵的環節[4]。學生畢業時所具備的執業知識和能力,是其就業時獲得用人單位青睞的重要標桿,也是其能否在規定年限后較快通過考試取得注冊建筑師、注冊規劃師等執業資格的重要基礎。因此,如何在積極推行創新教育和素質教育同時,合理確定本科教育中執業教育任務,是建筑類專業尤其是側重培養應用型人才院校的建筑類專業教育中不可忽視的課題。為此,需要針對當前建筑類本科專業教育實踐中所存在的一些問題,明確本科階段中執業教育的適宜目標,并在此目標下探索優化途徑,以期更好完成本科階段所應承擔的執業教育任務,培養可較快適應執業要求的本科人才。
一、本科執業教育要求和問題
(一)執業能力與本科專業教育
執業能力是實行注冊制度的各專業(行業)從業者開展相關業務的重要基礎,并反映在專業教育評估、注冊資格考試的科目設置和考試大綱、注冊登記制度以及繼續教育之中。對建筑類專業來說,專業教育評估有別于一般的工科教育,強調對相關專業實務的了解、掌握和能力的提高,在注冊建筑師和規劃師考試中,則通過設置具有明顯執業需求導向的科目予以反映。本科專業教育是執業能力形成并逐步增強的首要環節,是執業者形成對今后擬從事職業的基本認識、構建執業能力基本框架并形成初步執業能力的關鍵時期。通過本科專業教育,學生可借助知識學習和專業能力訓練,逐步形成一定的執業能力[5]。同時,培養職業興趣、建立執業自信,對執業者的職業生涯同樣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因此,必須充分重視本科專業教育對構建執業能力框架、提高執業能力水平的作用。
(二)本科執業教育的總體要求與現實問題
在國家執業注冊制度導向下的建筑類本科專業教育,要求學生了解和掌握更為綜合和廣博的業務知識,并具備相應的業務能力,從而有別于其他一般工科專業執業能力培養。如此,學生畢業后經過規定年限的業務實踐,通過考試取得注冊建筑師、規劃師資格,進行相應程序的登記注冊,開展執業資格允許范圍內的業務。國內相關院校,特別是已通過或準備參加相應專業教育評估的建筑類專業,在其人才培養方案或教學計劃中,都已或多或少反映了對學生執業能力培養的關注[6]。學生已對執業能力要求有了逐步認識,并具備了一定的執業能力水平。然而,由于專業教育過程中師資薄弱、學時限制等具體困難,目前還存在一些問題。例如:(1)認為執業能力主要是學生畢業后在實踐中形成的,本科專業教育對此作用有限;(2)以規劃設計或建筑設計能力培養替代執業能力培養,業務實習也僅僅成了一種規劃或設計實習;(3)執業能力培養,僅依靠設置少量課程,忽視非課程環節的培養作用;(4)雖重視執業能力培養,但未充分發揮本科教育階段的培養潛力。這些認識和培養過程上的問題,妨礙了本科生執業能力培養的全面性和可行性。對本科生而言,在有限的學制期內全面形成滿足注冊、執業所需的執業能力是不現實的。上述對執業能力培養認識上的局限、培養過程與措施上的偏差,又導致學生執業能力培養遠遠低于其應該而且可以達到的培養水平。因此,深刻反思現有的本科專業教育體系,系統挖掘學制期內各種可行途徑和方法,進一步優化和提升本科學生執業教育水平十分必要。
二、本科執業教育的適宜目標
為了在建筑類本科專業進行適宜的執業能力培養,必須以必要性和可行性為原則,明確本科專業階段應該進行的執業教育目標和內容。從現行條件和行業需求看,主要應包括以下三方面。
(一)促使學生了解執業知識與能力要求
本科生入學之初,通常對所學專業的認識很少,甚至存在多種誤解。同時,在多年對建筑類專業新生的了解中發現,絕大多數新生并不清楚建筑學、城市規劃等專業對應的注冊、執業制度。即使到了二、三年級,盡管已經知道畢業幾年后可以參加注冊考試,但對注冊、執業及相應能力的要求仍然不甚了解。這種狀況不利于學生對畢業后擬從事職業的完整認識,制約了對相關課程和實踐環節設置意義、價值的正確判斷,從而可能導致學習效果不顯著。因此,及時向學生傳達本專業執業所需能力的類型、范圍以及本科階段應達到的程度十分必要。需要讓學生了解建筑師和規劃師的執業能力不僅限于方案(施工圖)設計和表達,還需熟悉相應政策、經營、管理內容,明確執業范圍包括前期策劃、技術咨詢、施工指導和監督、規劃管理等內容。在本科階段,有些執業能力作為一種入行的基本要求是必須掌握的,如建筑設計、城市設計、居住區規劃設計和規劃能力等,并在畢業后的工作實踐中進一步提高,而有些是分階段掌握,畢業后在工作實踐中逐步積累,如城市規劃專業的城市總體規劃編制等。
(二)幫助學生建構有差別的執業知識和能力框架
在本科教育階段讓學生全面掌握執業所需的專業相關知識,系統具備注冊入行所需專業能力是不現實的,但通過本科專業教育,幫助學生建構合理的知識結構體系,積累盡可能豐富的相關知識,從而形成基本執業知識和能力框架則是可行的。這個框架首先應在促進學生對專業今后執業所需知識和能力的整體與充分認識基礎上,通過較強的規定性要求,引導學生全面掌握基本知識、具備基本能力,從而形成知識和能力的基本框架。同時,出于對學生天賦、基礎條件及今后從業計劃等方面的考慮,本科執業教育應允許不同學生畢業時所建立的執業知識和能力框架有所差異。讓不同學生結合自身的職業規劃及其預期的執業范圍,有選擇、有側重地補充和加強所需其他相關知識學習和能力訓練,從而使之形成有別于他人的執業知識和能力框架。
(三)幫助學生掌握執業能力形成的途徑與方法
本科專業教育雖然培養的執業能力有限,但對認識執業能力構成以及建立能力框架是必須的,可為畢業生在工作實踐中逐步形成完整和較高水平的執業能力奠定良好基礎。此時,更為重要的是通過本科專業教育,使學生掌握執業能力形成的有效途徑和方法。只有如此,才能在畢業后的工作實踐中,以既有框架為基礎,不斷增強已具備的執業能力,不斷補充、完善執業能力結構。這些途徑和方法,除了接受規定的繼續教育課程、積極獲取指導等之外,主要依靠自主學習。因此,在本科專業教育階段,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