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農業機械論文
本文作者:韓琴 單位:張家口市農機推廣站
1設施農業的主要形式
設施農業包含塑料大棚、溫室和工廠化栽培三種不同的技術層次。目前發展和應用較多的主要有塑料大棚、溫室大棚和連棟溫室,也有少量采用先進工程技術的智能型溫室和大型溫室。前者反映現階段設施農業的技術水平,而智能型溫室則更接近“工廠化農業”,代表設施農業的發展方向。
2設施農業機械的現狀
適合設施農業耕作、栽培和收獲等農藝特點并主要在各類設施中工作的農業機械簡稱為設施農業機械。由于設施農業種植的品種繁多,且受設施空間的限制,我國設施農業機械發展較慢,應用較少,配套水平也不高。國外對溫室中作業機具進行了系統的開發、研究、推廣和應用,許多作業項目如耕整地、播種、間苗、中耕和除草都已實現了機械化。我國設施農業的機械化作業水平低,大部分作業均為原始的手工勞動,強度大,效率低,提高設施農業的機械化水平已成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現在設施農業應用的農業機械品種、作業內容較少,但隨著我國對農機產品加大研發和推廣,設施農業機械的品種也逐漸增多。應用較多的機械主要有,
一是耕整機械。設施或大棚內的耕作機械更是用戶急需的,現有產品的機型不多,應用較普遍,多為借用現有的露地用小型耕耘機械,其適應性差,生產效率低,而且作業質量不穩定。近幾年針對溫室、大棚等特殊耕作環境,國內研制生產了一些小型耕作機械,有的微耕機還設計有多種作業功能,考慮了兼顧露地作業,提高了機械的使用效率。與耕作配套的設施農業機械還有地膜(殘膜)回收機,機械回收殘膜有利于降低勞動強度,提高生產率,保護設施內土質,使其符合環保要求。但地膜(殘膜)回收機現有機型作業效果還不太理想。
二是卷簾機械。卷簾機械主要是針對日光溫室使用,現在的推廣數量較大,它以省時、省力、效果好逐漸被農戶接受。
三是其他機械。①配套栽培機械,設施內作物的栽培方法各種各樣,與之配套的作業機械也各有特點,各不相同。移栽機、穴盤播種成套設備等機械只是試驗示范階段,還沒有普及推廣。②植保機械,小型噴霧機現在也在設施中應用,但由于汽油機噴霧器污染環境,影響農產品的品質,應用不普及。電動噴霧機正逐漸推廣,但存在著電池容量較低的缺點,作業時間和壽命亟待提高。
3今后推廣發展的方向
設施農業機械的發展應根據各地的氣候特點及土壤環境,在耕、種、收主要生產環節研制和推廣先進、適用的機械,進一步提高作業效率,減輕勞動強度。
3.1開發專用微耕機。現有的微耕機穩定性、適用性還有待提高,要求機體和質量小、動力足,操作舒適,符合人機工程學的設計原理,減輕操作者的勞動強度,盡量減少發動機對設施環境的污染。
3.2增強作業功能,提高配套比。要求配套機具性能穩定,工作可靠,操作方便,更換便捷,能分別進行旋耕、犁耕、開溝、做畦、起壟、筑埂、中耕、培土、鋪膜、打孔、播種、植保、灌溉和施肥等多種作業,操作手柄能上下左右調整,以適應設施內的工作條件并方便田間轉移。
3.3開發穴盤育苗播種成套設備。在機械化育苗移栽工藝和機具設備研究成果的基礎上,著重研究與微耕機配套的小型缽苗移栽機,先以半自動機型為主,逐步向標準化、系列化和規范化方向發展。
3.4植保機械發展要考慮設施作業密閉的特點,大力應用電動噴霧機。
3.5積極研制適用的小型收獲機械。針對設施農業種植品種繁多的特點,首先要發展易于作業的機械,如大白菜、蘿卜、甘藍等機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