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金融保險專業論文
本文作者:孫潔 單位:湖北財稅職業學院涉外經濟系
隨著經濟的發展,國際間金融溝通的加強,金融保險業在面臨良好的發展機遇同時,也遭受到不小的壓力,在這一情況下,以就業為導向,面向市場與行業需求,改變高職金融保險人才的培養模式,走產學研結合的發展之路,培養出更多高素質人才,以促進高職金融保險教育自身不斷發展,已成為一個必須要研究的課題。
一、高職金融保險專業學生就業現狀分析
調查采用問卷調查、資料查詢、數理分析等方法,對本校2009、2010、2011屆畢業生就就業率、就業方向等方面進行了分析與跟蹤調查。
1、就業率分析
本校金融保險專業近三年一次性就業率均較高,都超過了90%,尤其是今年更是超過95%,這也超過了學校各專業平均就業率。由此可見,本校金融保險專業有較好的就業前景。
2、就業方向分析
通過對2009、2010金融保險專業畢業生跟蹤分析來看,80%以上的畢業生畢業后從事的都是與金融保險相關的工作,只有少數畢業生從事了其他行業工作,這也是正常的。畢業生就業方向主要集中在保險公司、保險經紀公司、保險咨詢公司和綜合性的金融服務公司,從事保險咨詢、保險的代理、保險策劃、信息分析和理財服務等工作。
3、畢業生跟蹤調查分析
本校初步建立了畢業生質量跟蹤調查系統,及時反饋學生的就業狀況,并結合保險公司的反饋和畢業生的座談會,了解到以下情況:一方面用人單位評價本校畢業生保險基礎知識較扎實,工作踏實,能安心保險一線工作,但有部分畢業生動手能力欠佳,適應能力有待提高。另一方面通過畢業生的問卷調查得知,大多數保險金融專業畢業的畢業生認為在校期間的學習,為工作奠定了一定的基礎,尤其是提供了理論知識。但另一方面也有一部分畢業生認為在校期間,實踐課程開設得不夠好,高職教育特點沒有明顯突出自身的特點。
二、金融保險行業需求分析
1、金融人才數目需求分析
隨著經濟的發展,在全球金融業并構與聯合的浪潮推動下,不僅保險公司需要金融保險人才,而且銀行、證券期貨公司、企事業單位和勞動民政部門也都需要大量的金融保險人才。同時,在保險業的發展與拓展中,人才的作用不言而喻。按照慣例,開設一間保險公司內勤管理人員約80人,分公司約50人。而有專家預測保險業每年的增長速度可以達到30%,可以說,中國保險業對金融保險人才數目需求的數量激增。
2、崗位需求分析
在保險業發展過程中,由于業務擴充、人員調整等引起管理系列、內勤系列、銀行代理系列的人才需要。其他行業對金融保險人才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需求,一是保險代理公司對保險代理人的需要;二是保險經紀公司對保險以紀人的需求;三是郵政、貨運、航空、汽車銷售等部門需求保險兼業代理人才的;四是隨著社會保障機制的建立健全,社會保險人才的需求。
3、能力需求分析
銀行、證券及保險業務相互聯系、相互滲透使得現代保險業需要的是保險與金融融合的多面型的人才,不僅要對保險知識了解掌握,同進還要對銀行、證券、投資理財等知識有一定了解。同時,從企業和各保險公司的反饋來看,各各企業除注重人才的應用性、復合性外,對人才的綜合素質,如人際交往。那就要求相關高職院校在金融保險人才培養上要改進教學內容和方法,注重保險實務類課程開設,注重學生實習實訓,還要注重通用能力、職業能力的培養,才能夠適應企業和社會的要求,培養出復合型專業人才。
三、高職金融保險專業供需不對稱分析
從經濟學的角度看,有供給、有需求,應當能夠形成一種良性循環,但我們卻看到金融保險專業就業的雙難矛盾:保險專業的學生工作難覓,保險企業則是人才難求。高職金融保險專業供需不對稱的原因何在,我們從學校、教學、企業、學生四方面分析了內在原因。
1、從學校方面來看
人才培養方案決定培養出人才的類型,對于金融保險這一專業,學校沒有及時調研和分析市場需求,因此人才培養方案也只是在原有基礎上稍作調整,如培養目標、培養方式并沒有實質性的變革,人才培養模式也就未做相應調整。同時,學校對于高職金融保險專業課程設置與部分本科院校存在相似性,對基礎理論課程比較重視,而忽視了課程發展性、時代性,對目前一些比較重要的險種,如責任保險、保證保險等重視不夠。這種課程設置沒有突出保險的實務性,沒有突出層次性,加之與本科院校雷同,導致高職畢業生在就業時與本科生相比,并無優勢,無法形成錯位競爭。
2、從金融保險專業教學來看
教學手段上,盡管不少高職院校以多媒體代替傳統的黑板和粉筆,但教學模式仍然是傳統的老師講,學生聽,學生的參與性不夠,導致學生的分析能力、表達能力和交際能力得不到鍛煉和提高,達不到保險行業人才招聘的基本條件。由于保險學自身的應用性特點,在教學手段上,實踐教學必不可少。但是部分高職院校忽視行業發展動態與社會人才需求變化,強調理論學習,實踐教學環節,而忽視實踐教學環節,案例教學、模擬教學幾乎沒有。在這種情況下,自身的定位不清晰,培養出的畢業生也就難勝任保險公司的要求。同時,在考核方式上,高職院校采用的主要還是期末試卷考試再加平時作業的成績,這種考核評價方法偏重于單純記憶成分,不利于學生分析問題能力的培養。
3、從企業、公司方面來看
部分企業、公司只是關注當前市場份額,需要螺絲釘式人才,目光短視加上對保險教育認識的偏差,使得在就業市場上,金融保險專業的畢業生反而不如電腦、財會、市場營銷等專業的畢業生。
4、從學生方面來看
高職院校金融保險專業大部分畢業生擇業心態較為主動,但是不少畢業生就業標準過高,對薪資、工作地點均有較高要求。希望到大中城市可沿海城市工作,而不愿意到鄉鎮和基層工作;希望從事相對穩定的保險內勤工作,而不愿意從事保險外勤工作。就業理念上的誤區,職業定位不清,加上心理素質不高,使得部分畢業生在就業過程中挑三揀四,錯失良機。
四、高職金融保險教育與就業協調發展方略
因此,在當前經濟環境條件下,高職金融保險專業教育不能閉門造車,要適應市場,改變觀念,豐富人才培養內容,調整人才培養手段,突出體現高職教育的職業性與實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