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聲樂表演論文
作者:彭劍萍 單位:四川音樂學院
良好的歌唱心理,可以克服表演過程中的焦慮、膽怯、畏懼和軟弱無力等不良現象。實踐表明,聲樂表演過程中,良好的身體狀態、良好的技術狀態和良好的心理狀態構成了最佳的發聲狀態,其中歌者的心理狀態是能否進入最佳狀態的關鍵。因此良好的心理素質關系到激發演唱者的表演激情,穩定歌唱者的發聲與氣息,發揮歌唱者的演唱技巧,展示歌唱者的舞臺表現力,自然流暢地完成整個演唱過程,正常發揮演唱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不良歌唱心理素質的表現及原因
聲樂專業學生不良歌唱心理素質主要表現為各種考試、表演、比賽中不同程度的焦慮、緊張、恐懼、怯場等不良現象。產生這些現象的具體原因很多,除了生理、性格、環境等原因外,主要是因歌唱者自身的心理素質不好造成的,具體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個人的功利心太重對于在校的學生,在平時的學習、考試、比賽中怕出差錯,怕老師批評,怕丟面子;有的學生面對一些較大的正式比賽或演出機會,功利心過重,希望通過難得的機會一展才華,一舉成名。由于對自身期望值過高,使自己在表演之前背上沉重的心理包袱;同時,“一唱定終身”的觀念造成自己過度緊張,考慮過多,心態不純粹導致演唱頻繁失誤,表演不能盡如人意,從而導致焦慮、緊張、恐懼、怯場等不良現象的形成。
2.演唱時缺乏自信心自信是一種良好的心理素質。自信是一種對生活的積極態度。自信心強的人對自己的能力充滿信心,相信自己能獲得成功。在校的聲樂專業學生缺乏自信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他們有的是由于聲樂基礎差,缺乏應有的技術水平;有的是自己的性格原因而膽小怕事;有的是由于缺乏實踐鍛煉而無經驗等等,從而使他們自己在平時的學習、考試或比賽中缺乏自信,從而影響自己演唱水平的正常發揮。所以我們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之中,要自覺加大自信心的自我培養,有了自信心才能臨陣不慌,才能更加完美的演繹藝術作品。
3.演唱基本功不扎實由于學生的基本功不夠扎實,到了舞臺上由于受環境等各種因素的影響,必然導致在舞臺上的緊張、恐懼和膽怯的心理,從而使演唱器官干澀、緊張,氣息不能沉下來,也就必然導致聲音的艱澀難聽,達不到良好的藝術表演效果。
4.缺乏舞臺實踐經驗經驗不足導致學生在演唱時無所適從,引發表演前的緊張和擔憂。一是缺乏環境適應能力。由于學生缺乏較多的不同環境的實踐鍛煉,當真正登臺演唱時,他們不能及時適應演唱環境的改變,從而給心理帶來很大的負擔而影響演唱的效果。二是跳不出失敗的陰影。有的學生由于曾經表演受挫,記憶中的不快經歷使自己心理蒙上陰影,進而引發緊怯場、恐懼、焦慮,背上極重的心理包袱,如學生自己不能進行有效的心理調節,極有可能陷入心理怪圈,使每次表演都重蹈覆轍,使自己無法正常發揮演唱水平。
良好歌唱心理素質自我培養的途徑
1.正確看待失敗,培養歌唱心態一是要有不怕失敗的心理準備,樹立失敗乃成功之母的意識。對于在校的學生,在平時的學習、考試、比賽中希望自己取得好的成績,得到老師、同學以及觀眾的好評或早出名,這是正常現象。但由于我們自身的知識水平、技能技巧、實際演唱經驗等都有一個長期的積累過程,也有一個由觀念轉化為行為的過程,因此,在平時的學習、考試、比賽中出現問題都是正常的現象,不要怕挨批評,不要怕丟面子,不要期望“一鳴驚人”。同時,要調整心態,讓自己心態平和,豁達樂觀,用積極自信的態度對待一時的得與失,才能輕松愉快的學習、考試、比賽。二是要不斷總結和善于總結。在平時的學習、考試、比賽結束后,都要自覺地進行反思、體會和總結,找出問題的癥結所在,長期堅持,那么,每一次失敗或效果不好都是邁向成功的階梯,都應是自己不斷走向成熟的標志。良好的歌唱心理素質也在每一次失敗和不斷的總結過程中得到培養。
2.明確學習目的,培養歌唱態度學生能否在學習或演唱中能否獲得進步與成功,自身的態度也極為重要,也是培養良好心理素質的重要前提。因此,學生要自覺地培養自己良好的歌唱態度。一是要有明確的學習目的,只有明確了學習目的,才能克服練唱時學習興趣不濃,精神萎靡不振,思想意識不集中,缺乏應有的激情等現象;才能在練聲或練唱前,有意識地調動自己內在的積極性,誘發自己內心美好的歌唱欲望,調動自己的歌唱情緒,從而使一切與發聲有關的器官處于它們應有的積極靈活、協調一致的狀態,從而發生的聲音才會通暢、自然、優美,進而避免或減少學習和演唱時的失誤,也有利于培養自己良好的心理素質。二是要培養自己堅韌的歌唱毅力和積極樂觀的態度。在某一學習階段,或某一考試、演出、比賽時遭遇失敗的情況下,能以積極的態度,樂觀向上的情緒,美好的歌唱狀態帶動積極的歌唱生理活動,這樣,才能夠克服許多無法克服的困難,從而獲得良好的歌唱效果,良好的歌唱心理也得到培養。
3.夯實理論知識,增強歌唱信心理論來源于實踐,又指導我們的實踐。扎實的專業知識理論,對于學生的演唱技能技巧的形成、演唱水平的提高、藝術修養的涵養、自身的可持續發展、學習和演唱自信心的增強,緊張、恐懼、怯場等不良心理狀態的克服都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因此,在校期間,要努力夯實自己專業理論知識。一是在平時學習訓練過程中要克服不重視理論學習的傾向,要嚴格要求自己的理論學習,不達到標準不放松,不原諒自己。二是除了專業方面的知識外,要多看一些專業以外的書,如哲學、美學、文學等。因為聲樂作品的演唱是既有欣賞因素又有再創造因素,所以演唱時必須要賦予歌曲以生命,這就要求演唱者具有廣博的知識和豐富的想象力去理解和表達歌曲內容,對歌曲進行再創造。因此,擴充自己的知識面,提高自己的文學、藝術修養,提升自己的審美情趣與審美能力,有利于自己更深刻地理解歌曲,更準確地表達歌曲,更動情地演繹歌曲,從而增強演唱的信心,使演唱達到最佳的藝術效果,也培養了自己良好的歌唱心理素質。
4.積極參加實踐,積累歌唱經驗演唱經驗對學生的演唱成功起著重要的作用,良好的歌唱心理素質和演唱技能技巧也是在演唱的實踐活動中不斷培養和提升的。所以,在校學生應該注重演唱實踐,在實踐中不斷提高自己和觀眾溝通的技巧和經驗,幫助自己的演唱取得圓滿成功。在平時無論是小課、大課或是大的演出活動,都要以積極主動姿態和飽滿的激情去對待,適應不同的歌唱環境與歌唱氛圍,不斷總結成功與失敗的經驗。隨著舞臺經驗的不斷積累和表演技巧與藝術修養的不斷提高,自己的心理狀態不斷改善,心理障礙得到消除,駕馭自己心理的能力越來越強,越來越對自己的表演成功充滿信心,良好的心理素質也得到培養。總之,聲樂專業的學生要正視自己歌唱中存在的不良心理問題,樹立自覺培養良好心理素質的意識,在平時的學習、考試或比賽中加強歌唱心理的自我培養。