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民族文化研究論文
本文作者:王玉? 單位:鄧州市博物館
當華夏盛行禮文化時,楚人創造出了與之同樣重要的樂文化,出土的編鐘就是最好的證明。比如曾侯乙編鐘,以其規模之大、音質之純美、設計之精巧,讓世界為之驚嘆。很多音樂愛好者和考古學家,都為它癡迷。第三,楚地富饒,資源豐富,加上一些材料加工手段發展成熟.使得楚國的漆器工藝發展迅速,并且成為全國的佼佼者,制造出來的漆器可謂是精美絕倫。
有寓言說:楚人有賣其珠與鄭者,為木蘭之柜,熏以桂椒,綴以珠玉,飾以玫瑰,輯以羽翠,鄭人買其櫝而還其珠。此可謂善賣櫝矣,未可謂善鬻珠也。這是著名的“買櫝還珠”的故事,雖然滑稽,但是從中可以知道,當時楚人的漆器造得是何其精美。楚墓出土的漆器、木刻等,時至今日,還有很多是保存的非常完好的,色彩依然十分艷麗,甚至有的出土漆器還會散發出光彩。總的來說,漆器的工藝精良,造型靈巧。
楚文化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物化形象是“鳳”。《楚辭》中寫到:“魂兮歸來,鳳凰翔只。”在出土的楚器中,可以發現一個很明顯的特征,那就是以鳳的形象作為器皿之上的圖案圖形,占據了很大的比例。鳳的形象出現在器物上,不僅是為了美化器物,很大程度上,是被賦予了一定的政治象征寓意及巫術意義。這些風圖騰的圖案,反映的正是楚文化,與楚地其他文化相結合起來,可以說是天衣無縫的。如果說器物的精美反映的是楚人精湛的工藝制作水平以及獨有的審美眼光,那么器物的風圖騰則更多的是表達了楚人的民族心理,是一種民族歸屬感的表達。
對于楚人而言,鳳鳥是上天的使者,所以鳳鳥出現的物理位置,往往被理解為是上天對人們的暗示。鳳鳥在哪里出現,人們就會認為這個地方是國家前途的希望和信心。楚文化中最為著名的文物之一,虎座飛鳥,從它的造型上,也可以反映出其中蘊含的楚人精神,同時也是我們民族的精神。
這種器物目前只要楚地出現過。對于這一文化的象征意義,有兩種說法。有一種說法是,虎座飛鳥是楚人借鳳以引誘所招之魂,借龍以飛升上天,龍鳳共體,足下踏虎,乃是引魂升天、除惡辟邪的全部含義的形象化;另外一種說法是,其中的虎代表楚的敵國“巴”的圖騰物,楚之祥物鳳鳥站于虎身之上,張開用鹿角做成的雙翅,就是借用這樣的物理位置所帶來的心理感受暗示“巴”臣服于楚的控制之下。
楚人天生具有充沛的想象力和獨特的審美情趣,他們創造的楚文化自然也是與眾不同的。從很多藝術遺存看,無不是造型清秀,韻致俊逸,線條流暢,色彩富麗。楚人有很多明顯的心理特征,比如他們崇拜大火,崇拜太陽,對亮麗的紅色情有獨鐘,當日出東方時,他們總是懷揣著無限的遐想與向往。另一方面,楚人也崇尚巫術,他們認為鬼是存在的,從而舉行一些大型的祭祀活動,而且喜歡占卜,來預測前世今生。對于人的審美上,楚人也表現出極高的審美情緒,楚人愛細腰,作為女子,人們希望她是婀娜多姿的,作為男子,人們希望他是輕剽好斗的。楚人之所以有這些喜好,與他們天生的浪漫氣質是息息相關的。
與中原文化相比,兩者還是有很多相同之處的,比如忠君、愛國、念祖等,在相同之后又稍微有所區別。中原文化的側重點在禮法上,而楚文化的側重點則是在情感上。楚文化在忠君愛國上,表現得更為深沉和強烈。比如一個典型的楚人,同時也是一位愛國詩人,屈原,他正是為了表達他深沉和強烈的愛國情感,而走進汨羅江的。與中原文化相比,楚文化總是有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浪漫氣質,一點功利性都不沾。
楚地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歷史足跡,成就了如今獨特的楚文化。在華夏文明中,楚文化作為民族瑰寶的一部分,永遠在散發著光彩。楚文化中反映出的地域文化和民族特征,也是中華民族文化和民族特征中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從其文化中,我們充分領略到了楚人的智慧和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