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婦產科論文
作者:劉小麗 梁建生 鄧兵 徐桂蘭 朱軍生 王斌 劉德豐 單位:武漢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醫院感染管理基本情況本次調查的35所基層醫療機構均配備了醫院感染管理專(兼)職人員,但只有5所醫院配備了專職人員,專職人員配備率為14.3%。所配備的醫院感染管理專(兼)職人員中,有85.7%為護理人員,多數只有大專學歷,平均年齡為50歲。62.9%的醫院有消毒隔離制度,71.4%的醫院有醫療廢物管理制度,只有22.9%的醫院有職業暴露防護制度。
消毒管理情況調查的35所醫療機構中,34所配備有壓力蒸汽滅菌器,其中30所為下排氣式壓力蒸汽滅菌器,4所為預真空式或脈動真空壓力蒸汽滅菌器。僅26.5%的醫院能自行開展生物監測,4所使用預真空壓力蒸汽滅菌器的單位中,有2所未開展B-D試驗。壓力蒸汽滅菌操作人員持證上崗率為57.1%。有34.3%的醫療機構滅菌物品包裝上有滅菌標識,60%以上單位滅菌物品包裝上無標識或標識不完整。35所醫院婦產科檢查室和手術室均安裝有紫外線燈,均能每天照射1~2次,照射時間在30~60min,有85.7%的機構有照射記錄,只有45.7%的機構每3~6個月開展1次紫外線輻照強度監測。
醫療廢物污水管理情況所調查的35所醫療機構均能按照相關規定及時上交、集中處理診療過程中產生的醫療廢物,62.9%的機構有醫療廢物交接登記;97.1%的機構能把診療過程中產生醫療廢物使用黃色垃圾袋盛放,68.6%的機構能把損傷性廢物放入一次性使用的利器盒。71.4%的機構配備有二氧化氯或臭氧污水處理設備,均無專人管理,只有44.0%的機構能正常運行,只有少數單位進行污水中余氯濃度監測,均不進行微生物監測。
醫務人員職業防護情況所調查35所醫療機構中,有54.3%的醫院婦產科醫生在進行診療操作時能佩戴一次性乳膠手套;74.3%的機構醫護人員在清洗消毒時能佩戴橡膠手套,僅有2.9%能佩戴防水圍裙。
手衛生情況調查表明,武漢市基層醫院婦產科基本沒有非接觸式水龍頭,91.4%的機構在診療區內設有手動式水龍頭;有56.3%用肥皂洗手,有34.3%用公用毛巾擦干;只有28.6%的機構在洗手處張貼《標準洗手法》的流程圖(表1)。2.6消毒質量監測結果本次調查共采集不同消毒對象樣品174件,合格170件,平均總合格率為97.7%;其中壓力蒸汽滅菌器滅菌效果檢測合格率為97.0%,紫外線燈輻射強度合格率為90.9%(表2)。
婦產科是一個專業性很強的科室,因此要求醫務人員具備專門的業務素質,這樣不僅有利于婦產科診療工作質量,同時對于搞好醫院感染防控工作也很關鍵〔1〕。醫院感染管理專職人員在具備相對專業素質基礎上,還要有護理學、檢驗學、流行病學、醫院消毒學等相關知識。本次調查發現,武漢市基層醫院只有14.3%的醫院配備了醫院感染專職人員,且學歷偏低、年齡偏大,這在某種程度上很難保證醫院感染管理工作的質量。建議要加強基層醫療機構醫院感染隊伍建設,增加醫院感染管理專職人員配備,經過統一培訓,持證上崗,真正建立健全組織管理機構。
建立健全醫院感染管理制度對預防和控制醫源性感染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雖然多數醫療機構能拿出有關醫院感染管理制度,但是大多沒有針對性,有些管理制度只是照抄照搬一些法規條文,沒有結合該醫院自身情況進行細化、內容不具體,可操作性不強。應當依據國家法律法規和有關標準規范的精神,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制訂適合自己醫院,且便于操作的醫院感染管理制度。
本次調查發現,武漢市基層醫療機構消毒質量整體合格率較高,常規監測項目均合格,但一些關鍵項目或重要項目尚不盡人意。多數醫療機構配備了壓力蒸汽滅菌器,但有42.99%以上的壓力蒸汽滅菌操作人員無證上崗,滅菌效果監測不規范,甚至有某家醫院壓力蒸汽滅菌器滅菌效果檢測不合格。另外還發現少數單位壓力蒸汽滅菌設備使用年限過長,大部分醫療機構消毒滅菌后物品無專區存放,直接發放到各個科室;并且滅菌物品包裝上標示信息不全,缺乏可追溯性。建議建立區域性消毒供應中心,既提高質量又節約成本,達到了資源共享〔2〕。
醫務人員手衛生是一種最基本、最簡便易行的有效預防和控制病原體傳播的手段,洗手的條件及合理的設施是保證衛生洗手質量的基礎〔3〕。本次調查發現,武漢市基層醫療機構有56.3%用肥皂洗手,有34.3%用公用毛巾擦干,加之執行率低,直接導致醫務人員手衛生質量得不到保證。因此,必須改善醫院重點部位手衛生設施,安裝非接觸式水龍頭,使得洗手和手消毒不會受到二次污染,確保手衛生質量。引進衛生質量較好的洗手液和自動出液器,嚴格執行手衛生指征和六步洗手法;采用快速手消毒劑和無菌干手器材和裝置,發揮手衛生措施在醫院感染預防中的不可替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