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音樂研究論文
作者:國輝 單位:天津體育學院
體育類舞蹈音樂的特點
與體育類舞蹈音樂相比,音樂是一個大的概念、大范疇,體育類舞蹈音樂是一個小概念、小范疇。音樂是獨立藝術,自成體系。對于習慣于寫交響曲、歌劇、協奏曲、大合唱作品的作曲家來說,體育類舞蹈音樂不是什么大作品。首先,體育類舞蹈音樂沒有獨立性。作曲家必須聽編導的,作品即使完全符合編導設想,演奏錄音全部完成,也僅僅是編導的創作素材之一。把音樂用在什么地方,完全要服從創編的需要,音樂被肢解分割使用,有頭無尾——尾部被漸強的語言或音響所代替;有尾無頭——在語言或音響中音樂弱起,段落結束時音樂有完整的結尾。為了完整性,只能計算好所要音樂的長度,舍其頭部而由尾部找齊。有時為了場面的需要,音樂中間要停止或刪除,加上一些音效,甚至截成一句半句的也是常有的事。這種現象在純音樂中絕不會有。其次,體育類舞蹈音樂的概括性與音樂原有的廣義的概括,已經在編導和作曲家多年的實踐中形成了新的概念。體育類舞蹈音樂的主題音樂,主要是通過音樂的概括性來表現故事、情節和人物。概括性是由于音樂的模糊語言而產生的。模糊有時候是缺點,模模糊糊,不確定不具體,讓人感到不得要領,不解其意;有時候模糊又是優點,模糊可以給人想象的余地,令人思緒萬千,自由馳騁。模糊缺少規定性,沒有說“一定是這樣”,而“不是那樣”,模糊指出了一定的范圍,它像一只大筐,可以在一定范圍之內任意裝進認為合適的東西。主題音樂是對整個體育類舞蹈的音樂概括,概括一個形象,概括一種精神。針對表演中的某一段場面則是小范圍的,是一種氣氛、一種情緒的概括。音樂的概括與不確定性,使一段音樂可以有不同的想象和意境,但它是有一定范圍的。
體育類舞蹈音樂體系和曲式結構
體育類舞蹈中的動作造型、隊形圖案和藝術裝飾是其最基本的構成要素,體育類舞蹈在音樂的襯托下完成的表演,無論在大型的國際比賽上,還是一般性的文娛表演,都以其多變的形式、優美的旋律而使整個會場變得賞心悅目。經過多年的實踐,體育類舞蹈音樂已經形成了一套自己的體系。
1.體育類舞蹈音樂有計劃地分散出現,看來是破碎而不完整的,在編導和作曲家心里卻是布局完整,與主題情節發展息息相關、有條不紊;
2.體育類舞蹈音樂的主題音樂以變奏曲形式多次出現,形成作品的音樂主線;
3.體育類舞蹈音樂的插段音樂及過渡音樂,穿插在根據場面需要而變奏的主題音樂段落之間;
4.體育類舞蹈音樂與音響混合在一起,形影相伴、此起彼伏,音樂表情與音響寫實相映成趣。體育類舞蹈音樂產生了許多自成體系的新規律。比如樂隊的使用,有歐洲傳入的西洋管弦樂隊,有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形成的民族管弦樂隊,可謂各有其道,各有源流,形成了各自的演奏曲目、風格和特點,分屬歐洲文化圈與亞洲文化圈兩大文明的音樂藝術體系。在社會生活中,有以吹管樂器和打擊樂器為主的軍樂隊,有以電聲樂器為主的流行樂隊。這兩種樂隊以特定的場面的需要而產生。由于體育類舞蹈作品的廣泛性和特殊性,所使用的樂隊就不拘一格。需要什么樂隊什么樂器,完全看作品內容而定,樂隊的編制要看場面、場合的大小,樂曲多長不以樂句、樂段、樂章而論,而要看場面需要幾分幾秒。體育類舞蹈音樂的曲式也已經具有一定規律,形成體系。常見樂曲中有單一部曲式、復樂段、單二部曲式、單三部曲式、復二部曲式、復三部曲式、變奏曲式、回旋曲式、奏鳴曲式,等等。在一般作品中常用的是單一部曲式、復樂段、單三部曲式和變奏曲式。
小奏鳴曲式那種大型復雜的結構就不宜使用。由于大型作品形式的需要而產生的結構形式有單主題音樂貫穿式、雙主題音樂對比式、多主題音樂式,都是以主題變奏形式進行的。作品的主題音樂是根據內容發展用變奏方式寫成的,主題音樂每次出現都是一段相對完整的變奏曲。
由于以上種種原因,體育類舞蹈音樂不是專門為一部表演作品創作的音樂,只有少數片段可以為其他節目所借用。專為體育類舞蹈創作的音樂,除了主題歌具有獨立性可以傳唱,一部分優秀的主題音樂可以演奏供欣賞外,其大部分都很難簡單地以好聽不好聽來論定。在一定的情節中就需要“不好聽”的音樂,如緊張激烈場面所配的快節奏音樂、表現苦難情緒的沉重低音等,這些音樂在與場面情節相配合時,能入木三分,但單獨聽到這樣的音樂就會覺得沒什么意思。體育類舞蹈音樂好像構思新穎、制造精良、功能可靠的一部機器上的零部件,安在整部機器上,它可以起到其應有的作用,拿下來單放在那兒,可能就沒什么用。
體育類舞蹈音樂創編程序
1.劃分場面段落的要點
音樂作品的創作是從主旋律開始的,體育類舞蹈音樂是從場面開始的。體育類舞蹈音樂音響不能單獨存在,不能自行其是,不能獨來獨往。所以,體育類舞蹈音樂的整體構思,就是以畫面為主的敘述結構。在確定了主題,分析了素材之后,如何把零亂的材料根據一定的主題需要恰當地組織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就成了首要的任務。邏輯的表現、思維進程的轉折和間歇,形成敘述結構的段落。
每一個段落的中心思想、內容、氣氛、情緒,都是確定音樂音響的依據,這樣才能找到音樂音響發揮作用的位置。成功的作品大致如此,其要點如下:一要注意段落的單一性和完整性。單一性是指一個段落只能有一個中心意思,完整性就是一個意思在段落中集中講完。二要注意整體的勻稱性,做到各段輕重相宜、長短適當、層次清晰、段落分明。三要注意段落之間的連貫性,段與段之間過渡要自然、流暢。文學作品的結構是章、節、段落。段落是構成文章的基本單位,是內容發展到一定程度的要求。這樣才能使讀者對內容的層次發展有更清楚的了解。段落是邏輯的表現,是思維進程的轉折和間歇,轉折是從一個方面到另一個方面的演進,間歇則是敘事邏輯的新起點。段落使文章眉目清楚,便于閱讀和理解,能起到強調重點,加深印象,傳達某種感情色彩的作用。
體育類舞蹈與文學作品的不同是:文學是完全靠文字描寫事物的,體育類舞蹈是把文學描寫景物、人物形象的任務交給場面,把具體的語言和邏輯思維概念表達的任務交給解說,把環境背景中的動態氣氛的表達交給音響,而把感情的變化、內心的喜怒哀樂等一切不善于用場面和語言表達的東西留給音樂。體育類舞蹈把文學描寫的方法和功能分解了,這就是體育類舞蹈的特點。但是章、節、段落的結構方式基本沒變,因為文學與藝術是源與流、根與干的關系。藝術是多種形式的文學之變種,所以萬變不離其宗。體育類舞蹈是以運動形式的場面、語言、音響、音樂來表現的。從音樂創作的角度說,最怕場面凌亂無序。因為音樂是模糊的語言,一兩個音符根本不能表達什么內容,一個樂句也難有明確的內容,最少要四句構成一個樂段才有一定的情緒、氣氛和形象,怎么也要二三十秒鐘。場面一目了然,音樂就不行了。場面能以兩三秒為單位,音樂必須以二三十秒為單位。可以把場面理解為點狀的連續,音樂是條狀的連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