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電子技術論文
本文作者:張凱 李正國 單位:深圳職業技術學院
課程、教材的定位和建設
專業定位和培養目標
高職專業要緊密結合地方經濟和產業布局,深圳市政府對汽車電子產業發展定位是使之成為深圳高新技術產業的支柱產業之一,建設汽車電子產業聚集基地,把深圳建成國內最大、國際知名的汽車電子生產、出口、交易基地。深圳比亞迪、長安、標致、雪鐵龍等整車企業,航盛電子、賽格導航、凱立德、華強信息等一大批知名車載電子產品企業的發展是市場磨礪的結果,也是這一產業政策制定的依據和引導的方向。為服務于深圳及珠三角汽車電子產業的蓬勃發展,學院2004年成立了汽車電子技術專業,并致力于培養具有良好的綜合素質,掌握現代汽車電子控制系統結構和原理,精通汽車電子產品檢測與鑒定,了解汽車電子產品生產工藝和設備,具有扎實的電工電子實際操作能力,適應現代汽車電子維修、服務企業以及現代汽車電子產品生產、銷售企業的第一線需要的高等應用型專業技術人才。為滿足專業定位和培養目標要求,推進學院“產學研用立體推進”的辦學模式,我們在學院汽車電子技術專業開設車載電子技術課程,同時進行課程和教材的改革和建設。
課程目標與定位
車載電子技術課程是汽車電子技術專業的專業必修課。屬于專業主干課程,其設置目的在于適應車載電子技術的發展對學生知識結構與能力提出的要求,其功能是傳授有關車載電子技術的概念、發展趨勢以及最新理論和產品等知識點,通過培養學生對車載電子技術和產品的基本了解,使學生對專業知識有基本的認知,掌握基本的車載電子技術應用。本課程通過課堂教學和實驗(實訓)教學,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和綜合職業能力。課程傳授有關車載電子技術的基本概念、汽車音視頻技術應用、車載導航系統及其應用、汽車信息無線網絡技術與構建等相關知識,提高學生對有關汽車車載電子技術和產品發展趨勢的認識,使學生具備車載電子技術的基本知識,建立車載電子和信息網絡的概念,具備產品檢查、測試和調試方法方面的能力。
課程特點及教材建設
縱觀車載電子技術課程在學院發展歷程,學院汽車運用專業最早開設的相關課程為汽車音響及改裝,主要開展汽車音響系統原理、調試、改裝等方面內容的教學。隨著單一的汽車音響被視頻裝置代替,課程改為汽車音視技術,增加了汽車視頻技術和多媒體制作與調試。近幾年車載導航和無線信息網絡在汽車上的應用越來越普遍,課程順應技術發展變更為車載電子技術。這個過程不是簡單的課程名稱改變,而是從指導思想、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實踐形式上的逐步調整。車載電子技術并沒有成熟的教材可供選擇,必須自己動手編寫。由于車載電子技術發展很快,課程和教材不宜將內容限定在具體車型所配備的車載電子設備,而是要重點介紹車載電子技術的基本原理和典型應用,因而本課程具有一定的難度,需要把握好高職教育理論知識講述“必需、夠用”這個原則,安排一定學時的實訓(實驗)教學單元。
學科、課程與教材的關系
高校課程設置和教師課堂設計都有較大的自主權,高職高專在這方面表現得尤為突出,這是由于高職高專課程體系比本科院校更需要把握市場脈搏,根據市場需求及時更新課程內容,改革教材和教學組織。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實時正確地處理學科發展、教材更新與課程組織是本課程教學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從學科上講,車載電子技術是汽車電子技術的一個重要分支,因此是專業主干課程;該門課程的教材則是對相關技術和應用的概括總結;而課程教學則是發揮任課教師和學生的能動性來共同完成相關知識傳授和掌握的一個自然過程。以上三者之間在邏輯上一脈相承,在內容上相互促進。車載電子技術學科和車載電子產品是根本,而教材則是根據學科和產品特點對專業知識和教師課程教學經驗的固化,教材編寫一方面需要一定的積淀和相對穩定性,另一方面也要順應技術發展作出修改甚至重寫,課程實施或者說課堂教學則要以學科和教材作為材料,及時補充新知識或者進行局部修改,教材再版時要把這些新內容寫進去。我們在車載電子技術課程的教學改革實踐中很重視以上問題,適應學科發展,適時地把汽車音響課程改革為車載電子技術課程,并制定了新的教學大綱和教材。
教學安排及教學方法
課程單元和教學重點
根據行業發展現狀和學科體系規律,我們把車載電子技術課程安排為5個教學單元,分別為基礎知識、汽車音視技術、車載導航系統、無線網絡技術和車載電子新技術,具體教學安排如下表所示。表中后3個單元都是課程改革后新增加的內容,中間3個單元則是課程教學的重點。
教學與考核的組織實施
本課程我們在實踐中采用了“項目教學”的方法,并不嚴格區分理論和實操,在項目中穿插理論知識的教學。1.教學單元分類教學全過程分為5個教學單元,5個單元既相互獨立,又有機結合。2.教學項目安排以上5個單元的核心是中間3個單元,我們所安排的5個項目就來自這3個單元,分別是“功放驅動多聲道系統的設計實踐”、“便攜式車載電子收音機制作”、“GPS導航系統數據處理”、“車輛管理系統編程”、“車載無線網絡系統搭建”。通過多媒體技術和實物現場演示相結合的方法傳授車載電子概念和新技術、汽車音視頻、車載導航系統以及汽車無線信息網絡等基本概念,通過實訓(實驗)項目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加深對車載電子技術理論知識的深入認識。這種項目教學內容與課程緊密結合的教學模式,使得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學習效果得到大幅度提高。3.考核評價方法本課程采用平時成績與期末考核相結合的方式。教學過程項目完成情況、出勤及習慣養成占總成績的70%,期末理論考核(筆試)占總成績的30%。該評價方法有利于提高學生平時學習的積極性,避免產生應付考試的現象。
課程實踐及改革的幾點思考
認識高職師生特點對課程教學的影響
高職學生文化基礎普遍不是很好,由于汽車電子專業除了要學習汽車專業平臺課之外還要學習電工電子、計算機軟硬件等方面的課程,因課程難度相對較大許多同學會出現畏難情緒。高職教師尤其是專任教師在教授高職課程時需要跨越兩大障礙:首先本科院校和高職院校在人才培養方面的側重點不同,教師們在受教育階段形成的思維定勢,導致其雖然具備較系統和扎實的學科知識,但卻不善于將其形象地轉化為應用型知識傳授給高職學生;另外教師也面臨知識結構更新的挑戰,需要思考如何將理論知識與市場應用技術緊密結合起來。正因為如此,我們在車載電子技術的課程教學改革實踐中探索出的方法是:讓課程變得更生動有趣,師生共同參與讓學生真正動起來,教師自己也逐漸適應高職課堂的特點。對于少部分基礎好、動手能力強的學生則可以鼓勵他們多學習電子通信技術、嵌入式系統、運動控制等方面的知識,并指導他們動手做一些小的創新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