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國際貨幣論文
作者:朝克圖 單位: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 內蒙古財經學院金融學院
布雷頓森林體系布雷頓森林體系是以黃金和美元為基礎的,黃金和美元是國際儲備貨幣。在各國中央銀行和美國聯邦儲備之間,黃金和美元是可以按照固定的價格相互兌換的。各國匯率是根據國內生產總值、國際貿易量等來跟美元確定一個比價,之后基本上是固定不變的。當出現波動是由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來貸款給予幫助,在外匯市場上進行干預來維持匯率的穩定。只有在國際收支出現根本性不平衡時才做匯率的調整。國際收支的調節是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貸款的援助下解決臨時性的不平衡,國際收支不平衡加劇時對逆差國采取緊縮性的政策來調節國際收支的不平衡。在美元幣值穩定,布雷頓森林體系最初該體系是較好的解決了國際貿易和國際金融往來的需要。但是隨著國際交易的擴大,對國際儲備貨幣的需求不斷的上升,而美元幣值不能保持穩定,出現可克服的“特里芬難題”,美元幣值穩定和對美元需求的擴大兩者不能兼顧,因此布雷頓森林體系解體了。
牙買加貨幣體系牙買加貨幣體系是以幾個主要發達國家貨幣為基礎的,幾個主要發達國家貨幣是國際儲備貨幣。各國匯率是根據外匯市場的供給和需求來決定的,不再確定基準匯率,匯率可以根據市場供求自由波動。國際收支的調節除了原有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貸款來解決臨時性的不平衡外,可以通過匯率波動來調節國際收支的不平衡。國際收支逆差,外匯需求上升,外匯匯率上升,本幣匯率下降,從而本國出口商品相對價格下降,進口商品相對價格上升,出口增加,進口減少,國際收支改善。匯率自由波動和多國貨幣作為儲備貨幣雖然比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匯率和國際收支調節更加靈活。雖然存在很多問題,國際貨幣體系中的根本矛盾和問題沒有解決,但是多元貨幣體系仍然是當前最好的選擇。
國際貨幣體系的演變的啟示當前國際貨幣體系應當解決如下三個問題:
(一)國際儲備貨幣國際儲備貨幣是國際貨幣體系的基礎。只有穩定幣值的國際儲備貨幣才能使得國際貨幣體系運轉良好,使得匯率調節和國際收支調節能夠順利進行,這樣才能有效的促進國際貿易和國際金融的發展。世界生產和分工才能有效進行,世界經濟可以穩步發展。
(二)匯率調節匯率是開放經濟環境下的核心工具變量,匯率不單是一個影響與外部經濟世界交往的變量,還會影響內部的穩定與增長,它是聯系內外部均衡的橋梁,在維持一國內部平衡和外部平衡時起著重要的作用。匯率的調節靈活性和匯率的穩定在國際經濟交往和世界經濟發展起到很關鍵的作用。
(三)國際收支調節國際收支調節是核心問題,國際收支的平衡是相對的,國際收支的不平衡是永恒的,所以怎樣調節國際收支的不平衡機制是問題的核心。只有國際收支的不平衡由順差國和逆差國共同來調節才能達到協調一致的發展,如果國際收支逆差只由逆差國來承擔的話,就會出現國際收支不可調平的境地。
人民幣在未來國際貨幣體系中的地位
根據以上未來國際貨幣體系的格局是:關于貨幣體系的軸心,未來國際貨幣體系必將是一個三元或者四元的國際貨幣體系,所謂的三元是指美元、歐元、人民幣;四元是指美元、歐元、人民幣、日元。無論三元也好,四元也好,人民幣必將在未來的國際貨幣體系中擁有一席之地。原因主要有:
(一)這是由中國未來的經濟地位所決定的中國經濟自改革開放以來一直保持著高速的增長勢頭,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以來,在全球經濟一片慘淡和衰退的大潮中,中國經濟保持了9%的增速,盡管同比有所下降,但是增長勢頭依然強勁。同時,在2008年全球經濟增長中,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在20%左右,也就是說世界經濟近五分之一的增長來自于中國。
(二)單級貨幣的貨幣體系向多元制衡發展的必然性單極的貨幣體系必然帶來很大的風險,隨著金融全球化、經濟全球化、一體化的日益發展,一旦在某個地方發生危機,必然會給全球經濟帶來巨大的波動風險。因此單極貨幣向多元制衡發展成為了必然。
(三)貨幣體系中各國的匯率制度將以較為穩定的有浮動的固定匯率制度為主因為完全浮動的匯率決定制度必然帶來波動的風險,同時加大監管的成本,因此選擇有浮動的固定匯率制度能夠創造經濟發展的穩定環境和避免投機的發生。另外需要提到的是,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也不會出現全球貨幣統一化的現象,就類似歐元的情況,這是因為全球的經濟、政治、文化的巨大差異所局限的。
2008年金融危機雖然對我國經濟造成了一些波動,但是機會同樣存在,作為中國我認為我們既不應該畏手畏腳,也不應該盲目冒進,在看到美好未來和對自身實際的清醒認識下,我國應該有步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國際貨幣體系的建設中來,具體有,國際化的范圍要循序漸進,要遵循人民幣周邊化、區域化(亞洲化)、國際化的步驟來實施。
綜上,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增長加之我們有計劃有步驟的人民幣國際化安排,我們的人民幣必將在未來國際貨幣體系中占得一席之地,必將在世界經濟的舞臺上扮演更為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