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聲樂表演論文
作者:常曉紅 單位:雞西大學師范學院
崗位要求培養“合格+師范”的專業技能型人才高職高專院校擔負著為社會輸送專業技能型人才的重任,這就要求學生不僅唱得好,更要教得好。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只注重專業技能的學習提升,往往忽視師范性的特點。因此,很多學生只會唱,不會教,不能滿足職業崗位需求。
聲樂學習步驟的簡單化,聲樂學習方法的復雜化(模仿)學生唱,老師聽,挑毛病,解說,范唱,模仿。聲樂教師一直以來依靠的就是耳朵對學生聲音的判斷,然后改變學生的聲音,因勢利導。在教學中教師通過自己的理論去教授不同層次和不同階段的學生,首先增加了教師教學的難度,另外就是在聲音的調配過程中對于教師的要求,學生很難理性的理解。例如,在發聲練習當中,老師會針對學生聲音的腔體位置說一些靠前或是靠后的術語,這樣就使學生會產生一種矛盾的想法,而這個過程就會使學生學習中產生一種不知所措。還有我們經常性的會對學生說聲帶不要使力,通常都會對學生的意念產生這樣一種暗示,產生的實際效果就是學生歌唱中躲避自己的聲帶,同時使他們在學習當中,更多采用的學習方式就是模仿,這是我們聲樂學習中的一個誤區,無形中增加了學生與教師之間的磨合期,增加了學生學習的難度。科學的、一套統一的完整的教學方法沒有系統化、理論化、現代化,教師完全依靠的是經驗教學。當然,這里不是反對老師的經驗,我們必須肯定經驗在教學中的重要作用,但是依靠經驗教學,勢必會妨礙和限制聲樂教學的發展,而且會縮小受教育者范圍。這種經驗教學,需要時間去磨合,需要大量的人力、財力和物力,某種程度上可以說這本身就是一種資源的浪費。
聲樂教師擔當的任務繁重作為一名聲樂教師,我們要擔當的任務是非常繁重的,除了要對學生的歌唱技能、技巧、方法有指導和教授能力,還擔當鋼琴教師、語言教師(包括中外好多種語言)我們每學一首不同國家的歌曲,就要對所學歌曲的語言有著深厚的了解。同時,還要掌握曲式分析、音樂心理學等等多方面的知識,知識結構與體系要求的深而廣,從某種意義上說,這幾乎是不可能的。我們在這里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我們在教授意大利聲樂作品時,我們所教給學生的都是從老師的老師那里學來的知識,姑且不說他所教授的準確與否,歷經了幾個老師的教學之后,我們所學到的音樂中的語言已大大的打了許多的折扣,這就使得學生的學習某種意義上說已經偏離了正常的學習軌道,有了許多的變遷。不客氣的說,我們的聲樂教學在某種意義上說仍然停留在模仿的階段,走不出這個圈子,就無法繼續朝前走,無法與世界聲樂教學真正的接軌。
高職高專聲樂教學改革的策略與實施
(一)加強教學過程管理,提高學生平時訓練效果在聲樂教學中改變原有課程體系,強化各種演唱技巧及聲樂基礎理論學習。新課程體系要求學生不但要加強聲樂演唱的技能訓練,還要學好聲樂理論基礎知識和聲樂教學方法。學生不但要唱得好,還要懂得多、教得好。教學改革中,采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法,打破教師范唱,學生模唱的教學模式,在教授學生聲樂基礎理論的基礎上,多加入學生個人能力技巧的練習。并采取學生分組練習打分、互評的激勵方式。例如,把學生分為2人一組共同學習、練習。學生在已掌握聲樂理論基礎上,共同匯課學習,匯課成績不只是教師一個人打分,同組學生及匯課學生本人共同打分,并互相提出優缺點,在教師的指導下改正。由于聲樂教師不僅要求會唱,更要掌握歌曲即興伴奏技能。因此,在聲樂教學過程中,要求學生所學歌曲必須學會自彈自唱。難易程度可以根據學生能力及技能積累而逐漸增加。由于教學內容較為豐富,要求嚴格,因此,學生在學習及練習過程中較為努力與積極,通過每周的匯課情況檢驗出學生學習訓練效果顯著提高。
(二)改變教師的聲樂教學觀念專業聲樂教學正處在高速發展和急劇變革的關鍵時期。一方面,高等教育對社會經濟發展的先導性、全局性作用日益突出;另一方面,市場經濟體制也日益深刻地影響著高等教育事業的發展。在這種狀況下,培養專業音樂人才,切實提高教師聲樂教學觀也成為必要的趨勢。高職高專聲樂教學改革中要改變傳統的以教師為主宰的教學觀,提倡教師轉變角色,以“學生發展為中心”,樹立“以人為本”教育理念,以人文主義為本、面向全體學生、調動學生的主動參與性與學習積極性,培養具備新理念、方式、新技術的新型音樂教師。提倡教師從促進聲樂教學出發,打破以往單純的教師與學生是傳授與接受知識關系的舊格局,采用整合式的綜合性教學方式,在聲樂教研教學上精心規劃設計,挖掘這一特殊職業的價值潛力。
(三)改變學生學習方法聲樂教學是漫長的過程,學生要熟練地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并以其支持各種風格的聲樂作品演唱,是需要采用切實可行的有效學習方法的。學生必須改變傳統的被動式學習的方法,多采用研究性的學習方法。大連大學提倡教師在聲樂課堂上多為學生設計研究性課題,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他們的探究和創新意識。在研究性學習方法基礎上,培養學生研究并掌握現代音樂教育的理念,做好選擇聲樂學習所需耐性、勤奮刻苦的心理準備,辯證地認知掌握發聲方法的點滴進步;了解教師要求的聲樂學習的階段目標、方法及教學內容,自覺提高創新思維素質,從而真正改變學生的學習現狀,達到培養學生具備研究性學習能力的目的。(四)提高學期末考試要求,鼓勵獲取相關等級證書通過嚴格的學期末考試,樹立學生正確的考試觀,使學生明確考試的真正目的與意義。期末考試可結合學生能力分層次考核,考試內容可分為幾個等級,學生根據個人能力選擇考試內容。期末考試成績與平時成績兩項得分為學期末最后成績。如果學生即興伴奏能力較好,并有能力給其他學生伴奏的給予一定加分。鼓勵學生參加專業比賽及考級,如能夠獲取證書或通過考級的學生,在期末考試時給予相應加分。
改革之后取得成效
(一)學生專業技能顯著提高,實習實踐效果良好教學是為了實踐服務的,我們的教學最終的結果都是要到實踐中去檢驗與應用,通過每個學期定期的實踐實習,以及實習單位的反饋,學生實踐能力普遍提高,能夠承擔崗位實踐要求,不僅會唱,更加會教,學生在實踐中檢驗自我、提高自我、完善自我。
(二)課堂教學與聲樂實踐教學的緊密結合,提高舞臺演出質量我們的教學一定要敢與讓學生自己獨立行走,并要積極給學生搭建鍛煉的平臺,學生通過系統的學習與實踐已掌握較好的專業技能,積極參加實踐演出。我們所從事的聲樂教學活動本身就是一個創造性的過程,通過舞臺實踐演出,學生的體驗能力、思維能力、學習能力、表現能力、再創造能力、學生聲樂素質都得到了全面提高。總之,高職高專的聲樂改革勢在必行,這不僅有利于高職院校的生存與發展,更加符合現代教育體制下的崗位要求,不僅提高學生聲樂表演能力,更是幫助學生實現就業、創業的有效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