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班主任德育教育論文
本文作者:王仁富 單位:廣西河池市天峨縣高級中學
高中班主任在進行愛國主義的教育中,還喜歡利用傳統的題材故事教育學生,傳統故事聽的次數多了,學生會產生不解甚至反感情緒,德育工作難以起到應有的效果。部分班主任在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中,將考上大學作為學生的唯一理想,學生不自覺感到了學習的壓力,進而喪失學習心情。部分班主任在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中,并未結合學生發展的實際狀況,從而未以學生為主體進行德育教育,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德育方式是在德育過程中所采用的班主任以及學生相互作用的活動方式。包括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實施方式以及學生受教育的方式。常用的德育方法包括:說理教育法、榜樣示范法、陶冶教育法、實際鍛煉法、品德修養指導法、品德評價法等。班主任在選擇德育方法時,應綜合考慮德育的真實有效性,班主任的言行將對學生的思想產生直接的影響。班主任的言行不一將直接導致學生言行不一,并且將給學生帶來傷害。
實際中,班主任和學生的交流方法就是德育教育方式的綜合。而思想品德的培養就是學生德育教育的主要內容之一,也是修正學生品行的重要過程。班主任是這個過程的領導者,起到領頭和模范的作用,師生之間進行合理的交流能夠促進師生友誼的增長。班主任除了運用說服教育法講授德育外,還以身示范作為學生學習的榜樣,在學生服從管理的情況下,自主陶冶品德修養,提高自身的德育能力。若師生之間缺乏溝通,就會導致學生容易產生表面聽從,心里反感的狀態,從而激化師生之間的矛盾,班主任的信譽度也會因此下降。這就阻礙了班主任順利進行德育教育工作,增加了工作的難度,也影響了學生對德育教育的看法和觀念,并在心靈上給學生造成一定程度的創傷。
高中班主任應根據班級學生實際制定具體可實施的德育目標,從而為德育工作的有效性奠定有效的基礎。班主任應依據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以“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為德育工作開展的觀念,充分重視高中學生的德育工作,讓學生先成人后成才。班主任可根據學生的實際狀況,以學生為本,制定不同年級階段的不同德育目標,從而為德育工作的開展奠定基礎。針對高中不同年級學生的德育特點,制定不同層次的德育目標,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制定。
針對高中德育內容的落后陳舊特點,高中教師應通過篩選時代感較強、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從而有效提升德育工作的有效性。教師還可通過開展社會實踐,在具體的實踐中讓學生體驗和感受,加上教師適時的引導,從而在實踐中親身感悟自身修養和品德的重要性,以新型的德育形式開展高中學生的德育工作。從而也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高中學生學習任務較重,緊張的學習致使學生壓力大,從而在學生的發展過程中,可通過多種形式實現對學生的德育,促進學生各方面能力的形成和培養。
在高中德育過程中,高中班主任應以身作則,為學生品德和素質的提高樹立良好的榜樣。在選擇合適的德育方法的基礎上綜合考慮自身對學生的影響。班主任可通過換位思考,將自己看作班級中的一員,與學生共同學習、共同進步。從而達到較好的德育效果。
培養學生的思想品德能夠提高學生的德育教育,班主任給學生講授相關的德育知識前,先要反思自身的思想和行為,依據教師的標準檢驗自身的心理和道德素質并糾正存在的不恰當行為。班主任要以自身優良的道德品格和崇高的品質影響和教育學生的思想與行為,使其從內心學習德育教育,規范和糾正自身的不足,增強對德育教育的興趣,提高德育學習的能力。還要主動促進師生之間的交流,做到相互欣賞、感染、監督和促進,同時提出存在的不足。班主任要主動與學生溝通,促進師生的交流,增強師生的感情,始終把學生放在德育工作的主體地位,嚴格要求學生朝正確的方向學習和發展,從而提高自身的德育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