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行政管理綜合論文
本文作者:方小林 單位:西南民族大學
1高校學術管理與行政管理的關系
學術管理和行政管理,共同服務于學校的整體目標。行政管理高效率地實現學術目標,借助學術管理提高行政決策的科學水平。學術管理決策的正確與否與高校內部行政管理的效率高低有著密切聯系。行政管理為學術管理提供保障,是高校管理的基礎。兩者是相輔相成的,是高校這個統一的整體下的互相作用的組成部分,我們只有恰當地處理好兩者之間的關系,促使兩者良性互動,才能推動高校的良性發(fā)展。
2高校管理現狀并提出對策協調管理
2.1管理現狀
高校管理中,管理重心上主體錯位。大學中的學術組織泛化為行政組織,或者作為“虛位”組織,學術權力在大學中往往難以發(fā)揮實際的作用。高校權力分配中,學校層次的權力過大,幾乎統攬了從招生到分配,從專業(yè)設置到科學規(guī)劃,從人員錄用到職稱評定、經費分配等所有事務。在學術發(fā)展方向、人員編制、課程編制、科研課題等學術問題上有較大的決定權,而最熟悉本院系教學和科研活動的基層管理機構和廣大教師沒有發(fā)言權,只是處在一種執(zhí)行命令的被管理地位。長期以來,在行政管理系統中,由于觀念的陳舊,在行政管理工作中往往出現無法可依的局面,最終導致工作失誤;管理隊伍結構不盡合理,如目前我國培養(yǎng)行政管理專業(yè)人才的院校很少,現有的管理人員大都沒有受過專門訓練,現代管理的知識貧乏,往往辦事主觀臆斷,只是憑經驗辦事[1]。此外,目前高校的人事管理體制改革依然沒有取得突破性進展,專業(yè)技術職務和事業(yè)單位職工身份的“終身制”,職稱評定上的論資排輩、干部能上不能下等現象在大部分高校依然存在。評價激勵機制的不完善,原本對教師考核和獎勵的本意,是提高教師教學水平,培養(yǎng)優(yōu)秀人才。而不完善的評價機制,只是在數量指標要求嚴格,這種現狀損害了教師參與學校管理的積極性,也給教師造成巨大的心理壓力。學術管理和行政管理相互越位和干預;行政管理人才匱乏,管理水平不高;高校人事管理體制和教師評價激勵機制不完善等等這些高校管理現狀,不利于高校的良性發(fā)展。
2.2高校行政管理與學術管理關系協調的對策建議
2.2.1落實高校的自主權,從根本上解決行政管理過多干預學術管理
高校管理改革就是利益的再分配,必然產生新的矛盾和沖突。面對如此錯綜復雜的情況,不斷出現的新矛盾、新問題,高校行政管理工作單靠行政命令難以奏效。高校有了辦學自主權,才能充分發(fā)揮教師和學生的主體精神,遵循人才培養(yǎng)規(guī)律改革課程內容和教學方法,切實提高培養(yǎng)人才的質量。才能沖破種種限制和禁區(qū),為開展科學研究和學術探討,提供寬松自由的學術氛圍和環(huán)境。
2.2.2發(fā)揮校長作用,采取協調方式解決行政管理中的矛盾
強化高校校長在協調學術管理與行政管理關系中的作用,采取協調方式解決行政管理中的矛盾。在高校的管理中可以借鑒國外高校的管理模式。校長在行政管理和學術管理中發(fā)揮領導協調的作用。在行政管理中注重學術管理,使學術管理在正常的行政管理中發(fā)揮作用,同時也增強了行政管理的指導作用,協調解決行政管理中的矛盾。
2.2.3充分保障大學教師和學生權益,完善“以教師為主體的教職工代表大會”制度
行政管理人員往往具備雙重行政職務與專業(yè)技術職務,以此保證行政管理工作順利開展。完善對教師的評價機制,調動教師的積極性。向廣大師生員工提供各種類型的服務,解決師生員工的后顧之憂。教學條件、學風建設、學術氛圍、工資待遇、深造機會等因素極大地影響教師的工作積極性。此外,還應強化學術民主制度建設,健全校務委員會、學術委員會、學位委員會、教學委員會等相關制度。
3結語
綜上所述,學術管理和行政管理,共同服務于學校的整體目標。兩者是相輔相成的,是高校這個統一的整體下的互相作用的組成部分[2]。雖然,目前在高校內部,存在著行政管理與學術管理關系失衡的現象。但是我們恰當地處理好兩者之間的關系,就會使他們共同服務于學校這個整體目標,推動高校的良性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