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互聯網
1.網絡建設目標與主要技術特點
1.1建設目標
工務部門局域網的建設與開發是為了促進管理效率化和合理化,建設目標是在工務段建立高速局域網,實現資源共享,開發基于大型數據庫的綜合管理應用系統,同時要充分考慮網絡和軟件功能的可擴充性。
1.2采用的主要技術
1.2.1網絡技術
局域網交換技術與VLAN技術:從局域網的發展來看,簡單易用、易擴展、經濟高效、靈活方便的Ethernet是局域網發展潮流。具有交換功能的快速以太網,由于支持VLAN(虛擬網絡),并且易于升級到千兆以太網和ATM,加之性能優越,價格適中,一般都作為企業網主干技術。VLAN技術使得網絡的拓樸變得非常靈活,例如不同位置用戶或不同性質用戶可以根據需要加入不同的VLAN
1.2.2客戶/服務器(C/S)技術
該技術可使整個系統中服務器和客戶機的工作負荷合理分配,且具有性價比高的特點。隨著微機性能的大幅度提高,以較小硬軟件投資可獲得比傳統大中型計算機系統更為強大的處理功能,開放式的體系結構使得選擇更為廣泛。在信息資源共享的前提下,它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1.2.3遠程網橋技術
工務部門的遠程用戶主要是沿線各車間和班組。離車間較近的車站和站段都有自己的局域網,遠程網橋可以通過一個較慢的鏈路(電話線)連接兩個遠程LAN,透明網橋以混雜方式工作,它接收與之連接的所有LAN傳送的每一幀。當一幀到達時,網橋必須決定將其丟棄還是轉發。如果要轉發,則必須決定發往哪個LAN。如果源LAN和目的LAN相同,則丟棄該幀。如果源LAN和目的LAN不同,則轉發該幀。這樣車間所在地的LAN和機關LAN建立起了連接。2.2.4網絡安全技術為保證整個網絡正常的運行,要充分重視防止計算機病毒對網絡的侵害以及“黑客”的入侵,所有聯網微機須正版安裝mcafee或瑞星防病毒軟件。服務器除安裝防病毒軟件還要安裝較好的防火墻系統。
2.工務部門網絡建設方案
2.1網絡的拓樸結構
2.1.1段部局域網
段部局域網是整個網絡的核心部分。
采用交換式快速以太網結構,其數據傳輸率為100Mbps,媒體段最大為100m,覆蓋范圍為0.5km,正好覆蓋辦公大樓,媒體采用超5類雙絞線的星型拓樸結構,整個網絡采用兩臺性價比較高的網絡交換機。由此可實現網絡工作穩定、可靠性高、擴展方便、配置靈活。作為星型交換式網絡結構的基礎是綜合布線系統(又稱結構化布線),綜合布線系統使得系統的集中管理成為可能,也使單個信息點的故障及信息點的改動或增加不會影響到其他點。
2.1.2沿線車間與機關網的互聯
由于工務部門工作性質的特殊性,下設有若干個車間。鄭州橋工段目前下設有二十三個車間,為了實現車間與機關網的互聯,每個車間通過網橋和鐵通公司提供的專用通道與就近的車站或其他站段進行連接,實現了寬帶上網。
3.信息管理軟件的應用信息管理軟件是局域網系統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同時,它也是單位內部信息管理的一種手段。它綜合了單位內部各方面管理信息,便于檢索和查詢。
3.1辦公自動化管理系統
辦公自動化系統是我段與百年軟件公司合作開發的一套網絡辦公信息管理系統,它具有網頁欄目管理、公文流轉、發文和收文處理、信息發布、內部通訊、日常辦公、輔助辦公、系統管理等功能。該系統設計了段主頁和機關各科室部門網頁,各部門可根據需要定制自己的欄目。內部通訊具有在線尋呼、手機短信催辦和電子郵件的功能。日常辦公具有日程安排、事務安排、網上審批和會議管理等功能。辦公自動化系統依靠段局域網,不僅實現了信息快速傳遞,信息共享,而且極大地提高辦公效率和企業管理水平。
3.2鐵路工務管理信息系統
鐵路工務管理信息系統也成為PWMIS系統,它包括線路設備、橋隧設備、路基設備、線路秋檢、橋隧秋檢、路基秋檢、工務調度、防洪水害、線路綜合圖、線路速度圖、車站配線圖、大橋略圖繪制、鋼軌傷損、采石管理等14個業務子系統,以及數據同步和系統管理2個維護子系統。PWMIS提供了數據采集、傳輸、建庫、查詢、檢索和報表等數據管理功能,可滿足鐵路工務業務部門在線路、橋隧、路基和調度等方面的業務管理需要,并具有信息匯總、報表、統計、查詢、打印、圖形顯示和數據傳輸、維護功能,可為鐵路工務設備的修建、改造和維護工作,提供及時、準確的信息。
3.3財務與材料管理系統
財務與材料管理系統包括工資管理、固定資產、成本管理、財務核算、倉庫收、支、存管理和材料核算等功能。財務管理依靠網絡信息技術使財務工作完全實現了信息化,提高了財務管理水平。鄭州橋工段材料科和開封材料分庫、許昌材料分庫全部連接到段局域網,兩個分庫通過局域網把所有票據錄入到微機,材料科依靠網絡技術統一進行核算,極大地提高了材料管理水平。
4.網絡信息技術的作用
為全段安全生產提供了現代化管理方式網絡辦公信息管理系統對近期段內安全生產情況和段內重大發生事情進行發布,使全段職工只需點擊主頁相關欄目就可了解當天段內發生的各類信息。基層單位任何有關安全生產情況,可通過傳發電子郵件及時向段內通報,做到人人心中有數,提高了安全生產的可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